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丹
- 作品数:74 被引量:234H指数:7
- 供职机构: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卫生局资助项目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连市2012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大连市食品中致病菌污染状况及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方法 2012年选取大连市有代表性的农贸市场、食品超市、宾馆酒店及个体摊贩随机采集7个种类食品,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标准操作程序对样品进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单核细胞増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氏O157:H7、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创伤弧菌、蜡样芽孢杆菌检测。结果采集的7类食品共212份样品,样品中检出5种致病菌共18株,总检出率为8.49%。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副溶血弧菌4株,蜡样芽孢杆菌2株,单核细胞増生李斯特菌1株,沙门氏菌1株。结论应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加强对各类食品的监督检测,减少由此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徐丹肖冰陈玉凤
-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疾病
- 2011年大连市食源性致病菌监测结果被引量:12
- 2013年
- 目的了解大连市食品中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状况,为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手册》的要求,对大连市区农贸市场、大型超市、宾馆酒店及个体摊贩销售点的10类食品进行沙门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大肠埃希菌O157∶H7、志贺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和蜡样芽孢杆菌7种食源性致病菌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10类共296份样品检出致病菌19株,总检出率为6.4%。其中沙门菌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5株,副溶血性弧菌12株。结论大连市市售食品不同程度受到多种食源性致病菌的污染,水产品、鲜榨果蔬汁、即食非发酵性豆制品和熟肉制品为主要受污染食品,应加强市售食品监督管理,减少由此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发生。
- 肖冰侯君徐丹
- 关键词:食品食源性致病菌
- 大连市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柜生物安全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近年来研究显示,65%的实验室不明原因感染是因为实验室工作人员吸入了扩散在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气溶胶所致〔1〕。生物安全柜是生物安全实验室内最重要的安全设备,形成最重要的防护屏障;能使感染性气溶胶局限于一定的空间而不扩散,从而保护实验室工作人员、实验室环境和实验对象,因此正确使用生物安全柜的意义重大。目前,本市各级医疗机构和疾控系统的生物安全柜的使用不尽如人意,绝大多数使用后缺少性能检测。
- 徐丹肖冰栾明春
- 关键词:生物安全柜实验室生物安全
- 2013年大连市疟疾病例分析
- 2014年
- 目的:了解大连市输入性疟疾流行情况,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大连市2013年输入性疟疾病例资料,以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疟疾疫情概况、时间分布、人群分布、地区分布、输入地来源、发病类型、诊断依据、临床症状和诊治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共检出疟疾10例,均为非洲输入性病例,检出率为0.149/10万,以恶性疟为主。其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患者全部为男性,大部分疟疾病例居住在农村,且文化程度较低。临床表现以高热和寒战为主要症状,热型以持续发热为主。10例病例中,发病时间到初诊时间最长20 d,最短0 d,平均5.4 d;初诊到确诊时间最长14 d,最短0 d,平均3.7 d。初诊为个体诊所的2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的5例。治疗均采用全程足量蒿甲醚治疗,除1例患者死于脑型疟外,其余患者均治愈。结论:大连市疟疾病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应加强疟疾知识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及时发现和有效处理疟疾的技能,普及疟疾防治知识。
- 徐丹陈玉凤栾明春
-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病例疫情
- 2013-2014年大连市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病原特征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了解2013-2014年本地区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学特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与各地优势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型别进行比较,揭示其流行与发展趋势的规律。方法依据GB/T 4789.7-2008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生化鉴定,同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复核;采用微量稀释法进行药敏实验;菌株基因组DNA经限制性内切酶Sfi I酶切,用PFGE方法获得电泳图谱,利用Bio Numerics软件对图谱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 88株副溶血性弧菌荧光定量PCR均检出副溶血性弧菌核酸;所有菌株对8种抗生素均敏感;88株菌的DNA指纹图谱可大致分为38种PFGE图谱,经Bio Numerics软件分析分为A^H 8个群,其中F群为优势群。结论荧光定量PCR方法与常规培养法结合是缩短副溶血性弧菌检出时间、提高检出率的有效方法;从大连市患者粪便中检出的副溶血性弧菌对临床常用的8种抗生素尚无耐药情况且亲缘关系较近。
- 陈玉凤侯君李瑞于鹏肖冰徐丹栾明春薄志坚李柏生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荧光定量PCR药敏实验脉冲场凝胶电泳
- 2011—2013年大连市集中式消毒餐具卫生状况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调查大连市餐具消毒企业消毒餐具的卫生状况,为完善监督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2011—2013年对138家餐具消毒企业生产的消毒餐具随机采样,检测其大肠菌群指标。结果共检测消毒餐具777份,合格率为91.25%,2011—2013年合格率分别为85.54%、91.20%、98.10%。共抽查餐具消毒企业138家,合格率为81.16%,2011—2013年合格率分别为76.00%、77.35%、94.29%。结论 2011—2012年大连市集中式消毒餐具合格率不高,餐具消毒企业合格率低,2013年集中式消毒餐具卫生质量有所提高,监督部门应对餐具消毒企业加强卫生监管。
- 栾明春徐丹于蕾
- 关键词:消毒
- 2006~2008年大连市不同类别医院诊疗用液体和容器细菌污染调查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了解医院诊疗用液体和容器污染情况,分析污染原因。[方法]参考GB/T 575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对大连地区20062008年24个省市、企业、部队以及区级医院使用中和备用的各种诊疗用液体以及容器进行细菌总数检测。[结果]检测液体样品88份,平均污染菌数为34027 000 cfu/ml;容器29个,平均污染菌数为1.4×10^4cfu/cm^2。[结论]医院各类诊疗用液体使用和保存过程中均受到严重污染。
- 朱笠徐丹梁玉红高丽邹梅
- 关键词:诊疗污染
- 2011年至2014年大连市疟疾流行形势及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对大连市自2011年至2014年上报的50例疟疾进行检测分析,了解疟疾流行现状及趋势,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大连市疟疾消除防治策略与监测手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镜检法、快速检测法(RDT)和巢式PCR三种方法,对上报50例疟疾感染病例进行实验室检测,并以巢式PCR进行虫种鉴定。同时,对上述50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1年至2014年上报的50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每年病例数分别为12例、16例、10例和12例。其中恶性疟占82.0%、间日疟占6.0%、卵形疟占6.0%、三日疟占2.0%和未分型占4.0%。境外感染49例,主要来自非洲。感染者以建筑工人最多,占40.0%,其次是捕鱼工,占34.0%。结论大连地区存在着疟疾感染和流行有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加强本土或外来疟疾疫情的监控,积极严查防控传染源,防止疟疾传播和流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 陈玉凤余钢银侯君徐丹郑莉莉任一鑫秦元华王晓炜崔昱
- 关键词: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 大连市2011~2013年疟疾流行病学分析
- 2014年
- 目的 了解大连市2011-2013年疟疾流行情况,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大连市2011-2013年疟疾病例资料,以流行病学的方法分析其特点。结果 2011-2013年共检出疟疾41例,均为输入性病例,平均年检出率为0.212/10万。其发病季节呈全年分布,以11-12月为发病高峰。患者中男性40例,占97.6%;女性1例,占2.4%。多数为海上捕捞工和建筑工,以非洲输入病例为主。所有病例在国内发病后到确诊的间隔时间最长为25d,平均确诊天数为9.8 d。确诊时间与首诊时间间隔最长为15d,平均3.6d。病例中以三级医院确诊病例为主,占95.1%(39/41)。病例中重症病例占12.2%(5/41),其中脑型疟3例,有1例死亡病例。结论 输入性疟疾病例是大连市疟疾疫情的特点,必须加强境外输入病例的管理,特别是来自高疟流行区人群的管理、监测与病例管理。
- 徐丹赵鸣镝陈玉凤
- 关键词:疟疾输入性疫情
- 大连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环境的细菌学监测与分析被引量:17
- 2008年
- 为了解某市血液透析中心的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环境细菌污染情况,2006年11--12月,对该市2所省级和3所市级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空气合格率为77.78%(7/9),物体表面合格率95.00%(19/20),医护人员手合格率80.00%(16/20);B液污染严重,检出菌落数为55.13--262.32CFU/mL,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消毒液细菌学检测合格率为90.00%(9/10),原液有效消毒因子含量合格率仅为25.00%(1/4)。
- 徐丹张群梁玉红
- 关键词:血液透析细菌污染医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