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心宇
- 作品数:6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在膀胱肿瘤治疗中的初步评估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中晚期膀肿肿瘤治疗的疗效.方法 采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机对38例不能手术的膀胱癌患者行HIFU治疗.结果 治疗后90%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减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HIFE治疗中晚期膀胱肿瘤患者安全有效,是一种新兴的晚期膀肤肿瘤治疗方法.
- 曹心宇王高仁徐海燕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膀胱肿瘤
- 调强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及内分泌治疗前列腺癌的效果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观察调强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及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为调强放疗加内分泌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对照组(30例)为调强放疗加内分泌治疗。治疗结束后3个月,检测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观察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3年评价远期疗效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后患者症状缓解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3.3%及70.0%(P<0.05);血清PSA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9±5.28)ng/m L及(14.1±7.04)ng/m L(P<0.05)。近期疗效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83.3%及56.7%(P<0.05);观察组急性膀胱刺激症状、局部皮肤反应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60.0%和80.0%、4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调强放疗联合高强度聚焦超声及内分泌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可提高近期疗效并改善症状,但两者联合未能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 王小博吴迪军曹心宇陈卫平
- 关键词:前列腺癌调强放疗高强度聚焦超声内分泌治疗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1例特殊病例的探讨
- 2010年
- 曹心宇王高仁徐海燕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HIFU治疗病例肝脏肿瘤肿瘤部位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8年
- 目的:探究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接受HIFU治疗的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比较HIFU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甲胎蛋白(AFP)、肝功能Child分级、临床症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体力状态评分(KPS)、临床免疫学指标及影像学变化情况。结果:HIFU治疗后2周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AFP值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 <0.05),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淋巴因子激活杀伤(LAK)细胞活性、白介素-2(IL-2)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均P <0.05); Child分级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0.05);患者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乏力、黄疸、腹水等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 <0.05)。HIFU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VAS评分和KPS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 <0.05);动态增强CT显示靶区内组织无强化,B超检查显示肿瘤中心区回声减弱,边缘回声增强;肝内肿瘤≤5 cm的患者例数比治疗前明显增加(P <0.05)。结论:HIFU技术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创伤小,恢复快,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从而达到抗肿瘤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曹心宇徐海燕
- 关键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高强度聚焦超声免疫功能影像学
-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对晚期前列腺癌短期疗效的初步探讨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晚期前列腺癌治疗的短期疗效。方法采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机对21例不能手术的部分或完全尿道梗阻的前列腺癌患者行HIFU治疗。结果治疗后85.7℅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症状明显减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HIFE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安全有效,是一种新兴的晚期前列腺癌治疗方法。
- 丁淳曹心宇高勇
-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前列腺癌
- 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早期转移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二维声像图及多普勒血流表现。方法 :分析 3 2例乳腺癌行清扫术后病理显示淋巴结受累病例的术前腋窝超声检查淋巴结情况 ,并与 2 0例乳腺纤维瘤的腋窝肿大淋巴结对照分析。结果 :乳腺癌组高频超声检出 3 0例共 5 1枚腋窝肿大淋巴结 ,其中 43 .1%表现为淋巴结皮质宽阔型 ,17.6%表现为缺乏淋巴门的低回声型 ,3 9.2 %表现为正常淋巴结型 ;淋巴门部点状或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总检出率为 82 .4%。而在对照组共检出 18枚肿大淋巴结 ,其中 16.7%表现为淋巴结皮质宽阔型 ,83 .3 %表现为正常淋巴结型 ;淋巴门部点状或短条状彩色血流信号检出率为 3 8.9%。结论 :缺乏淋巴门的低回声型为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早期转移的特征性 ,皮质宽阔型肿大淋巴结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的早期表现 。
- 张忠新高勇廖柏林吴红萍冯峰徐海燕黄海鸣曹心宇
- 关键词: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高频彩超肿大淋巴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