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晓娟
- 作品数:16 被引量:191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乌鸡白凤丸配合西药治疗肝硬变失代偿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1998年
- 使用乌鸡白凤丸配合西药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变50例,并设单纯西药组对照。结果表明,治疗组对改善症状,改善肝功能等方面,作用均明显优于单纯西药组,尤其是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蛋白含量。提示乌鸡白凤丸有确切的保肝作用,中西医结合是治疗肝硬变的有效方法之一。
- 王长海张仲海成晓娟马静何养宁王中欧
- 关键词:肝硬变乌鸡白凤丸中西医结合治疗失代偿期
- 经结肠途径保留灌肠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4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2
- 2007年
- 通过设立对照组,探讨尿毒清颗粒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最佳给药途径。其中治疗组以经结肠途径保留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直肠保留灌肠,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疗效、症状积分及血红蛋白、BUN、Scr、Ccr等方面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 李军昌成晓娟王长海李锋王汉民姚菊峰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清颗粒中药灌肠
- 中药当归肾衰康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6例被引量:4
- 2003年
- 李锋王汉民行利姚菊峰成晓娟
-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疗法
- 结肠透析配合尿毒清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观察
- 目的:结肠透析配合尿毒清全结肠的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总结。方法:所有患者除低蛋白饮食、口服药物外,均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行结肠透析(将透析管插入肛门至少60厘米以上至降结肠),并在结肠透析结束后采用尿毒清(...
- 王汉民成晓娟李锋
- 文献传递
- 肠胃清胶囊治疗习惯性便秘临床观察
- 2003年
- 目的 :观察肠胃清胶囊对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门诊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肠胃清胶囊治疗 )与对照组 (麻子仁丸治疗 ) ,观察肠胃清胶囊对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及对不同中医证型疗效的差异。结果 :肠胃清胶囊对习惯性便秘的总疗效、临床主要症状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 <0 .0 5或P <0 .0 1 ) ,对肠道热结型和肠道气结型便秘疗效明显优于其他证型 (P <0 .0 1 ) ,停药后 1、2、3周随访结果表明 ,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肠胃清胶囊对热结型便秘和气结型便秘疗效可靠 ,复发率低 。
- 王长海田立民成晓娟姚菊峰王文蒋永培李锋苏世银佘少辉
- 关键词:药物治疗习惯性便秘中医药疗法
- 当归补血汤血清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的增殖作用被引量:24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当归补血汤血清对SMMC 772 1增殖影响的量效和时效关系 .方法 :采用纯种新西兰雄兔 2 5只 ,随机分 5组 ,分别给予 5 0mL的 32 ,16 ,8和 4g·kg-1当归补血汤和生理盐水灌胃 ,于不同时间点收集血清 ,以MTT法测定上述血清对人肝癌细胞系SMMC 772 1增殖抑制作用 .结果 :当归补血汤血清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 1增殖有抑制作用 ,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灌胃后 4 5min抑制作用最强 ,各组抑制强度分别为 0 .4 6± 0 .0 5 (32g·kg-1,P <0 .0 1) ,0 .5 3± 0 .0 6(16g·kg-1,P <0 .0 1) ,0 .5 5± 0 .0 4 (8g·kg-1,P <0 .0 5 ) ,0 .6 1± 0 .0 3(4g·kg-1,P >0 .0 5 ) .ED5 0为 12 2g·kg-1;效应半衰期为 2 .2 0h .结论 :当归补血汤经肠道进入体内具有一定的抑制肝癌细胞增殖的作用 。
- 李军昌赵建斌刘颖格成晓娟马世平王文郑谨夏天
- 关键词:当归补血汤血汤MTT法
- 中药前列康I号口服与灌肠治疗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比较被引量:2
- 2003年
- 成晓娟李军昌王长海马世平张仲海李锋王宗仁
- 关键词:细菌性前列腺炎中药保留灌肠
- 肠胃清胶囊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60例被引量:3
- 2003年
- 王长海田立民蒋永培李军昌陈学福姚菊峰苏世银李锋成晓娟冯文
- 关键词:中医药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柳氮磺胺嘧啶
- 针刺配合脑神经细胞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难治性面神经瘫痪疗效观察
- 2004年
-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脑神经细胞生长素穴位注射治疗难治性面神经瘫痪的疗效。方法将60例面神经瘫痪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针刺配合脑神经细胞生长素穴位注射和单纯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总疗效及对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对血液流变学和外周甲皱微循环两组均有作用。结论针刺配合脑神经细胞生长素穴位注射对难治性面神经瘫痪具有良好疗效。
- 王长海田立民冯文成晓娟李军昌姚菊峰王宏才
- 关键词:针刺穴位注射血液流变学
- 针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被引量:30
- 2004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骨密度(BMD)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探讨针刺治疗PMO机制。方法将100例绝经后PMO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予针刺)和对照组(口服盖天力和谷维素),治疗均为90d。结果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针刺后BMD明显增加,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改善。结论针刺对绝经后PMO疗效显著,可明显增加BMD,改善血液高粘状态。
- 王长海田立民冯文成晓娟姚菊峰王文王宏才
- 关键词:针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血液流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