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明
- 作品数:32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危重心脏外科围术期的应用(附3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总结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counter-pulsation,IABP)在心脏外科围术期抢救危重患者的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5月33例围术期危重心脏病患者实施了IABP,其中冠心病26例,瓣膜病7例,均在常规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冠脉搭桥或瓣膜手术。术中植入IABP 22例,术后植入11例。结果死亡10例,总成功率69.7%,其中冠心病成功率81.8%,瓣膜病成功率28.6%,无一例出现与IABP相关的肢体缺血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IABP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心脏外科围术期辅助循环支持手段。
- 赵元周新民唐浩胡建国刘立明李建明宋逢林戴爱萍
-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心排血量心脏瓣膜疾病冠状动脉疾病
- 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手术治疗30例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总结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手术治疗的要点。方法对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再次手术治疗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两次手术间隔时间为22 d^16 a;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分别为二尖瓣位18枚、主动脉瓣位7枚、三尖瓣位5枚;均行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替换,急诊手术8例、择期手术24例;死亡4例,均为急诊手术者。结论对人工心脏机械瓣膜功能障碍患者均应行人工心脏机械瓣膜替换,并强调及早手术治疗。
- 尚宝朋廖晓波李建明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人工心脏瓣膜机械瓣膜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
- 二尖瓣置换术后左室破裂的临床分析
- 左室破裂是二尖瓣置换术后所特有的并发症,其发生率约为0.43%-2.00%;病死率也极高,约为65%~100%。 1995年1月至2006年12月,我院施行二尖瓣置换术或合并其它手术总共3252例,其中发生左室破裂11例...
- 廖晓波周新民隋润钤李建明宋逢林张伟唐浩胡建国
- 关键词:二尖瓣置换术升主动脉
- 文献传递
- 左后外侧切口在再次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介绍左后外侧剖胸切口、降主动脉肺动脉转流在再次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1995 -0 4~ 2 0 0 3 -0 4在本院住院的 11例曾经进行过二尖瓣手术 ,术后复发性二尖瓣患者 ,采用左后外侧剖胸切口 ,以降主动脉肺动脉转流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实施心内操作。结果 全部病人均未阻断主动脉 ,平均转流时间 13 8分 ,术后引流少于 3 0 0ml,病人均痊愈出院。结论 对于术后复发性二尖瓣病进行再次手术时 ,应用左后外侧剖胸切口 ,避开了原胸骨正中切口 ,减少了粘连的分离 ,手术操作简便 ,术野显露满意。
- 李建明胡建国周新民刘立明
- 关键词:二尖瓣手术转流后外侧切口降主动脉肺动脉术后复发
- 体外循环中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的肺血管内皮保护作用
- 2005年
-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CPB)期间低温改良低钾右旋糖酐(LPD)溶液肺动脉灌注对CPB中肺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30例行二尖瓣置换术病人随机分成肺灌注组15例,对照组15例。肺灌注组病人CPB术中一次性肺动脉灌注低温改良LPD液,对照组常规行二尖瓣置换术,未行肺动脉灌注。于CPB结束30min,取右上肺小块肺组织作冰冻切片免疫组化检测肺血管内皮细胞粘附分子(ICAM-1)、皮源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表达。结果肺灌注组ICAM-1、iNOS表达明显弱于对照组(P<0.05),肺灌注组eNOS表达明显强于对照组(P<0.05)。结论CPB中低温改良LPD液肺动脉灌注对CPB中肺血管内皮损伤有保护作用。
- 刘立明胡建国周新民李建明宋国宝
- 关键词:体外循环肺动脉灌注内皮
- Hybrid技术治疗左肺动静脉瘘合并重度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一例被引量:3
- 2010年
- 伍源匡锋周新民李建明胡建国
- 关键词: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脉搏血氧饱和度活动后心悸左心室增大肺呼吸音
- 心脏外科围术期38例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应用的适应证与效果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回顾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心脏外科围术期使用的适应证选择与效果。方法:2004年6月至2007年8月,对38例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了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其中冠心病28例,瓣膜病10例;术中预防性植入球囊反搏5例,因为无法停机植入球囊22例,其余均为术后在监护室紧急植入。均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控制激活全血凝固时间(activated clotting time,ACT)150~170s。结果:38例患者中死亡13例,总成功率66%,冠心病成功率82%,瓣膜病为20%。术中预防性植入球囊反搏患者均顺利恢复,无1例死亡;术中因为无法停机植入的患者中16例顺利停机,6例血压无法维持而死亡;术后ll例中,6例抢救成功,5例因低心排综合征无法纠正而死亡。无1例出现与球囊反搏相关的严重并发症。结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对于冠心病患者效果明显优于瓣膜病。术中预防性植入球囊反搏的效果明显优于无法停机时紧急植入以及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可以替代常规肝素抗凝,ACT控制在较低的150~170s比较合适。
- 赵元周新民唐浩胡建国刘立明李建明宋逢林戴爱萍
- 关键词: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低心排综合征心内直视术
- 心、肺联合移植治疗艾森曼格综合征一例被引量:2
- 2005年
- 胡建国李建明周新民杨一峰刘立民刘锋喻风雷吴忠仕张伟宋逢林宋国宝戴爱萍
- 关键词:艾森曼格综合征大动脉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镜检供心
- 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287例临床分析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的原因、手术时机、术中注意要点。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2010年6月,该院287例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病例。男性102例,女性185例,年龄(45.89±11.10)岁。两次手术的时间间隔为3个月~38年(14.01±8.74)年,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Ⅱ级14例,Ⅲ级217例,Ⅳ级56例。其中二尖瓣+主动脉瓣+三尖瓣置换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32例,二尖瓣+三尖瓣置换12例,二尖瓣置换201例,三尖瓣置换19例,主动脉瓣置换7例,瓣周漏修补14例。结果全组早期死亡11例,病死率为3.82%,死亡原因包括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5例,恶性心律失常2例,多脏器功能衰竭3例,术中止血困难1例。生存患者术后心功能大都恢复到Ⅰ~Ⅱ级。心脏瓣膜病再次手术原因包括:二尖瓣闭式扩张术后189例,人工瓣膜心内膜(PVE)13例,机械瓣置换术后功能障碍21例,瓣周漏31例,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其他瓣膜病变33例。结论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加强术中心肌保护是提高手术成功关键。
- 尚宝朋廖晓波李建明
- 关键词:心脏瓣膜病人工瓣膜再次手术
- 原发性心脏肿瘤138例的临床诊断与外科治疗被引量:22
- 2010年
- 目的:总结原发性心脏肿瘤外科治疗的疗效,探讨原发性心脏肿瘤的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9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138例原发性心脏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病理类型分成3组:(1)黏液瘤组126例;(2)非黏液瘤良性肿瘤组7例;(3)恶性肿瘤组5例。术后共随访120例,随访率为87%。结果:黏液瘤组手术死亡率为1.6%(2/126);共随访108例患者,随访时间为5个月~10年,复发率为5.6%(6/108),远期死亡率为2.8%(3/108)。非黏液瘤良性肿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个月~10年,无手术和远期死亡。恶性肿瘤组患者因手术死亡2例,剩余3例分别于术后6、11和22个月死于肿瘤复发。结论:手术切除是治疗原发性心脏肿瘤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效果取决于心脏肿瘤的病理类型,同时强调早期诊断和积极外科治疗的重要性。
- 朱云喜胡建国周新民刘立明李建明
- 关键词:心脏肿瘤心脏外科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