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军
- 作品数:53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信阳师范学院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特殊时期的父女情——丁午黄湖干校时期写给女儿的家书(下)
- 2020年
- 1969年4月15日,时任《中国青年报》美术编辑的丁午随共青团中央干部集体在天安门宣誓后,就下放到河南省信阳地区潢川县黄湖农场,参与创建"五七"干校,8岁的女儿小艾与家人留守北京。环境的压抑、生活的不顺,再加上远离故土与亲人,下放黄湖农场期间,丁午处于一种空前的孤独之中。此时,女儿小艾就成了他唯一的也是最忠实的倾诉对象。
- 徐洪军
- 关键词:美术编辑《中国青年报》干校
- 创伤记忆书写如何抚慰心灵——重读《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 2016年
- 本文以叙事心理学为理论背景,通过文本细读,分析了《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在中华民族急需走出历史创伤、展开现代化追求的特殊历史时期所具有的文学治疗功能。它揭露了以梁启明和孙长宁为代表的两代人在"文革"期间所遭受的创伤,并通过创伤性叙述使之得以外化;以一种浪漫的抒情笔法描绘了艰难岁月中"残存的美好",给陷入绝境的心灵带来了新生的希望;以一种童话体的结构给读者以心理的抚慰,使刚刚经历了创伤的灵魂得以舒缓;以倒叙的手法和上下篇的结构让读者与故事中的苦难拉开了距离,预示了苦难的结束、幸福的到来。在此意义上,《从森林里来的孩子》应该成为"伤痕文学"中承担民族心理创伤治疗的经典文本。
- 徐洪军
- 关键词:创伤记忆文学治疗经典文本
- 回忆录的概念及其范畴被引量:2
- 2020年
- 回忆录是当事人以一种回顾性的姿态对自己参与的历史进行真实记录的文字或音像资料。其叙事人就是回忆录内容的当事人,其内容则不限于叙事人自己的历史,在书写过程中叙事人往往具有一种回顾性的叙述姿态,它不拒绝虚构和想象,但必须以最大限度地"还原"叙事人记忆中的"真实"为目的。基于以上特点,回忆录得以与传记、自传、日记、游记、书信、自传体小说以及一般的叙事散文相区别。
- 徐洪军
- 关键词:回忆录
- 群星当年耀黄湖——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十) 笔记中的“五七”干校——梳理王道义《干校笔记(1969-1972)》中的几个问题
- 2020年
- 在研究团中央"五七"干校历史的过程中,笔者下功夫比较多的是梳理《黄湖农场志》《共青团中央"五七"干校人名词典》《共青团中央"五七"干校编年纪事》这三本书,这是深入研究团中央"五七"干校历史的基础性工作。只有把这块土地、这段历史、这些人尽可能详细地整理出来,我们才能给世人呈现一个清晰完整的团中央"五七"干校。
- 徐洪军
- 关键词:传记干校笔记
- 群星当年耀黄湖——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七) 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江晓天
- 2020年
- 1972年12月26日傍晚,我正在‘五七’干校的牛棚里抱草喂牛,连里干部来通知说:‘要你回北京去参加出版社复业准备工作,抓几部长篇小说稿子,马上收拾行李,尽快动身。’从1969年4月17日下放干校劳动改造以来,与烂泥、粪水、苍蝇、蚊子打了三年零八个月的交道,自然愿意离开。
- 徐洪军
- 关键词:中国当代文学史传记干校
- 群星当年耀黄湖--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十一) 黄湖的孩子--团中央“五七”干校的少年和儿童
- 2020年
- 2019年6月17日,北京翠明庄宾馆多功能厅内欢声笑语、其乐融融,这里正在举办一场具有特殊意义的聚会。在舞台上方,悬挂着一条:"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中小学50周年聚会"的红色横幅。聚集在这里的10位老师,已是银发皓首,处于耄耋之年, 140多位学生,最小的也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马上就要退休。
- 徐洪军
- 关键词:知天命多功能厅五七干校共青团中央
- 创伤记忆书写与自我灵魂救赎——解读《血色昏黄》创作与修改中文学与历史的复杂纠缠
- 2014年
- 通过对《血色黄昏》三个版本的详细比较,文章论述了其创伤记忆书写的意义(自我心理创伤疗救;历史启蒙、"引起疗救的注意")、创伤记忆书写的方式(十分浓厚的私人化色彩和无拘无束的自由叙述),长期无法出版的原因(意识形态与文学成规)和出版后的巨大轰动(实现了治疗心理创伤的巨大功能)以及小说在忠于记忆(治疗创伤)与忠于历史(历史见证)之间的犹疑。在此基础上,文章认为《血色黄昏》的创作与修改是一个矛盾体,其边缘缠绕着文学治疗与历史见证、历史档案与文学作品之间的复杂关系。因此,就创伤记忆书写及其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见证文学及其记忆的真实性这些纠缠在一起的复杂问题而言,《血色黄昏》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研究文本:它不仅使我们看到了一代人对历史创伤的真实记忆,而且也让我们看到了他们走出创伤记忆的艰难历程。
- 徐洪军
- 关键词:创伤记忆历史真实
- 版本的修改与创伤的书写——从《梁光正的光荣梦想》到《梁光正的光》被引量:1
- 2018年
- 2017年,以非虚构写作蜚声文坛的青年作家梁鸿在《当代》第5期上发表了自己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梁光正的光荣梦想》。11月,经过大幅度修改,题目也改为《梁光正的光》以后,这部小说的单行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中期,主要是政治形势的变化以及相应的文学观念的改变导致了作品新版本的出现。”
- 徐洪军
- 关键词:创伤长篇小说
- 八十年代作家回忆录的分类——以《新文学史料》为中心被引量:3
- 2018年
- 作家回忆录的写作在八十年代是一个十分突出的文学现象,很多老作家发表、出版了一大批文学回忆录。但是,无论是从八十年代的文学现场还是从三十年来的文学史研究来看,作家回忆录一直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在推进"当代文学历史化"、"重返八十年代"的学术思潮中,这一现象实在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以《新文学史料》为中心,兼及其他作家回忆录著作,对八十年代的作家回忆录进行了细致的分类,以期为后来的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扎实的学术基础。
- 徐洪军
- 群星当年耀黄湖——共青团中央黄湖“五七”干校系列传记(之一) 共青团中央的黄湖岁月被引量:1
- 2020年
- 1966年5月7日,毛泽东主席发出了著名的"五七指示",要求全国各行各业都要办成一个大学校,学政治、学军事、学文化,同时从事工农业生产。根据这个指示,中央国家机关先后在河南、湖北、江西等18个省区创办"五七"干校106所,其中,仅河南省信阳地区就占了19所。
- 徐洪军
- 关键词:中央国家机关共青团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