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微微
- 作品数:5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球—棒”状短碳纤维复合增强体设计及其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短碳纤维是一种重要的复合材料增强体,短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由于成本低廉以及良好的加工成型性,在国民工业各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碳纤维与树脂基体结合较弱,并且由于长度的原因,短碳纤维端部容易引起应力集中,诱发基体裂...
- 李微微
- 关键词:短碳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
- 文献传递
- 短碳纤维表面电沉积球状铜层及其形成机制研究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电化学沉积的方法制备了类似"糖葫芦"结构铜短碳纤维复合增强体,并采用SEM,XPS,DSC等分析测试技术对其形貌及表面特征进行表征,进而分析球状铜层的形成机制。实验中首先将短碳纤维在450℃下煅烧1h,然后将其均匀分散在镀液中(50g.L-1CuSO4.5H2O+10.gL-1酒石酸钠+90.gL-1柠檬酸钠+12.gL-1KNO3),调节不同电压,得到"糖葫芦状"铜短碳纤维复合增强体。经过分析,煅烧处理后的碳纤维表面O元素含量增加,即含氧基团-OH和C=O含量升高,这些官能团使得纤维表面的活性增加。对于电镀铜来说,外加沉积电位以及活性基团自身与镀液中Cu2+反应的共同作用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驱动力,当外加电位较低时,只有具有活性基团的位置才能发生反应沉积出铜,其他位置由于不能满足反应所需的最小驱动力而不能反应,因此形成"糖葫芦"结构。当电位增大,活性官能团的促进作用逐渐不明显,由沉积电压控制的初始形核过程占主导地位,发生均匀形核过程,表面获得均匀光滑沉积层。因此,通过控制沉积电压可以得到"糖葫芦"结构铜短碳纤维复合丝,此结构的临界电压为0.9V,电镀时间为0.5h。
- 李微微沈彬刘磊
- 关键词:复合材料电沉积
- 一种球-棒状短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球-棒”状短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球-棒”状短碳纤维和环氧树脂在稀释剂中均匀混合,之后升温蒸发多余的稀释剂;将固化剂滴加到稀释剂蒸发后的“球-棒”状短碳纤维与环氧树脂混合物,降...
- 刘磊李微微沈彬胡文彬
- 文献传递
-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应用被引量:19
- 2010年
- 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金属基复合材料。介绍了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总结概述了目前短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研究进展及其在航空航天、汽车、电子方面的应用现状和前景。探讨分析了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趋向,对碳纤维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和实际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苏青青李微微刘磊沈彬
- 一种新型球-棒状短碳纤维复合增强体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球-棒”状短碳纤维复合增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原料短碳纤维的表面进行预处理;2)配制常规的电沉积溶液,在所述常规电沉积溶液中加入表面预处理的短碳纤维和分散剂,并将短碳纤维分散均匀;3)...
- 刘磊李微微沈彬胡文彬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