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伟东
- 作品数:57 被引量:129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青年科技研究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兵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电信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特种直线电机初始电气参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特种直线电机初始电气参数的测量装置及方法,属于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领域,包括:将两个相同的脉冲功率模块通过电缆与特种直线电机连接,在t=0时刻,令第一脉冲功率模块内晶闸管导通,在t=t<SUB>0</SUB...
- 叶文怡徐伟东严萍徐蓉成文凭王炅王增基李涛任政谭志成
- 一种大电流平板式旋转传输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平板式旋转传输装置,特别涉及大电流传输过程中的旋转传输装置。该装置主要有转子侧、定子侧、跨接部件和驱动机构。跨接部件连通转子侧和定子侧,一端固定于与转子侧,另一端沿着定子侧滑动。驱动机构驱动转子侧和跨...
- 徐伟东付向东徐蓉李涛成文凭王珏叶文怡赵伟康王萌严萍
- 引弧式双导轨电磁驱动装置性能预测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引弧式双导轨电磁驱动装置性能预测系统,包括:脉冲电源模型,用于向双导轨装置模型输出驱动电流,脉冲电源模型由多个脉冲功率单元模型并联形成;双导轨装置模型,用于根据脉冲电源模型的驱动电流计算电参量和运动参量,...
- 叶文怡严萍徐伟东付荣耀徐旭哲徐蓉王炅成文凭 任政
- 一种基于增强型特种直线电机的消弧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型特种直线电机的消弧装置及方法,属于脉冲功率技术及应用领域,通过将阻感性元件跨接至两根主轨的膛口处,使得原本膛口开路的主轨通过阻感性元件形成电气连接;当电枢出膛前,阻感性元件与电枢前端的主轨在电路...
- 叶文怡徐伟东严萍徐蓉成文凭王炅王增基李涛
- 一种抗瞬时强光干扰的速度测量装置及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瞬时强光干扰的速度测量装置,包括:箱体,在一面上开设有第一光幕开口和第二光幕开口;第一光幕开口和第二光幕开口之间具有间隔;每个光幕开口均设置有激光发射器和光探测器,激光发射器与箱体固定连接,且发射端朝向...
- 徐伟东王炅徐蓉王志增成文凭李涛叶文怡赵伟康曹逸婷严萍
- 计算焦耳温升作用的电磁轨道发射中电枢尾翼转角处受力分析被引量:5
- 2022年
- 在电磁轨道发射中电枢尾翼转角处的受力过程是焦耳温升作用下的动态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发生断裂失效,进而影响电枢和电磁轨道发射系统性能。为此,在构建电枢静止、加速和减速运动状态下尾翼转角处受力理论模型的基础上,结合电枢材料电阻率和比热容随焦耳温升的变化,对电枢尾翼转角处的受力情况进行了仿真计算,然后通过电磁轨道发射试验进行了验证。计算结果显示:电流峰值为600 kA时,考虑电阻率和比热容变化时温升的计算结果比不考虑时的结果高171.23 K;当电流峰值达620~640 kA,但未达到电枢材料6061铝合金的“载流特征量”时,电枢尾翼转角处就会发生拉伸断裂失效。观测发射试验后回收电枢的形貌,电枢尾翼上存在符合拉伸断裂特征的收缩断裂缝,初步验证了理论计算分析结果,为后续电枢设计优化提供了依据。
- 陈少辉陈少辉成文凭袁伟群徐伟东
- 关键词:转角受力分析
- 小口径电磁轨道发射装置重复发射试验的不确定性被引量:6
- 2016年
- 电磁轨道发射器的初速精度受到电磁发射过程中各种参数的影响。通过避免预紧力、安装方式及初始位置等因素的影响,在小口径电磁轨道发射器进行了多次发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发射过程的滑动电接触性能良好。分析了测量系统的测量精度,初速测量误差为0.56‰。在多次重复发射时,获得平均速度为1 853.2 m/s,其相对误差为4‰,或然误差为3.06 m/s,并分析或然误差的几种可能因素。分析结果表明重复发射过程中,由于电磁轨道发射初速已经具有较高的精度,所以只需较小的速度调节就可以进一步提高初速精度,为今后高精度发射试验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 徐伟东袁伟群成文凭付荣耀张东东严萍
- 关键词:电磁发射滑动电接触初速误差分析
- 脉冲大电流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特性被引量:6
- 2014年
- 为获得大电动力、低温升、高结构强度的轨道型电磁发射器,分析了脉冲大电流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工作性能,对电感梯度、通流能力进行了判定,并分析了重力、电枢电动力与螺栓预紧力共同作用下电磁轨道发射装置的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导轨长度及截面宽度固定的情况下,截面厚度越小,电感梯度越大;截面厚度越大,温升越低。为了获得大电感梯度、低温升并考虑材料成本,应合理设计各个部件的形状及尺寸。
- 赵莹徐蓉袁伟群严萍徐伟东谢克瑜王咸斌
- 关键词:电磁发射力学特性导轨
- 一种大电流塔式旋转传输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电流塔式旋转传输装置,特别涉及多路大电流传输过程中的旋转传输装置。该装置主要有转子侧、定子侧、压力机构和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和压力机构设置在转子侧。转子侧外侧电极下端面与定子侧外侧电极上端面、转子侧中间电极...
- 徐伟东李涛徐蓉付向东赵伟康成文凭王珏叶文怡曹逸婷严萍
- 电磁轨道发射器能量转换过程
- 2024年
- 为提高电磁轨道炮发射效率,探讨电磁轨道发射器的能量转换过程及规律,依据电路和电动力学理论,构建了由动生阻抗、轨道电感、轨道电阻和枢轨接触电阻等组成的发射器非线性数学模型,搭建了耦合结构力、速度、位移等因素的发射器仿真模型,在分析动生阻抗、轨道电感、轨道电阻和枢轨接触电阻特性的基础上,揭示了发射器的脉冲电源激励、脉冲电源和轨道电感共同激励、轨道电感主激励三阶段能量转换规律,得到某次试验发射器能量转换过程和各负载消耗能量占比,其中轨道电阻消耗能量占比52.73%最高,降低轨道电阻、轨道电阻梯度和摩擦系数等仿真参数后,发射器效率由27.27%提升至60.87%。
- 陈少辉陈少辉王炅严萍成文凭
- 关键词:电磁轨道炮能量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