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蛋白
  • 1篇滴度
  • 1篇源性疾病
  • 1篇人尿
  • 1篇人尿液
  • 1篇肾功能
  • 1篇肾功能损伤
  • 1篇食品
  • 1篇食源
  • 1篇食源性
  • 1篇食源性疾病
  • 1篇尿液
  • 1篇染病
  • 1篇临床检测意义
  • 1篇流脑
  • 1篇免疫
  • 1篇免疫比浊
  • 1篇免疫后
  • 1篇抗体
  • 1篇抗体滴度

机构

  • 3篇十堰市疾病预...
  • 1篇湖北医药学院

作者

  • 3篇李倩
  • 2篇辜伟伟
  • 2篇张龙山
  • 1篇叶伟
  • 1篇张正慧
  • 1篇王喜云
  • 1篇赵国兵
  • 1篇万芳
  • 1篇吕静
  • 1篇沈桂秀
  • 1篇刘经凤
  • 1篇柯玉学
  • 1篇王滨
  • 1篇董芳
  • 1篇王襄
  • 1篇高海波
  • 1篇王静

传媒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食品安全导刊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16
  • 1篇2009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流脑C群荚膜多糖疫苗免疫后抗体滴度与维持时间的调查研究
王襄张龙山赵国兵万芳吕静辜伟伟李倩王喜云张正慧董芳王滨刘经凤沈桂秀柯玉学叶伟
尽管流脑是有100多年历史的古老疾病,但至今它还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死率(CFR)很高,严重地威胁着15岁以下儿童的身体健康,而且该病在国际上继续频繁地流行。如非洲布基洛法索(BurkinaFaso)等10个...
关键词:
关键词:流脑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2014—2023年十堰市食源性疾病监测结果分析
2025年
目的:对2014—2023年十堰市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当地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2023年十堰市食源性疾病监测数据,描述其人群、时间、暴露食品和地区特征。结果:2014—2023年十堰市共监测食源性疾病病例24503例,男女比例为1.07∶1.00,主要集中在1~4岁(3964例,16.18%)和45~55岁(2935例,11.98%)人群,以散居儿童(6191例,25.27%)和农民(6062例,24.74%)为主。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的6—8月。暴露食品以植物性食品为主,其中粮食及其制品(如淀粉糖类、焙烤食品和主食)病例数最多,共5393例(23.80%)。暴露食品的加工和包装方式以家庭自制为主,共13213例(58.30%),可疑进食场所多为家庭,共11829例(52.19%)。病例数排名前3的地区分别为茅箭区(7154例,29.20%)、张湾区(3830例,15.63%)和郧西县(2886例,11.78%)。结论: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并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宣传与教育,有效预防和控制十堰市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刘澳高海波肖玉婷辜伟伟王静李倩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疾病
人尿液NGAL蛋白免疫比浊检测方法的建立和临床检测意义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建立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免疫比浊检测方法并探讨该方法学的肾损伤早期临床检测意义。方法应用杂交瘤技术制备抗人NGAL单克隆抗体,建立免疫比浊检测方法,用于肾病患者尿液NGAL定量检测。结果该法测定NGAL线性范围:25~5 000 ng/ml,CV≤7.37%,特异性98.00%。对肾炎、肾病综合征、肾衰和狼疮性肾炎的检出率分别为:89.58%、100%,100%和88.89%,NGAL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群(P〈0.01)。该方法对肾损伤患者检出率高于β2微球蛋白和胱抑素C,同时β2微球蛋白检测为阳性的,NGAL同样为阳性,符合率较高。结论该法能够定量检测人尿液NGAL蛋白,与β2微球蛋白符合率较高,比胱抑素C具有优势,为后续NGAL免疫比浊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和推广奠定基础。
张龙山李倩
关键词:NGAL尿液免疫比浊肾功能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