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荣
- 作品数:59 被引量:479H指数:13
- 供职机构:重庆大学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专项基金重庆市应用基础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单向循环拉伸应变作用下成骨细胞动力学响应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0
- 2001年
- 目的 研究Wistar大鼠成骨细胞在不同基底应变作用下 ,细胞相对增殖指数与加载时间的关系。 方法 采用自行研制的细胞单向循环等应变加载装置对成骨细胞加载。实验分为 5 0 0 ,10 0 0 ,15 0 0 με3组 ,用流式细胞仪进行细胞DNA分析。 结果 在 3种不同应变水平下 ,成骨细胞在加载 12h时相对增殖指数最大 ,随着加载时间的增加而逐渐趋向于 1。 结论 成骨细胞是一种对力学因素可兴奋的细胞 。
- 张西正康少华匡震邦蔡绍皙王远亮徐世荣黄岂平
- 关键词:成骨细胞生物力学骨延长术增殖指数
- 壳聚糖在黏膜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 2005年
- 目的壳聚糖应用于黏膜给药上的新进展。方法根据国内外近几年来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结果壳聚糖以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生物学特征,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力,成为一种应用日渐广泛的药用辅料。结论壳聚糖可以在黏膜的控,缓释给药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 王建华杨永陈慧云吕正检徐世荣
- 关键词:壳聚糖黏膜给药促吸收
- Wistar大鼠成骨细胞粘弹性与相对增殖指数关系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 2001年
- 本文利用微管吸吮技术 (Micropipetteaspirationtechnique) ,测量不同应变水平作用下Wistar大鼠成骨细胞的粘弹性。发现在细胞相对增殖指数最大时 ,细胞的粘弹性大于控制组 ,从细胞生物力学的角度证实细胞骨架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
- 张西正匡震邦蔡绍皙王远亮徐世荣黄岂平
- 关键词:成骨细胞粘弹性WISTAR大鼠微管吸吮技术
- 一种平板流动腔重力灌流系统的力学分析被引量:5
- 1998年
- 本文分析了一种采用重力灌流的平板流动腔灌流系统,并根据实验结果确定出相应的阻力系数,获得平板流动腔剪应力、雷诺数以及入口长度与流体重力灌流高度的关系。
- 张西正匡震邦蔡绍皙徐世荣王贵学龙天渝
- 关键词:剪应力细胞力学
- 几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生物力学性能的研究(英文)被引量:6
- 2007年
- 背景:采用工程学的方法来构建人体组织及器官的替代品以及介入治疗的器械是目前生物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而材料的选择是其核心。所制备的移植物,至少要能够赖受住移植过程中的各种外力而不至于破碎。故对被作为原料应用于组织工程领域的常用物质的力学性质进行评价,可以为组织工程研究中的材料选择提供依据。目的:考察9种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为组织工程支架的设计、制作的选材提供力学依据。设计:重复测量试验。单位: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材料: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胶原、海藻酸钠、脱细胞猪皮、脱细胞血管、脱细胞猪皮-PLGA的复合体、脱细胞血管-聚乳酸/聚羟乙酸共聚物的复合体以及经改性的壳聚糖和明胶作为考察材料。方法:实验于2006-04/2007-03在重庆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生物流变学实验室完成。制备上述9种材料试件,同时对壳聚糖和明胶进行改性。然后用INSTRON 1011拉伸实验机对其进行拉伸试验。拉伸速度为10mm/min,在应变范围(0.005-0.02)内计算试件的杨氏模量,并获得最大应变和最大应力。主要观察指标:9种材料的最大应变、最大应力及杨氏模量结果:①最大应变:脆性依次增大的顺序是:脱细胞猪皮〉脱细胞猪皮-PLGA〉脱细胞血管〉海藻酸钠〉脱细胞血管-PLGA〉胶原〉明胶(P〈0.05);壳聚糖和PLGA的断裂伸长率比其他7种材料高出很多,分别为133%和27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在与PLGA复合后,脱细胞血管和脱细胞猪皮的断裂伸长率均变小,即脆性增加。②最大应力:脱细胞猪皮以及与PLGA共混后的最大应力即断裂强度均明显高于其他材料,且与PLGA共混后的脱细胞猪皮的断裂强度也略高于脱细胞猪皮。明胶、壳聚糖和脱细胞血管的断裂强度大体相当,介于7.67-9.51MPa。胶原和海藻酸钠
- 徐志强刘彬王艳萍徐世荣麻开旺戴小珍徐志玲付小兵李校堃蔡绍皙
- 关键词:组织工程支架生物力学PLGA脱细胞猪皮
- 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力学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00年
- 探讨转化人胚腱细胞 (Transformedhumanembryonictendoncells,THETCs)力学特性 ,以阐明在应变条件下进行细胞 -支架材料复合培养时腱细胞的力学相容性。取人胚腱细胞 (Humanembryonictendoncells,HETCs)和THETCs ,采用微吸管吸吮实验技术 ,测量单个细胞的粘弹性及其对聚乳酸 (Polylacticacid,PLA)和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85/15(Polylactic -co - glycolicacid,PLGA85/15)的粘附力。在小变形条件下 ,HETC剪切弹性模量 (均值87.4Pa)和粘性系数(均值7.4Pa.S)分别小于THETC的剪切弹性模量 (均值115.2Pa)和粘性系数 (均值12.7Pa.S)。HETC在PLA和PLGA85/15膜表面的切向粘附力分别为2.38×10-8N和1.61×10-8N ,THETC在PLA和PLGA85/15膜表面的切向粘附力分别为0.98×10 -8N和1.57×10 -8N。与HETC相比 ,THETC具有较强的抗剪切能力 ,与PLGA85/15膜表面粘附性较好。提示 ,选择THETC与PLGA85/15支架材料复合 ,细胞在材料表面力学相容性好 ,满足应变条件下细胞 -支架材料复合培养对细胞的力学要求。
- 秦廷武杨志明解慧琪秦建徐世荣蔡绍皙
- 关键词:肌腱细胞细胞力学粘弹性粘附力肌腱损伤修复
- 新型矫味剂在药物口服制剂中的应用
- 许多药物口服制剂都存在异味和苦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用药顺应性,矫味剂能掩盖药物的苦味、异味、臭味、刺激性等,从而改善口感,提高生物利用度。目前有多种矫味剂,既有离子交换树脂等已取得广泛应用的,也有如包合剂、无糖甜...
- 吕正检王建华徐世荣
- 文献传递
- 聚合物表面生物修饰对肌腱细胞黏附特性的影响被引量:6
- 2002年
- 为了探讨增强肌腱细胞与聚合物材料黏附力学特性的措施 ,采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乳酸与羟基乙酸共聚物 85 / 15 ,制成透光的薄膜 ,在膜表面裱衬聚赖氨酸的基础上 ,表面裱衬细胞外基质 ( I型胶原蛋白、纤维粘连蛋白 ,以及相应的抗体 )和生长因子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 1) ,接种转化人胚肌腱细胞后 ,利用微吸管实验技术测定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结果显示 :在聚合物薄膜表面裱衬纤维粘连蛋白或 I型胶原蛋白 ,可明显提高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 ( P<0 .0 5 ) ,但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别复合裱衬纤维粘连蛋白抗体或 I型胶原蛋白抗体 ,则引起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明显下降 ( P<0 .0 5 ) ;肌腱细胞对聚合物薄膜的黏附力与细胞外基质蛋白 (纤维粘连蛋白或 I型胶原蛋白 )的裱衬浓度有很好的依赖性 ;I型胶原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介导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薄膜的特异性黏附作用 ;二者复合裱衬浓度达到一定比例时 ,可产生协同作用 ,增强黏附效果 ;这种特异性黏附作用可被相应的抗体分子所抑制 ;生长因子对转化人胚肌腱细胞有明显的促黏附作用。提示 ,材料表面生物修饰可促进转化人胚肌腱细胞与聚合物的黏附作用 。
- 秦廷武杨志明解慧琪黎红秦建吴泽志徐世荣蔡绍皙
- 关键词:组织工程化肌腱
- 人体胆道系统中压力波传输的模拟实验
- 2000年
- 以相似理论为基础 ,建粒并验证了模拟人体胆道系统模型 ,以DZ - 5型振荡仪为压力波振荡源 ,采用微机A/D动态测试系统 ,在模拟人体胆道系统模型实验台上 ,开展了压力波传输规律、奥狄斯 (Oddis’)括约肌功能的研究 ,同时进行了振荡排石实验。验证并完善了理论分析提出的振荡排石机理。建议对失去括约肌功能的患者在振荡治疗时采取在预置T管中放置单向阀。振荡排石参数的优化、脉频对排石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 刘方杨瑞芳徐世荣吴云鹏谢卫东
- 关键词:胆结石胆管胆道系统
- 颅脑创伤后血液表观粘度的变化
- 1999年
- 目的:观察颅脑创伤后血液粘度的变化。方法:以PBⅠ—Ⅱ型损伤装置制成兔中度颅脑创伤,采集伤后1h,6h,24h的血样,用Low Shear30测量表观粘度,同时测红细胞压积。比较创伤组和对照组的表观粘度、还原粘度、乘幂函数系数及计算的红细胞压积为40%时的表观粘度。结果:乘幂函数描述血液表观粘度可有效地消除红细胞压积的影响。颅脑创伤后1h其血液粘度即明显增加,伤后6h持续增加,伤后24h较伤后6h明显下降。与对照组相比,颅脑创伤后血液粘度的增加在低切下更为明显。结论:乘幂函数描述血液表观粘度是可行有效的方法,颅脑创伤后血液粘度的变化可能在继发性脑损伤中起一定作用,提示可用降低血液粘度的药物治疗颅脑创伤。
- 刘海鹏谢伯林王正国尹志勇朱佩芳陈海斌张可成徐世荣
- 关键词:脑损伤表观粘度红细胞压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