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小略

作品数:10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篇哲学宗教

主题

  • 4篇庄子
  • 3篇逍遥
  • 2篇儒家
  • 2篇逍遥义
  • 2篇逻辑
  • 2篇惠施
  • 2篇《庄子》
  • 1篇道家
  • 1篇独化
  • 1篇心性
  • 1篇修身
  • 1篇修养论
  • 1篇虚构
  • 1篇玄学
  • 1篇原始儒家
  • 1篇政治学
  • 1篇政治学说
  • 1篇之学
  • 1篇儒学
  • 1篇儒学复兴

机构

  • 7篇湘潭大学
  • 4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10篇朱小略
  • 6篇王向清

传媒

  • 2篇湖南科技大学...
  • 1篇黑龙江社会科...
  • 1篇求索
  • 1篇湖南师范大学...
  • 1篇探索与争鸣
  • 1篇学习论坛
  • 1篇伦理学研究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明“化”而见“独”——《庄子》“独—化”论解析被引量:2
2014年
"化"和"独"是《庄子》中重要的两个概念。由概念的词频统计和含义分析可知,"化"的涵义有二,教化与物化,而"物化"又包括了三重含义,即物与物之间的转化,人的存亡以及心之情态。《庄子》提出"化"的观念,一方面是其"气化"的世界观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其修养论思想的铺垫。《庄子》以"独"作为"我"理想的存在状态,以应和"化"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构建起完整的修养论体系——明"化"而见"独"。
朱小略
关键词:庄子修养论
论魏源政治学说中的“黄老之学”
2009年
魏源政治学说的精要部分集中于柔性施政的"黄老思想"教旨,考察这种思想所诞生的时代背景和主旨仍然不足以帮助理解魏源政治学说的特点。魏源政治思想的重要性体现在它在实际政治中的作用与新颖的范畴运用。魏源的政治学说中包含的"黄老思想"是其晚期政治思想的中心部分,其特点取决于儒内道外刚体柔用的体系。
王向清朱小略
关键词:黄老思想政治学说
“不合于众的逍遥”——庄子逍遥义再探
2010年
"崇大抑小"这一内含悖论的命题不应为《庄子.逍遥游》的主旨;通过逻辑有效性的论证与论据中自相矛盾的分析,结论如下:《逍遥游》的主旨并非"崇大抑小",文本中的"大"与"小"仅是语用上的借喻,用以指代主体在比较中体现的差异;《逍遥游》全文的主旨,通过对逻辑形式与内容的分析,应是"不合常理"。
王向清朱小略
关键词:《逍遥游》
《庄子》视域下的“我”之社会困境与解脱
2014年
"我"之范畴特别为《庄子》一书所重视。然而在社会视域中,"我"之实现与"俗"的组织间,也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具体地看,《庄子》在"俗"、"人"与"我"三者的关系当中做出分析,并提出了"化"与"独"的概念。《庄子》强调了"俗"对"人"的化育,这里的"化"主要是指"教化"之意。"化"将"人"规整为"俗"的一员,而在这一过程中,"我"也为"俗"所框架和束缚。《庄子》同时提出了"独"的观念,重视并张扬"我"之地位,并将其与"道"在学理上贯通起来,从而提出个人与群体之间互相影响而各自独立的哲学图式和自我修养的方法。
朱小略
“国际儒学论坛2011: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学术研讨会综述被引量:1
2012年
承千载华夏道统,启百年儒学复兴。2011年12月3日至4日,由中国人民大学和韩国高等教育财团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国学院、孔子研究院及亚洲研究中心承办的“国际儒学论坛2011-儒家的修身处世之道”学术研讨会在京隆重举行。来自中、日、韩、美、加、澳、巴西等国及中国香港、中国台湾地区的逾150名专家学者云集人大,开坛承讲。
朱小略
关键词:儒学复兴处世之道修身儒家
性之发端与尽心之始:先秦“心性之辨”的逻辑发展被引量:4
2011年
心性论作为中国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先秦时期便成为哲人聚焦的中心;先哲围绕心性之辨概括了性论中的"一元论"、"多元论"、"主体论",心论中的"认知主体"、"存在主体"、"道德主体"等对后世中国哲学影响至深的范畴;对先秦时心性论进行形态考察,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厘清人性论的逻辑发展,更能有效地辅助分析学说背景、理论价值与发展前景,为解决当代哲学民族性和普遍性矛盾,探索中国传统哲学向近现代哲学的转型提供借鉴。
王向清朱小略
关键词:原始儒家先秦道家
“濠梁之辨”新探
2010年
对"濠梁之辨"的重新解读应立足于辨明"惠施"一词为指称还是指代。当"惠施"一词作为指称时,"濠梁之辨"中惠施的论证与其所持的哲学思想相互冲突;当"惠施"一词作为指代时,"濠梁之辨"中惠施因混淆概念而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王向清朱小略
关键词:惠施逻辑规则
“孤立与虚构”——郭象“独化”说的逻辑分析
2011年
郭象的"逍遥义"建立在其"适性自分"这一相对主义的价值观上,不可避免地带有形而上学的特点,因而同时面临辩证法与实践论的诘难。由于以"适性自分"为理论依据的"逍遥义"的论证违背了形式逻辑的规律,使得这种责难在逻辑上是成立的。将其理论依据修正后,郭象的"逍遥义"便具有了强烈的现实意义。
朱小略王向清
关键词:逻辑
庄子“小大之辨”及其历史解读
作为“逍遥三辨”之首的“小大之辨”,对治庄学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不仅因为“小大之辨”是《逍遥游》的首题,也因为它是庄子“逍遥义”的重要线索。正因此,历史各家“小大之辨”的诠释在中国古代庄学研究以及哲学思想的丰富...
朱小略
关键词:逍遥庄子玄学
文献传递
类或个体:濠梁之辩中惠施的思维误区被引量:1
2010年
濠梁之辩的实质是庄周从知"道"进于逍遥的过程的形象阐述,所以它是知性判断而非移情判断,惠施作为核心人物之一,在逻辑上混淆"类"和"个体",即混淆"异类不能相知"与"异体不能相知"两个标准,得出了自相矛盾的结论,从而为庄子"异体相知"的认识论添加了一笔重要注释。
王向清朱小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