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晓晨

作品数:5 被引量:4H指数:1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医学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体外
  • 3篇免疫
  • 3篇IL-3
  • 2篇体外培养
  • 2篇肿瘤
  • 2篇肿瘤免疫
  • 2篇CD8+T细...
  • 1篇单个核细胞
  • 1篇单克隆
  • 1篇单克隆抗体
  • 1篇信号
  • 1篇杂交瘤
  • 1篇杀伤
  • 1篇杀伤功能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生物学特性鉴...
  • 1篇体外制备
  • 1篇肿瘤微环境

机构

  • 5篇苏州大学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作者

  • 5篇李晓晨
  • 3篇朱一蓓
  • 2篇夏瑞
  • 2篇张学光
  • 2篇古彦铮
  • 2篇虞培娟
  • 2篇高腾飞
  • 1篇张光波
  • 1篇高菲
  • 1篇文雯
  • 1篇胡玉敏
  • 1篇赵娟
  • 1篇沈宇
  • 1篇吴鸿雅

传媒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IL-33增强体外培养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细胞因子的分泌以及杀伤功能
2015年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3(IL-33)是否能在体外增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分泌细胞因子和杀伤功能。方法常规分离培养健康人PBMC,分别经CD3单克隆抗体(m Ab)/CD28mAb/IL-2、CD3mAb/CD28mAb/IL-2/IL-12、CD3mAb/CD28m Ab/IL-2/IL-12/IL-33三种组合刺激培养72 h,收集细胞。经实时定量PCR(qRT-PCR)检测各组细胞γ干扰素(IFN-γ)、颗粒酶B(granzyme B)mRNA的水平;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对A549人肺腺癌细胞的杀伤活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各组细胞IFN-γ、程序性死亡蛋白1(PD-1)的水平。结果各组因子组合刺激的PBMC,形态无明显差异;qRT-PCR检测发现,IL-33刺激组的PBMC中IFN-γ、granzyme B mRNA的水平升高;IL-33刺激组的PBMC对A549的杀伤能力更强;IL-33刺激组的PBMC中CD3+CD8+细胞亚群IFN-γ的水平升高、PD-1的水平降低。结论 IL-33能够在体外增强PBMC的效应功能。
李晓晨吕全省夏瑞古彦铮高腾飞虞培娟张学光朱一蓓
关键词:外周血单个核细胞Γ干扰素肿瘤免疫
CD40信号联合细胞因子体外制备过继免疫治疗细胞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索一种新的过继免疫治疗细胞体外培养的方法。方法:从正常人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PBMCs),经过CD40激发型单抗5C11、细胞因子IFN-α、IL-7、IL-2(CD40激发组)诱导并扩增,光镜下观察其细胞形态及计数,进行动态增殖观察,并在第9天收集细胞,对其淋巴细胞亚群、NKT细胞和调节性T细胞(Treg)的比例进行分析,同时与常规CIK细胞(CD3激发组)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两组培养细胞中CD4+/CD8+细胞的比例无明显差异;但CD3激发组中的Treg数量和比例远高于CD40激发组,而CD3+CD56+的NKT细胞低于CD40激发组,同时,CD40激发组出现了一群单核-NK-DC(Mo-NKDC)样细胞。结论:本实验所建立的新型过继免疫治疗细胞培养方法能提高具有肿瘤杀伤能力的NKT细胞的比例,同时显著减少Treg的数量,有望为肿瘤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开拓新的方案。
高腾飞古彦铮徐俊驰沈宇李晓晨朱一蓓张学光
关键词:IFN-ΑIL-7
IL-33/ST2在肿瘤微环境中的表达及IL-33对人CD8+T细胞作用的初步探讨
肿瘤是一个包含有肿瘤细胞、浸润的免疫细胞、间质细胞以及微环境中一系列分子组成的生态系统。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类型、数量及功能决定了机体肿瘤免疫应答的结果,T淋巴细胞在机体抗肿瘤免疫应答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中CD8+细...
李晓晨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CD8+T细胞抗肿瘤免疫
文献传递
细胞因子IL-33促进体外培养CD8+T细胞的效应功能
<正>目的 IL-33是2005年发现的IL-1家族的第11个成员,IL-33的受体是ST2及lL-1受体辅助蛋白组成的二聚体。IL-33被认为是组织损伤及感染的一个预警信号,主要参与Th2型免疫应答、炎症及多种病理过程...
朱一蓓李晓晨夏瑞吕全省文雯
文献传递
鼠抗人B7-H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特性鉴定被引量:2
2014年
研制鼠抗人B7-H4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采用稳定高表达B7-H4分子的基因转染细胞株293T/B7-H4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杂交瘤技术融合、流式细胞术筛选和克隆化培养后,最终获得一株鼠抗人B7-H4单克隆抗体(mAb),建立了稳定的杂交瘤细胞株;采用快速试纸条定性法鉴定其抗体亚型,通过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组化鉴定其识别特异性,并与商品化抗人B7-H4抗体(美国BioLegend.克隆号MIH43)进行位点竞争;T细胞体外增殖抑制实验初步鉴定其生物学特性。成功获得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287;快速试纸条鉴定其Ig亚型为IgG1,K链;western blot和细胞免疫组化结果显示,2B7能特异性识别B7-H4分子;位点竞争实验表明,287与商品化抗体MIH43识别不同的抗原表位。生物学功能实验结果显示,287能阻断B7-H4对T细胞体外增殖的抑制效应。单克隆抗体2B7的成功研制,为深入研究B7-H4的生物学功能和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工具。
虞培娟赵娟吴鸿雅高菲胡玉敏陈瀚卿李晓晨张光波傅丰庆张学光
关键词:B7-H4单克隆抗体杂交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