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朱丹

作品数:25 被引量:35H指数:3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6篇建筑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建筑
  • 5篇住区
  • 4篇太阳能
  • 4篇住宅
  • 3篇立面
  • 3篇建筑立面
  • 3篇工业化住宅
  • 3篇办公建筑
  • 2篇烟囱效应
  • 2篇室外热环境
  • 2篇通风
  • 2篇热环境
  • 2篇温室效应
  • 2篇幕墙
  • 2篇节能
  • 2篇居住
  • 2篇居住区
  • 2篇光伏玻璃
  • 2篇光伏幕墙
  • 2篇风道

机构

  • 23篇同济大学
  • 1篇东华大学
  • 1篇中国建筑学会

作者

  • 23篇朱丹
  • 13篇宋德萱
  • 6篇史洁
  • 3篇周伊利
  • 3篇裴晓梅
  • 2篇寿青云
  • 2篇李琪
  • 2篇高军
  • 1篇叶海
  • 1篇胡杨
  • 1篇马玉敏
  • 1篇方家
  • 1篇张璐璐
  • 1篇郭峰

传媒

  • 9篇住宅科技
  • 1篇新建筑
  • 1篇中国园林
  • 1篇第十届国际绿...
  • 1篇第14次全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4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与气候适应性设计策略被引量:8
2022年
在全球气候变暖和中国城市存量发展的背景下,倡导气候适应性的城市公园设计,成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从公园的降温范围和降温幅度2个方面,提出并定义了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测度指标,量化其对城市温度的调节能力,进而探讨有关公园设计要素对公园降温的影响。研究发现:1)城市公园能够在90m范围内产生显著的降温作用,最大降温范围可达500m;2)城市公园降温效益除了受到自身要素影响外,还会受到周边所处建成环境的影响;3)公园设计要素中面积大小、边界形态、植被覆盖度、地形变化、蓝绿空间面积比5个要素对其降温效益的发挥产生影响,且影响多为非线性;4)将降温影响要素的认知用于理想情景模拟,发现高温热点区域的面积减少超过50%。研究进一步加深了对城市公园降温效益的认识,为气候适应性的公园设计在调节城市温度方面提供参考。
殷若晨方家朱丹朱丹
关键词:风景园林城市公园热岛效应气候适应性设计
江南水乡住区冬季室外热环境实测及分析--以上海魅客小镇滨江社区为例被引量:2
2021年
室外物理环境是体现人居环境品质的重要因素,针对广大乡村住区的室外环境研究存在一定的空白,而当下乡村人居环境科学发展已成为江南地区乃至国家的重大需求。文章以室外热环境为切入点,选取上海典型乡村案例——上海魅客小镇滨江社区,通过布点实测的方法,获取冬季水乡住区室外热环境数据,初步分析得出影响室外热环境的要素:太阳辐射、地面类型、空间围合度及树冠遮盖等,同时阐述各影响要素的作用机制。采取的实测方法和初步结论可为乡村住区室外微气候、热舒适性的深入探讨提供借鉴。
周伊利李琪程明朱丹
关键词:室外热环境空气温度相对湿度
生态修复视角下高密度城市老旧住区更新路径——上海生境花园营造的经验与启示被引量:3
2023年
高密度城市更新过程中,如何妥善处理人、空间和生态系统的关系,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建设和建成环境学科的新议题。在“存量更新”和“生态转型”的双重发展模式下,城市生境的营造具有其必要性和特殊性。文章以老旧住区更新中城市生境营造即生境花园为例,从理论层面分析其生态服务功能、营造目标和营造原则;结合上海生境花园实践,梳理营造工作流程,并重点从功能分区与布局设计、要素设计和过程管理三方面介绍生境花园营造要点,以期为相关研究、实践提供借鉴。
张璐璐朱丹宋德萱
关键词:生态修复城市更新
高层工业化混凝土住宅碳足迹计算方法探究
2023年
在“双碳”战略背景下,我国工业化住宅推广进程逐年加速,其全生命周期碳足迹计算成为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但目前已有研究的计算模型在精细化、高效化方面仍显不足。文章以高层工业化混凝土住宅为研究对象,围绕工艺流程、构件生产和BIM平台3个要素,依照材料生产、集成制造、运输装配、运行维护和拆解回收等5个阶段,构建碳足迹计算模型;选择已建成的10个典型案例,以工程清单复核统计方式对上述模型进行实证校验,修正优化后得到最终计算模型,可为相关工业化建筑碳足迹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理论补充和实践借鉴。
朱丹郭峰宋德萱
关键词:工业化住宅碳足迹计算方法全生命周期
乡村住区下垫面表面温度实测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冬季红外热成像航拍实验数据
2021年
住区下垫面对室外热环境有重要影响,关于乡村住区下垫面研究存在缺失。文章选取上海市闵行区丰收村的一处住区组团作为实验场地,利用热成像无人机作采集数据,获取冬季典型日白天时段下垫面的表面温度。研究结果表明:太阳辐射、下垫面的材质、色彩等要素对于下垫面得热情况具有显著影响;硬质下垫面的温度普遍高于自然下垫面;遮挡可以减少气温波动幅度。文章揭示出乡村住区下垫面得热差异及内在机制,可为乡村室外环境设计提供科学依据。
程明周伊利李琪朱丹
关键词:下垫面热成像技术室外热环境
高密度城区办公建筑被动采光通风设计策略
高密度城区的出现是我国城市化进展的必然结果,其中办公建筑建设量大且耗能高,本文探讨在高密度城区中绿色办公建筑被动设计策略选择的必要性,选取采光、通风这两个被动设计的重点方法和技术难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设计实例,归...
宋德萱朱丹
关键词:办公建筑
居住区密度参数对太阳能潜力的影响——北京、上海两地对比研究
本文对比研究北京、上海两地居住区形态参数对于太阳能潜力的影响。设计了基于空间构型要素和密度构成要素的太阳能模拟实验,根据研究目的分别选取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和空间开敞率四个形态参数和总发电量、单位建筑面积发电量两个...
朱丹宋德萱史洁
关键词:居住区
文献传递
高密度城市建筑立面开口设计探究被引量:1
2017年
高密度城市的模式发展使得城市中心区域建筑规模与日俱增,随着建筑密度、高度的攀升以及城市空间中人群大规模的聚集,使得释放出的大量热量不能及时排除,导致城市空间中微环境的恶化。城市空间的风环境是城市物理环境重要的影响因素,如何利用大气压差引起的空气运动,形成城市空间的一定的通风,是改善微环境的一个重要议题。目前城市微气候领域的研究已呈现出相关学科基于研究的需求向建筑学问题的渗透,为建筑学的研究提出了新的命题。文章试图研究城市弱风或静风环境下,由城市空间内部环境的非均一性而产生城市区域的大气环流来改善微环境,促进空气循环,降低城市热岛效应强度,提高城市空气的呼吸性能和加快污染物扩散速率,进而提高城市空间整体舒适度。
史洁朱丹宋德萱
关键词:风道
应对高密度城市风环境议题的建筑立面开口方式研究——以上海、新加坡为例
高密度城市风环境的改善需要将区域层面的大尺度规划与具体建筑的小尺度形态设计紧密结合。本文以建筑立面开口方式为切入点,分别选取上海、新加坡两个典型高密度城市的四个案例展开研究。通过软件模拟和案例实测,进行立面开口方式定性和...
朱丹
关键词:风道
文献传递
一种光伏幕墙
一种光伏幕墙,包括光伏幕墙本体,光伏幕墙本体由多个光伏幕墙构件单元组装拼合而成,光伏幕墙构件呈行列排布,每组光伏幕墙构件均包括位于里层的内层玻璃、分别位于外层的光伏玻璃、幕墙外层玻璃以及位于里层和外层之间的空腔,光伏玻璃...
史洁宋德萱朱丹裴晓梅寿青云高军
文献传递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