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光明

作品数:14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发展科技计划江苏省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蛛网膜
  • 5篇蛛网膜下
  • 5篇蛛网膜下腔
  • 5篇蛛网膜下腔出...
  • 5篇网膜
  • 5篇下腔出血
  • 5篇膜下
  • 5篇出血
  • 3篇血管痉挛
  • 3篇手术
  • 3篇脑血
  • 3篇脑血管
  • 3篇脑血管痉挛
  • 3篇痉挛
  • 2篇蛋白
  • 2篇动脉
  • 2篇动脉瘤
  • 2篇三叉神经
  • 2篇三叉神经痛

机构

  • 14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

作者

  • 14篇徐光明
  • 6篇陈泽军
  • 6篇吴旻
  • 6篇方景海
  • 6篇蒋明
  • 5篇刘介平
  • 5篇王存祖
  • 4篇杭健育
  • 4篇蔡宁
  • 4篇赵竹青
  • 3篇邓引生
  • 3篇朱龙
  • 3篇张礼荣
  • 2篇焦磊
  • 2篇王冬青
  • 2篇庄严
  • 2篇谢正兴
  • 1篇戴琳孙
  • 1篇崔岗
  • 1篇尉传社

传媒

  • 5篇江苏医药
  • 3篇临床神经外科...
  • 2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齐齐哈尔医学...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健康之路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实验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兔脑血管病理结构的动态变化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病理结构的动态变化,以建立可靠的脑血管痉挛模型。方法实验分正常组、对照组(枕大池注入等量生理盐水)、SAH3d组、SAH5d组、SAH7d组、SAH10d组和SAH14d组,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应用脑血管造影、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等方法观察SAH后基底动脉形态改变。结果脑血管造影发现SAH后第3d基底动脉狭窄,第7d达高峰。光镜和透射电镜检查显示出血后第3d开始出现血管管腔狭窄、管壁增厚、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变性,并随时间推移加重,第5d和第7d病理改变更明显,尤以第7d为著,10d后缓解。结论兔枕大池二次注血法是可靠的SAH后脑血管痉挛模型制作方法。
朱龙陈泽军蒋明徐光明刘介平蔡宁吴旻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病理结构
神经内镜结合3.0T MRI重建技术在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中的应用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图像结合神经内镜在微血管减压术(MVD)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应用。方法用3.0T MRI对16例患者行快速稳态梯度回波(True FISP)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 MRA)序列扫描。其中,2例并在注射对比剂后行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3DFLASH)序列扫描,使用OsiriX图像软件进行图像融合三维重建来评定神经血管压迫情况。16例患者均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EAM)下行MVD并术中录像,术后与影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压迫动脉或静脉及其严重程度与手术所见吻合度达100%。1例用神经内镜探查时发现并存动静脉压迫,3例内镜探查后调整隔片位置。16例患者中,13例(81.2%)疼痛立即消失,3例(18.7%)疼痛减轻,总有效率100%。随访6个月效果满意。结论三叉神经术前3.0T MRI重建技术有利于选择病例和术中有目的探查微血管压迫,应用神经内镜协助则能提高手术效果。
徐光明吴旻张礼荣王冬青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三叉神经痛微血管减压术神经内镜
仅表现为脑内血肿的破裂动脉瘤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3
2012年
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主要原因,但是并不是所有破裂动脉瘤都表现为CT上的蛛网膜下腔出血。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动脉瘤破裂后仅仅在CT上表现为脑内血肿,这常给诊断和治疗带来困难,甚至误诊,给患者带来严重后果。本文对2000年1月-2011年3月在我院和苏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行手术治疗的仅表现为脑内血肿的破裂动脉瘤11例患者报告分析如下。
谢正兴王存祖吴旻崔岗徐光明
关键词:破裂动脉瘤脑内血肿手术治疗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破裂
3.0T MRI融合图像术前显示三叉神经痛患者神经血管压迫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融合的磁共振成像(MRI)图像客观显示三叉神经及动静脉的相关关系,确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TN)原因。方法用3.0TMRI对36例患者行三维快速稳态梯度回波(3DTrue FISP)和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3D TOF MRA)序列扫描。其中,6例并在注射对比剂后行三维快速小角度激发成像(3D FLASH)序列扫描,使用OsiriX图像软件进行图像融合进行三维重建来评定神经血管压迫情况。所有患者均行微血管解压术(MVD)并术中录像,术后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与影像结果进行对照。结果 36例TN患者有症状侧经融合图像确认均有神经血管接触;其中,动脉30例,静脉6例。动脉性压迫严重程度为神经血管接触5例,神经有压迹17例,神经明显移位8例;均通过手术证实。结论融合图像可以对TN患者神经血管压迫情况进行准确的术前预判。
张礼荣吴旻王冬青王德杭徐光明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三叉神经痛
碘125粒子内放疗后胶质瘤U251细胞自噬的发生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碘125(125I)内放疗后胶质瘤U251细胞发生自噬的情况。方法用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检测不同照射时间及剂量下125I粒子对U251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通过单丹(磺)酰戊二胺(MDC)染色,自噬溶酶体活性的检测以及Western blotting蛋白印迹检测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来证实125I粒子对U251细胞自噬发生的影响。结果125I粒子照射U251细胞后细胞活性明显下降并呈现时间和剂量相关性。MDC染色和溶酶体活性检测以及LC3-Ⅱ蛋白印迹均证实内放疗照射后U251细胞自噬明显增加。结论125I粒子内放疗后U251细胞自噬明显增加。
谢正兴胡爱英徐光明刘博魏孔亮
关键词:自噬恶性胶质瘤内放疗
人脑胶质瘤中耐药蛋白P-gp和MRP1的表达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中耐药蛋白P gp和MRP1表达情况。 方法  37例人脑胶质瘤标本 ,包括星形细胞瘤 2 5例 (纤维型 7例 ,原浆型 6例 ,间变型 12例 ) ,胶质母细胞瘤 12例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4例 ) ;10例正常脑组织作为对照。P gp和MRP1的检测采用免疫组化ABC法。 结果P gp在肿瘤中阳性率为 2 4 3% ( 9/ 37) ,正常脑组织为 10 % ( 1/ 10 ) ,两者无统计学差异。MRP1在肿瘤中阳性率为 73% ( 2 7/ 37) ,正常脑组织无表达 ,两组间有明显差异。P gp和MRP1在标本血管内皮细胞中存在表达 ,其中P gp阳性率为 2 4 3% ( 9/ 37) ,MRP1为 35 1% ( 13/ 37)。 结论 人脑胶质瘤中 ,P gp和MRP1均有所表达 ,其中P gp较少 ,而MRP1明显增多 ,提示与耐药关系密切。在肿瘤血管内皮细胞中 ,两者存在异常 。
王存祖赵竹青杭健育徐光明
关键词:脑胶质瘤耐药现象
显微外科治疗枕大孔区肿瘤
2012年
目的探讨枕大孔区肿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经显微外科治疗和病理证实的枕大孔区肿瘤16例,其中采用枕下后正中入路11例,远外侧入路5例。结果病理类型:脑膜瘤6例,神经鞘瘤9例,皮样囊肿1例。肿瘤全切12例,次全切4例。门诊随访3个月至5年,无症状10例,遗有颅神经功能障碍4例,生活自理1例,部分自理1例。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治疗可提高枕大孔区肿瘤的疗效。
方景海吴旻徐光明邓引生陈新成
关键词:枕大孔肿瘤显微外科治疗
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变化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内皮细胞凋亡在兔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正常组、对照组(枕大池注入生理盐水)、SAH3d组、SAH5d组、SAH7d组和SAH10d组。采用自体动脉血枕大池注入方法建立SAH模型。应用脑血管造影观察基底动脉形态改变,透射电镜和TUNEL技术观察内皮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脑血管造影发现,SAH后第3天基底动脉狭窄,第7天达高峰,第10天缓解。SAH5d组和SAH7d组基底动脉壁出现胞浆浓缩、核染色质浓缩边集等凋亡样改变的内皮细胞和较多TUNEL染色阳性内皮细胞,同时内皮细胞中Caspase-3蛋白表达上调,SAH7d组尤为明显;SAH3d组和SAH10d组内皮细胞凋亡样病理改变减轻,TUNEL染色阳性细胞明显减少,内皮细胞Caspase-3蛋白表达减弱;正常组和对照组未见明显病理改变。结论脑血管壁存在的内皮细胞凋亡可能在SAH后脑血管痉挛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陈泽军朱龙吴旻蒋明徐光明刘介平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内皮细胞凋亡
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研究
2016年
目的:研究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采用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6月30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纳入观察。将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15例。甲组行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治疗,乙组行双侧同时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分析疗效。结果:甲组格拉斯哥评分优良率比乙组高,有显著差异(66.7%比33.3%,P<0.05)。结论:双侧相继去骨瓣减压术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的有效术式,其可改善患者预后。
焦磊庄严陈泽军方景海徐光明蒋明方震
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疗效
盐酸纳洛酮治疗急性重症脑外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 :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外伤中的应用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GCS 5~ 8分患者 5 6例每天应用盐酸纳洛酮 4.0mg ,随机以 5 6例同等伤情未用盐酸纳洛酮药物治疗病例为对照组。观察意识觉醒、临床征象等。结果 :觉醒天数缩短 ,死亡率和致残率减少。结论 :盐酸纳洛酮对于内源性阿片肽引起的生理功能的应急性疾病起效快、作用可靠 ,其使用安全 ,治疗过程中未见有毒副作用。
杭健育赵竹青徐光明方景海刘介平邓引生王存祖蔡宁蒋明
关键词:盐酸纳洛酮阿片肽Β-内啡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