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婷
- 作品数:7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春晖计划”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生物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正常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6
- 2022年
-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中正常白蛋白尿糖尿病肾病(normoalbuminuric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NADKD)与高尿酸血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选取2015年至2020年于南京鼓楼医院老年内分泌科住院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910例。将研究对象分成NADKD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rinary albumin/creatinine,UACR)<30 mg/g且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60 mL·min^(-1)·(1.73 m^(2))^(-1), n=169],白蛋白尿DKD组[UACR≥30 mg/g且eGFR<60 mL·min^(-1)·(1.73 m^(2))^(-1), n=234]和对照组[UACR<30 mg/g且eGFR≥60 mL·min^(-1)·(1.73 m^(2))^(-1), n=507]。对受试者进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结果:NADKD组女性占比显著高于白蛋白尿DKD组(50.89%对40.60%, P<0.05)。NADKD组糖尿病病程、HbA 1C、空腹血糖(FPG)、高血压病患病率、高尿酸血症患病率、血尿素氮、血肌酐、血尿酸均显著低于白蛋白尿DKD组(均 P<0.05)。NADKD组尿素氮、血肌酐、三酰甘油、血尿酸、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 P<0.001);而NADKD组高血压病患病率、收缩压、LDL-C、HbA 1C、FPG则低于对照组(均 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正常白蛋白尿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eGFR与尿素氮、血尿酸负相关,与HbA 1C呈正相关(均 P<0.001)。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校正了体重指数、血压、血脂、血糖等后,高尿酸血症组中NADKD的患病率是无高尿酸血症组的1.963倍(95% CI 1.157~3.332, P=0.012)。 结论: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NADKD与高尿酸血症显著相关。
- 崔雯霞张铭瑞高蕾施晓婷李曼胡云
- 关键词:糖尿病老年糖尿病肾病
- 透明Pt对电极的制备及其在DSSC中的应用
- 2011年
- 采用简单的电化学沉积法在F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了透明的Pt电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分析了透明Pt对电极的透光性及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此种方法制备的透明Pt对电极的透光率达到了80%,且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性能,组装DSSC的效率达到了3.54%。
- 张君李晓雪图布新施晓婷
- 关键词:PT电化学法对电极DSSC
- 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对牛血清白蛋白结构的影响
- 原子力显微镜(AFM)具有分辨率高、样品制备简单以及可在保持样品生物活性条件下成像等优点。本文用原子力显微术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中的形态变化。牛血清白蛋白的AFM图像表明;BSA在去离...
- 施晓婷张君王林平图布新郭伟袁倬斌
-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牛血清白蛋白生物活性
- 文献传递
- PRC1在细胞分裂及肿瘤发生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6年
- 细胞分裂是生命活动中的必要过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形成胞质分裂必须的重要结构—纺锤体中央区,各种细胞分裂相关的蛋白在此区域内聚集。PRC1(protein regulating cytokinesis 1)蛋白分子是一种微管相关蛋白,是纺锤体中央区形成所必须的蛋白分子。PRC1蛋白通过与其他蛋白分子的相互作用,在胞质分裂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乳腺癌中PRC1的作用已有报道,同时大数据库资料还表明PRC1与其他肿瘤的关系密切。对PRC1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手段提供新的依据。
- 施晓婷张斌邹晓平
- 关键词:细胞分裂相互作用乳腺癌
- 基于原子力显微术的小分子配合物对DNA断裂的研究
- 化学小分子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尤其是在生理条件下断裂核酸的人工核酸断裂试剂的研究,在DNA序列测定、染色体分析、基因治疗以及DNA重组方面有广泛用途。因此进行人工合成核酸定位切断试剂及对DNA的断裂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
- 施晓婷
- 关键词:原子力显微镜DNA水解
- 文献传递
- 原子力显微镜观测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对牛血清白蛋白结构的影响
- 原子力显微镜(AFM)具有分辨率高、样品制备简单以及可在保持样品生物活性条件下成像等优点。本文用原子力显微术研究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六亚甲基四胺-盐酸缓冲溶液中的形态变化。牛血清白蛋白的AFM图像表明:BSA在去离...
- 施晓婷张君王林平图布新郭伟袁倬斌
- 关键词:BSAAFM
- 文献传递
- 纳米结构聚苯胺和聚吡咯电活性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1年
- 采用简单的电化学聚合方法在FTO导电玻璃表面制备了纳米结构的聚苯胺(PANI)和聚吡咯(PPy),用扫描电镜(SEM)图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法分析了两种聚合物薄膜的形貌和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两种聚合物纳米形貌的不同导致了其电活性的差异。PANI内部颗粒状紧密层和外部蓬松网状疏松层的结构显著增大了膜的比表面积,相比PPy具有更好的电催化活性和更高的电池效率。
- 李晓雪张君图布新施晓婷
- 关键词:导电聚合物电化学聚合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