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作欣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电气工程
  • 1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4篇电力
  • 4篇电力系统
  • 3篇人机
  • 3篇人机交互
  • 3篇可视化
  • 2篇电力系统运行
  • 2篇系统运行
  • 1篇地理
  • 1篇地理图
  • 1篇地理信息
  • 1篇地理信息系统
  • 1篇电力调度
  • 1篇电力调度自动...
  • 1篇电气
  • 1篇电气信息
  • 1篇调度
  • 1篇调度自动化
  • 1篇信息系统
  • 1篇屏幕
  • 1篇屏幕显示

机构

  • 6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河南电力试验...
  • 1篇重庆市电力公...
  • 1篇重庆电力高等...

作者

  • 6篇朱作欣
  • 5篇李卫东
  • 3篇朱全胜
  • 2篇刘娆
  • 2篇王海霞
  • 1篇马超
  • 1篇蒋燕

传媒

  • 2篇电力系统自动...
  • 2篇电网与清洁能...

年份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一种新的电气信息伪地理图及其生成算法被引量:3
2012年
电气信息伪地理图作为一种新的电力系统可视化显示平台和分析环境,能够直观显示系统的电气信息。首先介绍了现有生成电气信息伪地理图的力导向算法和距离差值最小算法,然后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新的算法,并与之进行比较。所提出的算法将电气信息伪地理图生成过程转化为一个修正问题,在地理信息系统图上利用欧氏距离法逐点修正节点距离,从而将电气信息融合到图形中。最后,讨论了电气信息伪地理图在复杂系统中更深入和广泛的应用。
朱作欣朱全胜蒋燕李卫东
关键词:可视化
电力系统运行信息自适应显示研究初探
随着电力系统的广泛互联和不断发展,运行信息呈指数级增长,精细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电力系统运行信息显示理论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求。本文提出电力系统运行信息自适应显示解决方案,协助调度人员根据电力系统情景选择展示信息和信...
朱作欣
关键词:电力系统人机交互
文献传递
电力系统运行信息自适应显示体系研究框架
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给出了信息自适应显示的概念并论述了其内涵.基于此提出的电力系统运行信息自适应显示系统的模型,并对其研究内容做了阐述.结合该模型指出了应该依托最新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通信技术,合理整合现有输入与输出技术,...
李卫东刘娆王海霞朱作欣
关键词:ELECTRICALPOWERINFORMATIONDISPLAYADAPTIVE
基于MapX的电力系统GIS人机交互设计被引量:11
2011年
应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电力系统可视化界面开发方法,使用MapInfo软件,设计绘制包括基础地理层、发电厂层、变电站层、220 kV输电线路层、500 kV输电线路层的GIS图。在此基础上,实现基于MapX的电力系统GIS人机交互基本功能及高级功能,基本功能包括空间功能、查询功能、详细数据展示功能、专题图功能、鹰眼图功能、等高线图功能、3D可视化功能,高级功能包括关联多屏显示功能、自适应调节功能。在整个系统中,基本功能可以较为简单地进行实现;高级功能突破了简单的二次开发限制,针对性更强,且具备了更专业的人机交互功能。依据电力系统中不同的使用特点和需求,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的其他高级功能。在对电网数据进行管理、分析和维护时具有显著的效果。
朱作欣朱全胜马超李卫东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可视化技术GISMAPX人机交互
基于多通道界面的控制中心大屏幕人机界面模型被引量:2
2011年
大屏幕显示系统已在电力系统各类控制中心被广泛使用。鉴于大屏幕与控制台之间截然不同的显示特点,简单套用后者的人机界面并不合适,有必要对大屏幕人机界面进行专门的研究。设计了适用于控制中心的新型大屏幕人机界面。该系统以多通道界面为基础,由多通道信息采集、多通道信息识别、信息整合、多通道信息输出等模块组成。在输入端,该系统采用以语音为主、手势为辅的多通道整合模式,较之鼠标、键盘更为自然和实用;输出端则充分利用可视化及语音合成技术,以调度员更易理解和接受的图形、语音等多媒体形式展现系统信息。
朱全胜朱作欣李卫东
关键词:大屏幕显示系统人机交互
电力系统运行信息自适应显示体系研究框架被引量:4
2013年
依据电力系统发展的需求,给出了信息自适应显示的概念并论述了其内涵。基于此提出的电力系统运行信息自适应显示系统的模型,并对其研究内容做了阐述。结合该模型指出了应该依托最新计算机软硬件与网络通信技术,合理整合现有输入与输出技术,运用现有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理论,开展自适应显示技术研究;充分融合现有的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分析与信息显示研究成果,开展主题展示内容设计;为自适应显示提供手段和内容保证。指出可利用人因工程理论反馈改进,经过顺序的闭环研究过程和自由的分散研究过程的反复推究,逐步完善,最终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电力系统运行信息自适应显示理论体系。
李卫东刘娆王海霞朱作欣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力调度自动化可视化自适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