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玲波
- 作品数:9 被引量:4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国际文化教育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艺术语言文字更多>>
- 大学普及性书法艺术教学探索
- 2008年
- 文章从大学普及性书法艺术教学着眼,针对当前存在的很多问题:书法教学模式单一,仍停留在教师的单线示范上,教学中交流以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学生的主体性并没有得到重视。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书法教学也应借助心理学及教育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来发展完善。本文尝试从学生的心理实验方面及“趣味”心理发展入手,剖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教学方法。
- 方玲波
- 关键词:主体性
- 张旭对狂草美学的贡献
- 2014年
- 张旭以其独特的美学境界为中国的狂草艺术奠定了基础。张旭锐意创新又能顾盼法度,收奇效于意想之外。张旭是一位"反规律、反理性、酒神型"的非常之人,他将胸中块垒化为笔底波澜;他仙风道骨,意态狷狂;他不受羁勒,挥洒自如。
- 方玲波
- 关键词:书法艺术艺术创作狂草美学意境
- 对外汉语本科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目前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学生相对复杂的就业形势,本文从与对外汉语专业直接相关的工作和无直接联系的工作两方面结合调查访谈结果进行了就业现状分析,旨在为解决该专业本科生就业难这一问题提供一些指导性建议,更好地帮助学生理清就业思路,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
- 方玲波
- 关键词:对外汉语本科生就业分析
- 大学生道德问题分析与美育作用
- 2012年
-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接触事物的多样化带来了信仰的多元化和价值取向的多样性。使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信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大学生道德教育进行多年,而除了在理论上的课程教育,美学教育作为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也应该进入历史舞台。本文将在论述美学教育对当代大学生道德信仰作用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等方面进行一些教学的实践探索。
- 方玲波袁璐琳
- 关键词:大学生美育道德信仰
- 中国狂草艺术的美学特质——以张旭、怀素为主要研究对象
- 在中国书法中,草书实现了实用与抒情的完美协调。唐代书法家孙过庭称颂草书既“本乎天地之心”,又“取会风骚之意”。狂草登上了草书艺术的巅峰,表意抒情,趋向极致;积字聚篇,略为由头。书法的书体演变大致经历了甲骨文、篆书、隶书、...
- 方玲波
- 关键词:狂草怀素书法美学意境
- 大学生的信仰危机与审美救赎被引量:7
- 2011年
- 为了保持足够的审美自律和审美空间,审美活动拒绝和反对日常生活世界的物化和庸俗化。审美对日常世界的批判性,可以使人们摆脱日常生活的束缚,克服社会的功利性障碍和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使人和自然能找到协调一致的审美状态;它能够培养人的高尚的情怀,使人保持一种健康、平和的心态。审美是克服信仰危机,走向自由王国的重要途径。
- 方玲波
- 关键词:信仰危机审美救赎犬儒主义
- 关于高校美育教育的现实思考被引量:10
- 2012年
- 很多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对美育的教化作用从不同角度作过精辟的论述。在新时期,美育对社会发展,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依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因为课时不足、重视不够等原因,高校开展美育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高校美育教育改革发展的应对措施应是提升教师素质、增加学生课时、开展美育渗透、与两课改革结合。
- 方玲波
- 关键词:高校美育教育概况
- 现当代东亚三国书法比较
- 回顾和探究传统文化对于三国关系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于推进当今中日韩关系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在冷战结束后,传统文化成为结束中韩政治上歧视、军事上对峙、经济隔绝时代的重要动力和文化背景。中韩两国建交虽...
- 方玲波
- 关键词:艺术比较传统文化书法创作书法教育书法发展
- 文献传递
- 关于高校留学生柔性管理的思考被引量:28
- 2006年
- 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所高校开放程度和国际知名度的标志之一。本文探讨了在留学生管理中引入柔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实施柔性管理的有效策略。
- 方玲波
- 关键词:高校留学生柔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