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储林

作品数:13 被引量:2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2篇土司
  • 2篇旅游
  • 2篇民族
  • 2篇明清
  • 1篇地方志
  • 1篇研究方法
  • 1篇史学
  • 1篇史学研究
  • 1篇天理
  • 1篇土家族
  • 1篇清初
  • 1篇族群
  • 1篇诙谐
  • 1篇姊妹节
  • 1篇文化
  • 1篇文化变迁
  • 1篇文化产业
  • 1篇文化产业开发
  • 1篇文化融合
  • 1篇历史贡献

机构

  • 10篇贵州师范学院
  • 4篇华中师范大学
  • 1篇兴义民族师范...

作者

  • 13篇李储林
  • 1篇霍晓丽
  • 1篇岑鸿

传媒

  • 3篇贵州民族研究
  • 2篇晋中学院学报
  • 1篇当代贵州
  • 1篇决策与信息
  • 1篇贵州社会科学
  • 1篇中共贵州省委...
  • 1篇贵阳市委党校...
  • 1篇教育文化论坛
  • 1篇教育界(高等...

年份

  • 2篇2018
  • 4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 1篇2012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清初地方志所见贵州少数民族考——以蒋深《余庆县志》为例
2018年
康熙年间余庆知县蒋深纂《余庆县志》是余庆第一部县志,借其书苗蛮篇可见清初余庆的民族社会构成和民族社会风貌。除其书载清初余庆有西苗、花苗、黑苗、水仡佬及佯僙等五种族群外,考察其他文献可知,清初余庆很可能尚有木佬、亻革家、仡佬等族群。清初余庆少数民族分布较少,主要散居于高山密箐,远离场市和驿道,汉族是清初余庆的主体民族。平播和改土归流是余庆以苗瑶文化和百越文化为主格局到现代以汉文化为主格局的分水岭。
李储林
关键词:族群民族
明清贵州江西会馆地域分布及形成机制探析被引量:3
2015年
会馆是同乡人士在京师和其他异乡城市所建立、专为同乡停留聚会或推进业务的场所。明清时期贵州境内各省会馆众多,而尤以江西会馆数量最多,究其原因,主要是明清时期江西籍移民大量涌入贵州,江右商帮在黔中大地的强势活动以及流宦助推所导致的。其分布特点靠近水路交通驿道,和江西籍移民传统经营行业的地域分布吻合,同时体现了距离就近原则。
李储林
关键词:明清
交流、互动与融合:明清时期黔东南地区苗汉民族关系研究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东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杂居区,苗、侗、汉等多个民族在这里大杂居小聚居,少数民族人口比例较高,自古以来民族关系的发展就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研究明清时期黔东南地区苗汉民族关系的发展和变化不仅...
李储林
关键词:明清时期民族关系文化融合
文献传递
贵州土司古镇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探析——以敖溪土司古镇为例被引量:4
2016年
开发旅游文化产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贵州作为元明清王朝施行土司制度的重要省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多的土司古镇。余庆敖溪土司古镇作为贵州土司古镇的代表之一,除了拥有土司文化遗址资源及土司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外,周边还拥有配套集群发展资源。因此,余庆敖溪土司古镇的发展模式首先应将区域内部各种土司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其次还应与周边地区多样共生文化资源实现集群发展。
李储林霍晓丽
关键词:旅游文化产业
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传统文化的变迁被引量:1
2012年
清雍正年间,土家族地区完成改土归流后,民族融合和民族交流空前加强,在国家行政力量和民间社会力量的双重推动下,汉文化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土家族地区渗透。土家族传统文化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变迁,这种变迁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也产生了部分传统文化失传的缺憾,这是土家族传统文化面对外来文化冲击进行自身调适的结果。在文化大发展的今天,面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既要合理开发,更要大力保护。
李储林
关键词:土家族改土归流文化变迁
贵州建省初期经济社会发展及其影响
2013年
从永乐年间贵州建省至明弘治十三年间的建省初期是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开发。贵州第一次大开发成效显著,政治上呈现土流并治与军政分管的局面,中央集权大大加强;社会生产力发展进步明显;少数民族地区风俗文化渐渐"比同中州"。贵州历史上的第一次大开发对贵州后世的延续性发展影响深远。
李储林
关键词:经济社会发展
布依族节庆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及利用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文化资源是生产力。布依族节庆民俗是一种可开发的民族旅游文化资源,是推动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文化软实力和经济助推器。对布依族节庆民俗活动的旅游市场化运作,是发挥文化搭台、经济唱戏作用的重要表现,可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岑鸿李储林
关键词:布依族旅游资源
千年土司古邑的敖溪“高矮人舞”被引量:1
2016年
“高矮人舞”是流传于余庆县敖溪古镇(余庆土司所在地)一带欢庆丰收的娱乐舞蹈,起源于与黔北傩戏有关的“矮人舞”。收获季节,劳动闲暇的人们利用田间地头、堂屋院坝表演“矮人舞”,小伙子们用泥巴在肚皮上画出脸谱,再把背篼或竹篓罩在头上盖住上半身和手,形成“小矮人’。“小矮人”模样滑稽、表演风趣、动作诙谐、言词动人,深受百姓喜爱。
李储林李厚才
关键词:土司表演滑稽诙谐
贵州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功能变迁——以施洞苗族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为例被引量:3
2016年
苗族传统节日以其具备象征性地表达和实际性地满足一定地方社会族群内外交流交往的迫切需要和精神追求的社会功能而存在和延续,施洞苗族姊妹节和独木龙舟节所承载的社会功能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逐渐发生了变迁,这意味着苗族传统节日文化的危机,给保护和传承苗族传统文化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李储林
关键词:苗族姊妹节
“天理”的窘境与王学的兴起
2015年
明中后期,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朱子之学的理论缺陷逐渐暴露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对个体的强制与压抑;其二,天理主体性的缺失。这些缺陷的暴露为王学的兴起提供了契机。王学吸引士人的主要方面就在于解决了"天理"与人情的矛盾。王学将"天理"内化于人心,注重个体人格的培养,正视个体情感,个人的主体性在王学中真正建立了起来,也是在这一层面,王学超越了程朱之学,赢得了世人的认可。
涂立贤李储林
关键词:良知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