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荣华
- 作品数:10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三分类理论与我国银行国际化步骤的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2006年中国银行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中国商业银行不得不面对来自国内外商业银行的巨大挑战和激烈竞争。因此,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参与国际竞争已迫在眉睫。笔者受格鲁拜尔的三分类理论的启示,仅就中国银行业国际化战略步骤略做探讨。
- 朱荣华
- 关键词:银行国际化中国商业银行中国银行业
- 金融与消费需求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被引量:2
- 2011年
- 2009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其中把扩大居民消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本文对金融与消费需求关系的有关文献进行回顾,从消费信贷、股票市场、保险等三个方面对国内消费需求所受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朱荣华
- 关键词:消费信贷财富效应
- 三分类理论与我国银行国际化步骤的考量被引量:4
- 2008年
- 随着我国银行业开放的不断深入,如何实施银行业"走出去"的战略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分析格鲁拜尔有关银行跨国经营的三分类理论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国际化的步骤进行思考,并针对不同阶段提出相应的战略对策。
- 朱荣华
- 金融开放是平抑还是加剧中国经济波动——货币政策视角被引量:10
- 2018年
- 以货币政策为视角研究金融开放的波动效应,将货币政策、金融开放和经济波动纳入一个研究框架。实证检验表明中国金融开放经济波动可能存在货币政策渠道,在此基础上利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进一步刻画中国金融开放下货币政策冲击的经济波动,发现金融开放对经济波动的影响,短期为负效应,长期转为正效应;货币政策在金融开放加剧经济波动关系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面对金融开放的困境,货币当局应构建稳定的货币政策框架;强调金融开放的力度同时更应注重金融开放的协调性,将有助于获得金融开放的收益,减缓经济波动。
- 朱荣华左晓慧
- 关键词:金融开放经济波动
- 功能视角下金融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动态影响——基于2005—2012年季度数据的VAR模型被引量:3
- 2013年
- 本文根据我国2005—2012年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VAR)的协整关系分析、向量误差修正、以及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等计量工具,实证分析了金融发展相关变量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消费支出存在长期稳定关系;金融发展对基本消费支出存在着反向调整机制,而对服务性消费不存在;金融发展对消费支出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
- 朱荣华
- 关键词:金融功能金融发展消费结构
- 外资银行技术溢出效应的微观分析
- 2007年
- 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作出的一系列关于金融业开放的承诺,2007年始我国的银行业进入了全面开放期,外资银行作用也随之不断加强。本文从外资银行进入中国的现状以及对中国银行业产生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入手,分析了影响技术溢出效果的主要因素,从而对如何优化溢出效果即以较小的成本获得较大的收益提出相应的建议。
- 朱荣华
- 关键词:外资银行技术溢出效应
- 金融与消费需求关系研究的文献综述被引量:1
- 2011年
- 2009年末,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10年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把扩大居民消费、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和加快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本文对有关金融与消费需求的关系文献进行了回顾,从消费信贷、股票市场、保险等三个方面对国内消费需求的影响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 朱荣华
- 关键词:消费信贷财富效应
- 金融开放视角下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差异研究
- 2014年
- 金融开放通过多种渠道促进金融体系的发展,同时也会产生一些负面作用。实现金融开放促进金融发展效应受到各国体制、宏观经济政策、贸易开放程度以及微观经济主体的影响。从金融开放视角看,我国区域金融发展失衡,一方面可能由于各地区金融服务开放程度不同;另一方面,各省份和地区的对外贸易水平和金融环境的差异,使得金融开放对地区金融发展亦产生不同的影响。
- 朱荣华
- 关键词:金融开放金融发展区域金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