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冬平
- 作品数:36 被引量:177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安理工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水利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中国文化事业评价及其发展趋势研究
- 2017年
- 文化事业是社会公共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好的评价文化事业发展状态,指引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方向,本文构建由文化投入、文化产出、文化消费、文化素质、文化设施及服务、文化生产力等准则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2005~2014年相关数据,结合熵值法和趋势外推法对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状态和发展趋势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我国的文化事业综合发展状态处于不断提升的的良好态势,但内部各建设领域呈现一定的背离现象;趋势外推表明文化事总体发展将在一定时期内延续上升趋势,但各领域的背离现象将会越发严重。未来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应集中在完善文化事业发展的内部结构,促进各文化领域协同进步,实现文化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 徐冬平赵波李同昇余咪咪
- 关键词:文化事业
-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通辽市农牧发展格局优化研究
- 2017年
- 作为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脆弱区的典型代表地区,通辽市长期的农业发展政策导致农、牧业格局失调,其不良结果主要表现为灌溉农业种植产业比例过高,导致大量水资源消耗在低效的农业种植部门,致使二、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生态环境无水可用,限制了其它产业部门以及区域总体发展。本文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方法模拟"高农发展格局"、"偏农发展格局"、"低农发展格局"、"偏牧发展格局"、"高牧发展格局"等农牧发展格局下的通辽市社会经济发展状态,并利用遗传投影寻踪的方法对模拟结果进行优选。得到如下结论:1)农牧发展格局是影响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2)通辽市当前的农牧发展格局不能支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3)通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改变当前的农牧发展格局;4)本研究可为农牧交错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 徐冬平薛小杰朱记伟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
- 凉州风情园规划探索研究被引量:3
- 2008年
- 以凉州风情园为例对"民俗类游园"规划进行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在对武威市特有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全面分析以及SWOT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符合凉州风情园建设的规划设计构想、规划结构,并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订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徐冬平郭大奇余咪咪
- 关键词:SWOT分析
- 以工业旅游为主导的景区规划研究——山西丹朱岭旅游景区规划案例分析被引量:6
- 2006年
- 工业旅游现已成为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新热点。在深入分析工业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综合性的景区规划是开展工业旅游的基础,结合丹朱岭旅游景区规划案例,对综合开发条件、市场定位、总体构思和工业旅游产品设计等环节进行剖析,得出综合性景区规划应该突出特色,注重对综合开发条件、市场定位和容量控制等方面的深入研究。
- 李慧栋李同升张洁张建忠徐冬平
- 关键词:工业旅游景区规划综合开发模式
- 民俗类游园的规划研究——以凉州风情园为例
- 2008年
- “民俗类游园”集休闲、娱乐、教育于一体的新型游园,本文以凉州风情园为例对“民俗类游园”规划进行理论研究和规划实践。在对武威市特有的历史人文旅游资源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符合凉州风情园建设的规划设计理念、规划结构,并更具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 徐冬平赵波余咪咪陈盼盼张楠
- 关键词:规划设计理念
- 民族旅游村寨居民文化补偿认知的空间分异及机理——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被引量:25
- 2015年
- 民族文化补偿是以保护民族文化、促进民族文化有效传承与创新为目的,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手段调节民族文化相关者之间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而居民认知则是民族文化补偿机制构建的重要依据和实施的关键因素。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为例,依据与村寨民族文化的关系将受访居民分为局内人与局外人,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度访谈获取局内人与局外人的民族文化补偿认知信息,进而探究居民民族文化补偿认知在不同区域间的分异特征及其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在民族旅游村寨中,居民文化补偿认知的空间分异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完全遵从"核心—边缘"规律;村寨居民文化补偿认知的空间分异是文化距离、利益关系、旅游干扰强度和传统价值观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对民族旅游村寨的民族文化传承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具有参考意义。
- 杨军辉李同昇徐冬平
- 关键词:民族旅游村寨空间分异西江千户苗寨
- 基于传染病动力模型的供水风险传递规律研究
- 2023年
- 针对跨流域调水工程供水风险传递规律不明确、风险动态管理效果不足等问题,以引汉济渭工程初期为例,识别风险因子并采用专家打分与突变系数法量化风险,基于传染病动力学创建供水风险传递模型,设置6种风险方案,揭示引汉济渭初期供水风险的传递规律。结果表明:产生供水风险的月份与风险源数量呈正相关;不考虑径流预报误差风险时,越早采取优化调度措施,出现供水风险的月份越少、恢复性越高;考虑径流预测误差时,采取优化调度措施对供水风险的控制效果不显著;风险的传递能力与风险数量不存在正相关,风险的破环性与风险源的数量呈正相关。研究成果对调水工程运行中供水风险防控、制定风险减控方案有重要意义。
- 席嘉怡薛小杰白涛李雄徐冬平
- 关键词:供水风险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跨流域调水工程
- 北方农牧交错区不同农牧用地格局下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被引量:5
- 2017年
- 为了更好地实现北方农牧交错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通辽市为例,对影响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农牧用地格局问题进行了科学的预测与评估,进而提出适宜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农牧发展格局。在分析国内关于农牧交错区可持续发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遴选了系统动力学可适性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利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进一步运行系统动力学模型,得到通辽市不同农牧发展格局下的仿真结果,运用综合评价模型对其结果进行评价和优选。研究认为,农牧用地比例关系是制约农牧交错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就通辽市而言"牧业主导发展格局"为其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格局,但不是目前最适合的发展格局;建议近期采用"农牧均衡发展格局",远期采用"牧业优化发展格局"。文章不仅提出了支撑通辽市可持续发展农牧发展格局,而且为农牧交错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理论研究。
- 徐冬平李同昇薛小杰朱记伟
-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系统动力学AHP法
- 基于SD模型下的流域水资源-社会经济系统时空协同分析——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被引量:41
- 2006年
- 以渭河流域关中段为例,以SD方法分别建立PRD系统线性增长模型、反馈增长模型和调水耦合模型,并采用Venp le软件进行系统仿真,结果显示:基于政府规划目标的线性增长模型是社会经济高速发展模式,但区内水资源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缺口会持续加大;反馈增长模型可根据流域内水资源承载力状况调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但难以完成关中地区所承担的发展和带动使命;调水耦合模型引入了区外水资源,地区缺水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社会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是解决关中地区PRD问题有效途径,而调水工程和社会经济之间的协同则是近期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李同升徐冬平
- 关键词:SD模型渭河流域
- 北方农牧交错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路径、模式及布局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市为例
- 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量200~400 mm、干燥度1~2的内蒙古高原南缘和长城沿线地区,属于半干旱生态脆弱地区。在当前国际社会对生态脆弱地区高度关注和中国经济新常态背景下,肩负生态屏障、区域均衡发展等重要使...
- 徐冬平
- 关键词:水资源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