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建飞

作品数:35 被引量:192H指数:6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科技计划项目江西省卫生厅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4篇骨折
  • 7篇疗效
  • 7篇脊柱
  • 6篇内固定
  • 6篇固定术
  • 6篇钢板
  • 5篇脊柱侧
  • 5篇关节
  • 4篇腰椎
  • 4篇肱骨
  • 4篇内固定治疗
  • 3篇胸椎
  • 3篇褥疮
  • 3篇手术
  • 3篇手术治疗
  • 3篇臀部
  • 3篇皮瓣
  • 3篇皮瓣修复
  • 3篇椎弓
  • 3篇椎弓根

机构

  • 35篇江西省人民医...
  • 1篇江西医学院
  • 1篇高县中医院

作者

  • 35篇李建飞
  • 24篇龚飞鹏
  • 22篇陈宗和
  • 18篇肖裕华
  • 16篇喻惜华
  • 16篇陈钢
  • 15篇李宇旭
  • 8篇龙智生
  • 6篇李绍琴
  • 3篇肖强
  • 3篇李洪波
  • 3篇喻恒锋
  • 3篇陈刚
  • 2篇黄巧玲
  • 2篇熊龙
  • 2篇董谢平
  • 1篇陈春彬
  • 1篇唐智明
  • 1篇潘文峰

传媒

  • 11篇实用临床医学...
  • 5篇江西医药
  • 4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江西中医药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骨与关节损伤...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江西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2006全国...
  • 1篇泛长江流域骨...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5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3
  • 1篇2001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补肾强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观察中药补肾强骨汤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方法120例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5例,采用维D钙咀嚼片、阿法骨化醇软胶囊、鲑鱼降钙素注射液及骨肽粉针四联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65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补肾强骨汤治疗。结果2组治疗后的骨密度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治疗后骨密度值提高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
李建飞肖裕华
关键词:补肾强骨汤骨密度中西结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上颈椎后路手术术后感染的原因及处理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分析上颈椎后路手术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治疗感染的方法.方法 对上颈椎后路手术术后发生感染的5例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感染发生的时间、临床表现及术后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5例患者术后感染发生时间为3~10 d,所有患者均有高热、伤口疼痛,进而出现伤口流脓、流液等症状,术后给予伤口冲洗、充分引流及有效抗生素治疗,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5例患者术后均获得5~12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再次感染及迟发感染,神经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上颈椎后路手术感染的发生与手术操作、局部解剖特殊性、内植物的压迫及排斥反应有关;积极引流、冲洗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
龙智生龚飞鹏陈钢肖裕华李建飞陈宗和李宇旭
关键词:上颈椎术后并发症
内固定物置入分期矫形治疗重度僵硬脊柱侧凸被引量:4
2013年
背景:重度脊柱侧凸是目前临床治疗的难点,目前研究表明分期矫形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目的:分析分期矫形在治疗重度脊柱侧弯中的疗效。方法:对10例重度僵硬的脊柱侧凸分期矫形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年龄12岁。冠状面Cobb角110°-180°,平均140°,矢状位后凸Cobb角50°-100°,平均75°,均采用1期前路松解,2期行Halo-plevic环牵引,3期后路截骨矫形内固定物治疗。结果与结论: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发生,1期前路松解及2期牵引治疗术后冠状位Cobb角平均90°,矫正率为35.7%,矢状位Cobb角50°,矫正率为33.3%;3期截骨矫形后冠状位Cobb角平均40°,矫正率为71.4%,矢状位Cobb角35°,矫正率为53.3%。结果说明对于重度僵硬脊柱侧凸畸形,分期矫形治疗是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
龙智生陈钢陈宗和李洪波喻惜华肖裕华龚飞鹏李宇旭唐智明李建飞
关键词:假体和植入物脊柱侧凸牵引术
后路一期360°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疗效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评价后路一期360°脊椎截骨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6例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患者采用后路一期360°脊椎截骨、椎间植骨融合、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矫形内固定术治疗,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所有患者均安全接受手术,手术时间4.6~7.5 h,平均5.6 h;出血量1600~4300 mL,平均2570 mL。术后约1周戴支具下地活动,2例术前神经损害者有不同程度恢复。矢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75°矫正为32°,矫正率为57.3%;冠状面Cobb角由术前平均47°矫正至11°。所有患者随访8个月以上(8~50个月),围手术期并发症:切口红肿并分泌物1例,一过性下肢麻木2例,无严重并发症(神经损伤等)发生。1例术后11个月发现固定棒断裂,随访36个月畸形未加重。结论 后路一期360°脊椎截骨术是治疗重度脊柱侧、后凸畸形的有效手段,具有矫正率高、安全有效和临床疗效显著的优点。
陈钢龙智生龚飞鹏李宇旭李建飞
关键词:后凸畸形疗效
复位加压固定圈、可吸收线及丝线(三层)网状张力带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4
2006年
髌骨骨折足关节内骨折,占全身骨折的1.65%。患者下蹲受限,影响生活质量。治疗原则是保留髌骨、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早期锻炼,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恢复关节功能。笔者采用复化加压固定圈、可吸收线及丝线三层网状张力带圊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现报告如下。
喻恒锋喻惜华李建飞邹和平邹恒锋李文辉郭卫东黎庆杨苏高荣黄平
关键词: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可吸收线解剖复位丝线
髋臼内壁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臼发良不良伴股骨头坏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髋臼内壁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发育不良髋关节髋臼重建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结合髋臼内壁截骨术的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11髋,男7例,女4例,平均年龄56岁,臼杯置于真性髋臼水平,平均随访时间11.7个月。采用改良Harris评分对结果进行评估。术前及随访时进行摄片观察。结果所有人工臼杯均安置于真臼位置,术后随访3个月X线片提示截骨部位均骨性愈合良好,假体无移位,患髋功能良好。结论内壁截骨术有助于将发育不良髋关节的髋臼安置于真臼位置,保留髋臼底部的骨量,避免髋臼外上方植骨的并发症,近期手术效果良好。
陈钢陈宗和喻惜华李建飞龚飞鹏李宇旭
关键词:髋臼发育不良股骨头坏死全髋关节置换
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39例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复杂髋臼骨折手术治疗方法,以提高髋臼骨折的治疗水平。方法对39例有移位的髋臼Tile C型骨折,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分别采用相应最佳的手术入路进行骨折复位,以重建钢板和螺钉进行固定治疗。结果39例均获随访,根据Matta评价髋关节功能,优16例,良16例,可3例,差4例。结论早期手术,正确分析骨折类型及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必要时使用前后联合入路可提高髋臼骨折的治疗效果。
陈钢陈宗和喻惜华李建飞龚飞鹏李宇旭
关键词:髋臼骨折骨折固定术切口
薇乔线网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被引量:1
2003年
喻惜华喻恒锋李建飞陈刚
关键词:内固定髌骨骨折
臀部V-Y推进筋膜皮瓣修复骶尾部褥疮
骶尾部褥疮比较常见,其可造成从表皮到皮下组织肌肉,甚至骨和关节的破坏,经常久治不愈,严重者可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导致死亡。骶尾部褥疮修复方法较多,我院自2001年5月~2006年5月收治骶尾部褥疮14例,其中7例采用V...
肖裕华陈宗和李建飞龚飞鹏
文献传递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67
2009年
目的探讨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疗效及与常规换药的临床对比。方法回顾用VSD治疗的37例患者及常规换药治疗的4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其愈合时间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VSD治疗组在创面愈合及感染控制方面均取得良好治疗效果,且明显优于常规换药组(P<0.05)。结论VSD在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治疗上疗效肯定且明显优于常规换药。
李建飞黄巧玲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创面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