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春海

作品数:71 被引量:446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4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5篇腰椎
  • 22篇椎间盘
  • 18篇骨折
  • 13篇腰椎间盘
  • 12篇椎体
  • 10篇手术
  • 10篇关节
  • 9篇突出症
  • 9篇椎间盘突出
  • 9篇椎间盘突出症
  • 8篇腰椎间盘突出
  • 8篇腰椎间盘突出...
  • 8篇椎体成形
  • 8篇外科
  • 8篇骨质
  • 8篇骨质疏松
  • 8篇成形术
  • 7篇椎体成形术
  • 6篇生物力学
  • 6篇疏松性

机构

  • 68篇中山大学附属...
  • 6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广州军区广州...
  • 4篇山东省千佛山...
  • 3篇广东省第二人...
  • 2篇广州医学院第...
  • 2篇广州中医药大...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香港大学
  • 2篇广州市红十字...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州市第一人...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暨南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佛山市第二人...
  • 1篇濮阳市人民医...

作者

  • 71篇李春海
  • 59篇刘尚礼
  • 45篇黄东生
  • 22篇丁悦
  • 21篇叶伟
  • 19篇马若凡
  • 17篇苏培强
  • 12篇梁安靖
  • 12篇彭焰
  • 7篇胡宝山
  • 6篇张硕凌
  • 6篇吕浩然
  • 5篇迟增德
  • 4篇郑召民
  • 4篇沈慧勇
  • 4篇张美超
  • 4篇邓方跃
  • 4篇郭家伟
  • 3篇何杰民
  • 3篇李卫平

传媒

  • 10篇中国临床解剖...
  • 7篇广东医学
  • 7篇岭南现代临床...
  • 3篇医师进修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脊柱脊髓...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2篇中华创伤骨科...
  • 2篇中国骨与关节...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中国医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稀有金属材料...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外科杂志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12篇2007
  • 9篇2006
  • 10篇2005
  • 16篇2004
  • 4篇2003
  • 1篇2002
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黏度骨水泥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5
2007年
目的 探讨应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效果。方法 2006年4月至10月,应用高黏度骨水泥及其椎体成形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23例,共31个椎体。男6例,女17例;年龄59-83岁,平均67.3岁。术中采用体位复位,局部麻醉,从椎体压缩严重侧单侧穿刺,经椎弓根人路,每个椎体注射骨水泥3.0-6.5ml,平均(4.7±1.0)ml。对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行视觉类比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并对手术前后VAS进行配对t检验。观察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包括骨水泥渗漏、肺栓塞、脊髓及神经根损伤和感染等)的发生情况。除常规X线检查外,手术前后常规行腰椎CT扫描。结果 术后随访1-7个月,平均3.7个月,患者背部疼痛均明显缓解或消失。术前的VAS平均为(7.57±1.10)分,术后第3天平均为(3.17±0.87)分(t=18.72,P〈0.01),术后1周平均为(2.43±0.65)分(t=20.73,P〈0.01),术后1个月平均为(2.26±0.66)分(t=22.42,P〈0.01),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2例发生椎体旁骨水泥渗漏,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高黏度骨水泥及其椎体成形系统具有瞬间高黏度、可注射时间长、定向可控注射、低聚合温度、操作简单和低放射暴露等优点,大大降低骨水泥渗漏的风险,手术安全性高,适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
李春海刘尚礼叶伟彭焰丁悦
关键词:骨质疏松脊柱骨折骨黏合剂经皮椎体成形术
人工椎间盘置换腰椎节段有限元模型的建立被引量:7
2005年
目的:建立L4/L5节段正常及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于进一步的腰椎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取新鲜成人腰椎标本,通过螺旋CT扫描、图像数字化处理、三维图像重建技术及自由造型系统进行图像表面光滑处理,再对表面图像矢量化,转入有限元软件,建立L4/L5腰椎节段和SMH人工腰椎间盘的有限元模型,模仿腰椎前路椎间盘摘除术,建立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用不同的材料参数仿真腰椎和人工椎间盘各结构特性。结果:建立了L4/L5节段人工腰椎间盘置换的有限元模型,模型由皮质骨、松质骨、椎间盘、韧带和人工椎间盘等结构组成。模型分为53452个单元,86329个结点,其中包括53408个固体单元,44个缆绳单元。结论:通过CT扫描可以获得准确的腰椎几何构型数据,并可在此基础上建立高仿真脊柱节段有限元模型。
迟增德刘尚礼张美超李春海黄东生
关键词:人工椎间盘腰椎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
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被引量:16
2008年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的手术疗效。方法收治退变性腰椎不稳16例16间隙,其中L1、21例,L4、510例,L5S15例。所有患者均辅以X线、CT或MRI检查,手术方式为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术。结果术前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为(50.06±14.42)分,术后第3天(17.63±6.89)分(P<0.01),术后3个月(10.75±4.68)分(P<0.01),随访期末(9.06±3.38)分(P<0.01)。椎间隙高度保持良好,椎间融合器位置良好;1例融合器塌陷,15例植骨获融合,无感染、血肿、神经功能损伤及融合器脱落等其他并发症。结论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治疗退变性腰椎不稳是一种创伤小、安全性高、效果好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
李春海叶伟黄东生苏培强梁安靖彭焰刘尚礼
关键词:退变性腰椎不稳脊柱融合椎间盘镜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
2004年
目的 探讨应用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效果。方法 对 4 6例 5 4个间隙诊断为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的患者采用改良型SBChariteⅢ型人工腰椎间盘假体行置换术。结果 所有病例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18~ 5 2个月 (平均 32 5个月 )。临床评价优 35例 ,良 9例 ,可 1例 ,差 1例。术后腰椎节段平均有 5 0 °(2 0~ 8 6 °)前屈和 6 2 °(4 2~ 9 8°)后伸活动 ,椎间隙高度较术前平均增加 4 0 (1 0~ 8.0 )mm。术后 9个月出现滑动核轻度前脱位 1例 ,但无临床症状。结论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为治疗腰椎间盘退变性疾病提供了一个疗效好而并发症少的新方法。
黄东生刘尚礼李春海郑召民马若凡丁悦
关键词: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手术适应证禁忌证
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初步报告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 评价人工髓核置换术治疗退变性腰椎间盘疾病的近期效果。方法 行人工髓核置换术 2 1例 ,均采用单枚PDN置入 ,PR 72 5型 4例 ,PR 92 5型 1例 ,PW 5 2 5型 2例 ,PW 72 5型 14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平均 10 5个月。患者术后临床症状、运动功能明显改善 ,椎间隙高度增加。早期有 2例假体发生移位 ,但无明显症状。结论 PDN置换术能有效恢复退变性椎间盘疾病患者的椎间盘高度 。
郑召民邓方跃刘尚礼黄东生李春海郭家伟
关键词:人工髓核置换术手术步骤
国人股骨假体设计的解剖学基础被引量:47
2003年
目的 :为选择和设计适合中国人的髋关节假体提供参考值。方法 :对 12 9例成人股骨标本进行X线摄片 ,并对其中 2 0例标本行CT扫描 ,测量小转子及其上下 2cm平面处髓腔宽度、前倾角等参数。结果 :小转子处髓腔宽为 ( 2 4.85± 2 .94)mm ,其上 2cm处为 ( 4 2 .47± 5 .14 )mm ,其下 2cm处为 ( 17.87±3 .0 4)mm ,个体间有较大差异。CT测量值与X片测量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 :股骨上段的解剖学资料 ,可为选择和设计适合国人的人工髋关节假体提供参考。
丁悦刘尚礼马若凡黄东生沈慧勇李春海
关键词:股骨解剖学假体
METRX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5
2004年
目的 总结采用METRX椎间盘镜手术系统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METRX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6 3例、74个椎间隙。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 8~ 4 8个月 ,平均 2 6 5个月。疗效 :优 4 1例 ,良 17例 ,可 3例 ,差 2例 ,优良率 92 1%。术后同间隙椎间盘突出复发 1例 ,神经根损伤 1例 ,无椎间盘炎、硬膜囊撕裂病例。结论 显微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具有手术创伤小、神经根减压彻底、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适用于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
李春海黄东生刘尚礼丁悦苏培强何杰民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显微内窥镜手术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椎体恶性肿瘤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经皮椎体成形术对胸、腰椎椎体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21例患者中,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多发性骨髓瘤5例11椎和胸、腰椎椎体转移性肿瘤16例27椎。按WHO疼痛评分标准评估治疗后疼痛缓解程度。结果随访6—12个月,平均7.8个月,1例失访,其余20例术后24h疼痛完全缓解率为60%(12/20),部分缓解率为25%(5/20);术后1周完全缓解率为75%(15/20),部分缓解率为15%(3/20),术后3个月1例因其他部位肿瘤死亡,1例疼痛症状加重;随访期末因其他部位肿瘤共死亡3例,2例疼痛症状加重。术后7例15椎发生骨水泥渗漏,但都未引起临床症状,无骨水泥毒性反应、肺栓塞、感染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缓解胸、腰椎肿瘤症状较为有效的方法。
李春海叶伟黄海梁安靖张硕凌刘尚礼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经皮椎体成形术转移瘤
腰椎滑脱症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腰椎滑脱症的手术治疗技巧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3例腰椎滑脱症患者 ,采用减压、复位、内固定、后外侧或环形植骨融合术。结果 所有病例经 5个月至 7年随访 ,优 32例 ,良 9例 ,可 2例 ,无差级病例 ;滑脱完全复位病例中 ,术前滑脱Ⅰ°者 2 1例 (87 5 % )、Ⅱ°者 10例 (6 2 5 % ) ;Ⅱ°滑脱改为Ⅰ°滑脱 5例(31 3% ) ,1例术后无改善 ;Ⅲ°,Ⅳ°滑脱均改善为Ⅰ°滑脱。结论 减压、复位、固定和融合是治疗腰椎滑脱症的基本原则 ,术中的彻底减压及术后植骨的坚固融合是保证疗效的关键 ,内固定的应用可复位滑脱的椎体 。
苏培强黄东生李春海马若凡彭焰梁安靖吴晓瑜
关键词:腰椎滑脱症外科治疗手术治疗脊柱前移腰椎滑脱
颈椎椎弓根CT测量在椎弓根螺钉内固定中的作用被引量:26
2004年
目的 :测量C3~ 7椎弓根各径线的数据 ,探讨颈椎椎弓根螺钉置钉时按照轴线置入的必要性。方法 :8具颈椎标本 ,经螺旋CT(ElscintCTTwinFlash)在 1mm厚度断层扫描后 ,图像输入到计算机软件 (SiliconGraphicsO2工作站 ) ,测量C3~ 7椎弓根各径线的数据 ,根据数据模拟出椎弓根的形态特点 ,分别计算在未考虑螺钉直径与用 3 .0mm螺钉情况下进行置钉的角度安全范围。结果 :在未考虑螺钉直径下置钉 ,C3~ 7在横断面的平均最大安全范围分别是 18.68°、2 0 .41°、2 2 .43°、2 2 .5 0°、2 7.5 5° ,在矢状面分别为2 7.5 5°、3 0 .3 1°、2 7.70°、2 9.0 3°、3 4.88° ,用直径 3 .0mm螺钉置入时 ,在横断面的平均最大安全范围是7.2 5°、8.5 8°、10 .98°、13 .0 9°、15 .49° ,在矢状面是 16.3 5°、18.69°、16.40°、18.2 6°、2 3 .13° ,这些数据的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颈椎椎弓根螺钉置入角度的最大安全范围小 ,有必要在置钉时做到真正的精确量化与精细操作 ,严格按照个体化的椎弓根轴线方向置钉。
黄东生苏培强马若凡李春海彭焰刘尚礼
关键词:颈椎椎弓根内固定螺旋CT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