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桂文

作品数:3 被引量:16H指数:2
供职机构:惠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红火蚁
  • 1篇盾蚧
  • 1篇盾蚧科
  • 1篇亚热带地区
  • 1篇引诱
  • 1篇引诱剂
  • 1篇有害生物
  • 1篇诱捕
  • 1篇诱捕技术
  • 1篇诱捕器
  • 1篇入侵
  • 1篇入侵特征
  • 1篇入侵物种
  • 1篇同翅目
  • 1篇热带
  • 1篇热带地区
  • 1篇蚧科
  • 1篇为害
  • 1篇为害特性
  • 1篇芒果

机构

  • 3篇惠州出入境检...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沈阳出入境检...
  • 1篇张家港出入境...
  • 1篇广州出入境检...
  • 1篇广东检验检疫...

作者

  • 3篇李桂文
  • 1篇梁小松
  • 1篇庄永林
  • 1篇张强
  • 1篇戴华国
  • 1篇王建国
  • 1篇马骏
  • 1篇吴福中
  • 1篇王徐玫
  • 1篇胡学难
  • 1篇付海滨
  • 1篇王小勇

传媒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检疫
  • 1篇生物安全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07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警惕小火蚁的入侵被引量:2
2007年
马骏胡学难李桂文季林鹏
关键词:入侵物种亚热带地区红火蚁为害特性入侵特征
红火蚁诱捕技术被引量:6
2007年
研究了6种引诱剂、2种诱捕器以及不同风向对红火蚁的野外诱捕效果.结果表明:用于试验的引诱剂中有4种对红火蚁有一定的引诱作用.其中,引诱剂TB1(鱼粉50g、蛋白胨40g、10%蔗糖水10ml、大豆油20ml)的效果最好,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红火蚁77·6头;引诱剂TB2(火腿肠)的效果次之,平均每个诱捕器诱捕红火蚁58·7头;TB4(10%蔗糖水10ml、甘蔗粉100g、大豆油20ml)和TB6(玉米粉100g、大豆油20ml)分别能诱捕到红火蚁7·7和29头;TB3(10%蔗糖水10ml、玉米粉100g、大豆油20ml)和TB5(蜂蜜)未诱捕到红火蚁.离心管诱捕器的诱集效果显著好于纸碟诱捕器,两种诱捕器分别诱捕红火蚁75·2和35·0头.各种饵剂在下风区的诱集效果明显好于上风区.
梁小松张强庄永林李桂文季林鹏王建国戴华国
关键词:红火蚁引诱剂诱捕器风向
警惕芒果蛎蚧Lepidosaphes tapleyi(同翅目:盾蚧科)传入中国被引量:8
2016年
【背景】芒果蛎蚧属于盾蚧类昆虫,食性杂,分布广,是危害热带和亚热带水果、蔬菜和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主要随水果、苗木和交通工具等介质进行远距离传播。该虫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录。惠州口岸于2014年12月从芬兰进境的货物中截获该虫,属于我国口岸首次截获。【方法】在收集整理芒果蛎蚧的生物学、地理学等信息的基础上,介绍了芒果蛎蚧的主要形态特征、地理分布、寄主植物和生物学特性,并分析了该有害生物入侵我国的风险。【结果】芒果蛎蚧雌成虫为椭圆形,长约1.2 mm,触角每侧有1根长毛,每侧前气门有3个盘状腺,形态特征与近似种Lepidosaphes camelliae和Lepidosaphes pallida非常相似。风险分析表明,我国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以及四川等省非常适合芒果蛎蚧生存和危害。芒果蛎蚧入侵我国会给芒果等果树造成危害,给相关产业带来损失,影响从业人员收入,还影响生态环境,可能导致生态灾难。【结论与意义】芒果蛎蚧有入侵我国的可能,加强检疫是防范该虫入侵的主要手段,生物防治是治理该虫的重要措施。
吴福中李惠萍刘志红付海滨奚国华谭章龙王小勇李桂文季林鹏王徐玫胡学难
关键词:截获风险分析检疫性有害生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