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灵
- 作品数:25 被引量:321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 郯庐断裂带中段全新世活断层的特征滑动行为与特征地震被引量:56
- 1994年
- 郯庐断裂带中段全新世活断层由3个独立的破裂段组成。从各破裂段的运动性质、位移分布看,断层的运动属特征地震型滑动。地震活动以强震活动为主,强震具有周期性原地重复发生的特点,且其强度基本相同;中强地震缺失或很少发生;b值在高震级范围内具低b值的非线性关系。这些特点正是特征地震的典型表现.根据郯庐断裂带中段活断层全新世以来的活动特点看,未来该区仍然以特征地震方式活动.按郯庐带的强震复发间隔和各段的最新一次活动时代推算,未来一段时期内新沂-宿迁段复发大震的可能性较大,安丘段次之,莒县-郯城段复发大震的可能性则很小。
- 晁洪太李家灵崔昭文赵清玉
-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全新世活断层地震
- 山东临朐盆地边界断裂活动特征及其地震意义
- <正>在鲁西和鲁东断块区内部发育有一系列三角形小型断陷盆地,如莱芜盆地、肥城盆地、沂源盆地、临朐盆地、黄县盆地等,这些盆地形成于中生代,新生代时期继承性发育。其边界一般受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断裂控制。边界断裂在第四纪中晚期...
- 李家灵晁洪太崔昭文
- 文献传递
- 1992年1月23日南黄海5.3级地震被引量:2
- 1993年
- 据1992年1月23日南黄海5.3级地震序列及其分布、等烈度线、震中区地质构造特征,讨论了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及未来地震活动强度等问题。
- 李家灵晁洪太
- 关键词:南黄海地震烈度区划发震断层
- 山东省水系的分维几何学及其与新构造活动的关系被引量:1
- 1993年
- 本文通过分析山东地区水系的分维几何学特征,对比各区域的新构造活动特点,发现隆起区和坳陷区的水系分维值不同,块体内部差异运动对水系分维有重要影响,断裂活动在水系分维值上有明显反映。
- 晁洪太崔昭文李家灵
- 关键词:水系新构造活动
- 中国活断层图集-全球主要活断层特性的对比
- 丁国瑜张裕明方仲景戈树漠李家灵汪一鹏侯珍清韩源邓天岗孙彤
- 该图集是我国参加国际地质对比计划(IGCP)第206项——全球活动断层对比研究编制的中国七条典型活断层的图件与照片的图集。图中反映了每一条活断层在卫星影象、重磁场上的表现、新构造运动特点、现代地震活动性、地壳变形特征以及...
- 关键词:
- 关键词:活断层地震活动性
- 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及其与活动断层的关系被引量:16
- 1998年
- 利用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有关资料,初步讨论了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的展布、内部结构以及与活动断层的关系。沂沭断裂带活动褶皱发育在F1、F2断层之间,呈串珠状伴随F5断层展布,开始形成于第三纪时期,主要形成于第四纪晚期,属活动褶皱。活动褶皱和活动断层是在右旋挤压剪切带中形成的两种构造形式。
- 晁洪太李家灵赵清玉崔昭文
- 关键词:活动褶皱活动断层沂沐断裂带地震地质
- 活动断裂带内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变形类型被引量:4
- 2001年
- 选择了一些典型活断层地质剖面 ,对经受了构造变动的第四纪松散沉积物进行了定向原状样品采集。通过室内样品固结、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造现象观察 ,从显微域里找到了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变形的一些特点 ,并进行了分类。第四纪松散沉积物的变形类型有两种 :一种是破裂变形 ,主要表现为平行滑动条带、平直滑动界面、碎屑颗粒的破碎等 ;另一种是流动变形 ,主要表现为 :流动构造、碎砾旋转、粘土矿物的拖曳滑动等。
- 晁洪太邓起东李家灵王志才满洪敏
- 关键词:显微构造活动断裂带第四纪矿物
-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隐性活断层的显微构造特征被引量:15
- 2000年
- 第四纪松散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断层的隐性现象 ,包括断层的隐形和尖灭 ,给古地震研究带来了复杂性和多解性。选择了一些典型古地震剖面 ,对涉及到断层隐形或尖灭的部位 ,进行了定向原状样品采集 ,通过室内样品固结 ,显微薄片制作和显微构造现象观察 ,从显微域里找到了鉴定隐形断层的许多标志 ,并对断层尖灭机制进行了研究。认为通过显微构造分析 ,排除或肯定隐形断层的存在 ,或者追踪断层尖灭的层位 ,结合宏观剖面研究和年代测定 。
- 晁洪太邓起东李家灵王志才满洪敏
- 关键词:显微构造第四纪松散沉积物古地震
- 与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问题讨论被引量:20
- 1997年
- 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作者近几年来1:5万活断层地质填图获得的野外新资料,就1668年郯城地震断层有关的几个有争议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这些问题包括1668年地震断层的展布、断层的粘滑段和蠕滑段、断层的破裂机制、断层的滑动行为以及断层的分段等。
- 晁洪太李家灵崔昭文赵清玉
- 关键词:地震断层震级
- 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及其破裂机制被引量:78
- 1994年
- 根据近年来野外考察所获新资料,总结了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的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并对地震断层的破裂机制提出了新见解。1668年郯城8*(1/2)级地震断层北起莒县土岭南至郯城窑上,全长130km,由5条运动性质不同的断层段组成。中部以走滑运动为主,两端部以逆冲性质为主。断裂首先在强走滑的中部产生破裂点,并向南北两个方向传播,造成了主震及强余震序列的发生。全新世以来多次主地震事件有着相同的破裂机制。
- 李家灵晁洪太崔昭文赵清玉
- 关键词:地震断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