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辰

作品数:15 被引量:36H指数:4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天津市应用基础与前沿技术研究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12篇胶质
  • 11篇胶质瘤
  • 7篇胶质瘤细胞
  • 5篇神经胶质
  • 5篇神经胶质瘤
  • 5篇迁移
  • 4篇蛋白
  • 4篇通路
  • 4篇RNA干扰
  • 3篇信号
  • 3篇增殖
  • 3篇肿瘤
  • 3篇细胞增殖
  • 2篇动蛋白
  • 2篇信号通路
  • 2篇整合素
  • 2篇皮层
  • 2篇皮层肌动蛋白
  • 2篇自我更新

机构

  • 15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天津市海河医...
  • 1篇天津市中医药...

作者

  • 15篇张辰
  • 13篇杨学军
  • 11篇于圣平
  • 8篇林雨
  • 7篇海龙
  • 6篇周华
  • 6篇陈磊
  • 6篇朱蒙
  • 6篇赵鹏飞
  • 5篇刘波
  • 5篇周星辰
  • 5篇李帅
  • 4篇明浩朗
  • 4篇赵恺
  • 4篇王垒垒
  • 3篇李涛
  • 3篇任炳成
  • 3篇王伟
  • 3篇李涛
  • 2篇程铖

传媒

  • 5篇中华神经医学...
  • 3篇中国现代神经...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华脑科疾病...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DAM12基因表达沉默对CD133阳性胶质瘤细胞自我更新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研究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a disintegrin and metalloprotease 12,ADAM12)基因表达沉默抑制CD133阳性(CD133+)胶质瘤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方法采用sh RNA重组慢病毒转染技术沉默胶质瘤U87细胞系ADAM12基因表达分为ADAM12基因表达干扰序列组(sh RNA-ADAM12)、阴性对照组(sh RNA-NC)及空白对照(sh RNA-C)组。通过Western blotting以及Real-time PCR验证各组细胞ADAM12表达情况;采用悬浮培养得到胶质瘤细胞球以富集CD133+的胶质瘤细胞;并通过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ADAM12与CD133在细胞球与贴壁细胞的表达情况;通过神经肿瘤球形成实验检测三组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利用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三组细胞成球后未分化或分化相关蛋白CD133、GFAP及TUBB3以及Notch通路靶基因Hes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慢病毒转染技术可显著下调U87胶质瘤细胞ADAM12的m RNA及蛋白的表达量,sh RNA-ADAM12组与sh RNA-NC组较sh RNA-C组m RNA的相对表达量为0.22±0.03与0.98±0.06(F=425.37,P<0.01);三组ADAM12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28.72%±2.36%、69.21%±3.92%及69.04%±3.57%(F=145.42,P<0.01);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细胞球中ADAM12与CD133表达量明显高于普通细胞;神经肿瘤球形成实验结果显示,三组成球数分别为45.5±2.3、104.2±5.8以及109.6±6.2,与sh RNA-NC组及sh RNA-C组相比,sh RNA-ADAM12组的成球能力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47.03,P<0.01)。sh RNA-ADAM12组与sh RNA-C组相比,GFAP与TUBB3蛋白表达量分别上调约166%与146%,CD133与HES1的蛋白表达量分别下调了54%与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ADAM12基因表达沉默可能通过抑制Notch通路活性降低CD133+胶质瘤细胞的自我更新能力。
刘波杨学军张辰于圣平林雨海龙周星辰李帅李涛王伟程铖杨亦寒
关键词: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2自我更新
miR-451对U251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miR-451对人脑胶质瘤细胞系U251迁移运动能力的影响,探讨miR-451影响U251细胞运动的潜在机制。方法qRT.PCR检测人脑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标本及正常脑组织标本miR-451相对表达量。利用U251细胞系进行miR-451对人脑恶性胶质瘤细胞迁移运动能力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实验分为转染miR-451抑制物组(miR-451inhibitor)和空白对照组(N.C.)。运用脂质体Lipofetmiane2000将miR-451抑制物序列(5’-AACUCAGUAAUGGUAACGGUUU-3’)转染进入U251细胞中,同时设立空白对照组。应用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观察各组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的强弱,明确miR-451对U251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GTP—Racl及Racl蛋白水平,从其表达水平与miR-451相对表达量的相互关系探讨miR-451影响U251细胞迁移运动能力的可能机制。结果qRT—PCR检测显示胶质母细胞瘤组织标本中miR-451的相对表达量较对照脑组织标本降低(P〈0.01)。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和细胞划痕实验发现转染miR-451抑制物组U251细胞迁移运动能力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1)。Westemblot检测表明转染miR-451抑制物组U251细胞中GTP-Racl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1)而Racl蛋白水平没有差异(P〉0.05)。结论miR-451可通过抑制13251细胞中Racl的激活限制细胞迁移运动能力。
赵恺王垒垒朱蒙于圣平赵鹏飞周华张辰陈磊明浩朗杨学军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迁移
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第一版至第四版修订版提要被引量:3
2021年
世界卫生组织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经过40余年发展,历经多个版本,有力促进了神经肿瘤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进步。本文主要对既往各版的出版过程、分类特点、主要框架变化进行概述,所附分类简表力图遵循英文原版并参考相关中文版翻译及解读,对第一版至第四版修订版的简表重新整理,并尽量对同一肿瘤实体各时期的不同翻译按照现在的命名法进行统一。
于圣平明浩朗任炳成林雨张辰李涛杨学军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世界卫生组织
沉默LIMK1的表达抑制体外胶质瘤细胞的侵袭与迁移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研究LIM激酶1(LIMK1)小干扰RNA (siRNA)敲低后对人胶质瘤细胞系SNB19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机制. 方法 (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对照脑组织及胶质母细胞瘤组织中LIMK1蛋白的表达.(2)将SNB19分为3组:siRNA-LIMK1组(转染siRNA-LIMK1干扰片段)、siRNA-NC组(转染对照siRNA片段)、空白对照组(未转染).采用实时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组细胞中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评价3组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荧光法观察3组细胞的定位以及细胞片状伪足形态变化.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3组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以及丝切蛋白(cofilin)、磷酸化cofilin (p-cofilin)的表达. 结果 (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蛋白在对照脑组织呈弱阳性表达,而在胶质母细胞瘤中呈强阳性表达.(2)siRNA-LIMK1组细胞mRNA和蛋白较其他2组细胞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划痕实验和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3组细胞创面愈合率、侵袭细胞数分别为34.33%±1.53%、75.67%±2.08%、78.33%±1.53%及40.33±5.03、136.67±5.13、143.33±2.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608.59,P=0.000;F=515.52,P=0.000);其中siRNA-LIMK1组创面愈合率、侵袭细胞数较其他2组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LIMK1表达于细胞质特别富集于细胞前缘的片状伪足处,siRNA-LIMK1组细胞片状伪足较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明显变小甚至不伸展.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与siRNA-NC组和空白对照组比较,siRNA-LIMK1组MMP-2、MMP-9以及p-cofilin的表达量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ofilin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沉默LIMK1的表达可有效抑制体外胶质瘤细胞系的侵袭和迁移,LIMK1可能成为脑胶质瘤的新的治疗靶点.
周华杨学军赵鹏飞张辰陈磊朱蒙于圣平周星辰海龙刘波李帅林雨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迁移RNA干扰
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在U251胶质瘤细胞侵袭迁移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应用RNA干扰沉默U251人胶质瘤细胞中富含脯氨酸的酪氨酸激酶2(Pyk2)的表达对细胞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Pyk2短发夹RNA(shRNA)和对照shRNA分别转染U251细胞,并将细胞分为Pyk2 shRNA组、对照shRNA组及未处理组.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前后U251细胞中Pyk2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采用Transwell迁移及侵袭实验检测转染前后U25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应用免疫荧光染色观察转染前后细胞黏着斑的形态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检测侵袭相关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结果 Pyk2 shRNA组U251细胞中Pyk2的蛋白表达及磷酸化水平明显下调.Pyk2沉默能显著抑制U251细胞的迁移及侵袭能力分别达72%及75%.未处理组细胞黏着斑面积较小,呈细丝状,而Pyk2 shRNA组细胞黏着斑面积增大,呈点状或斑片状.Pyk2 shRNA组细胞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24±0.07和0.18±0.06,显著低于未处理组(设定为1,P<0.05).结论 Pyk2沉默能够抑制U251胶质瘤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可能与其参与调控黏着斑的周转及MMPs的表达有关.
朱蒙周华张辰赵鹏飞陈磊赵恺王垒垒于圣平杨学军
关键词:胶质瘤RNA干扰迁移
敲低S100A4表达对胶质瘤细胞系SNB19侵袭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观察siRNA敲低S100A4的表达后对胶质瘤细胞系SNB19侵袭和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S100A4干扰RNA(siRNA)敲低SNB19细胞中S100A4的表达(n=3),同时设control组(空白对照组,n=3)和siRNA-NC组(阴性对照组,n=3),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S100A4被有效敲低,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E-cadherin的表达变化,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片状伪足变化情况。结果 siRNA技术可显著下调SNB19细胞中S100A4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siRNA-NC组和siRNA-S100A4组的mRNA较control组的表达量分别是0.97±0.07和0.21±0.04(P<0.01),三个组的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78.12%±2.63%、77.16%±3.00%和37.95%±2.71%(P<0.01);干扰成功后,siRNA-S100A4组与control组相比,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分别降低了46%和55%,MMP-9和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了62%和68%,E-cadherin的表达水平上调了154%,细胞片状伪足较对照SNB19细胞相比明显变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敲低S100A4表达可降低胶质瘤细胞系SNB19的侵袭和迁移能力,提示S100A4可能成为抗胶质瘤侵袭迁移治疗的有效靶点。
赵鹏飞杨学军张辰陈磊周华朱蒙王垒垒赵恺于圣平林雨海龙刘波周星辰李帅
关键词:S100A4胶质瘤RNA干扰迁移
NOTCH通路依赖PI3K/AKT通路调控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NOTCH通路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调控及其潜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LN-229、U118-MG和A172胶质瘤干细胞球;MTT实验和单细胞成球实验分别检测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靶向AKT1慢病毒载体shRNA和PI3K抑制剂LY294002抑制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检测NOTCH通路功能是否依赖PI3K/AKT通路;Western blot检测NOTCH通路和PI3K/AKT通路活性;BLISS独立模型评价NOTCH抑制剂DAPT和LY294002的相互作用。结果 LN-229、U118-MG和A172体外培养形成胶质瘤干细胞球;DAPT抑制NOTCH通路活性同时降低PI3K/AKT通路活性,且NOTCH通路对PI3K/AKT通路的调控不依赖于PTEN介导;DAPT抑制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体外单细胞成球能力;ShAKT1和LY294002抑制PI3K/AKT通路活性,同时显著减弱DAPT对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体外单细胞成球能力的抑制作用(P<0.05),DAPT和LY294002联合使用产生拮抗作用。结论NOTCH通路依赖于PI3K/AKT通路调控胶质瘤干细胞增殖和自我更新能力。
张欣林雨海龙李涛张辰
关键词:胶质瘤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
肿瘤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通路和Notch通路间的信号交互作用被引量:2
2014年
肿瘤细胞利用胚胎形成过程中用于细胞分化的各种信号通路,通过对其异常调节,以实现肿瘤自身的生长.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和Notch信号通路在促进肿瘤细胞增殖、维持干细胞干性方面至关重要,也是国内外研究热点.近年研究证实这两条通路之间存在着信号交互作用,经磷酸酶和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相互调控,为肿瘤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张辰杨学军
关键词:NOTCH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肿瘤细胞增殖雷帕霉素靶蛋白蛋白激酶B
恶性脑肿瘤的药物投递策略
2020年
恶性胶质瘤是人类最致命的肿瘤之一,尽管目前手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等治疗方式都取得了进展,但是预后不佳。一些恶性胶质瘤的新型化学药物在实验研究研究中效果明显,但临床疗效却大打折扣,因此,恶性脑肿瘤的药物投递方式也需同步发展。本文围绕恶性脑肿瘤的药物投递限制和策略作一综述。
李涛张辰林雨于胜平明浩朗任炳成马海文张恺杨学军
关键词:脑肿瘤血-脑屏障
ACT001通过抑制P65磷酸化降低胶质母细胞瘤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的表达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新型抗肿瘤药物ACT001对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核因子-κB(NF-κB)信号转导通路活性和细胞程序性死亡蛋白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肿瘤基因组学图谱计划(TCGA)和中国脑胶质瘤基因组学图谱计划(CGGA)数据库中胶质瘤患者病理分级和预后与P65和PDL1 mRNA表达量的关系。CCK-8法观察ACT001对U8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并计算细胞抑制率和ACT001半数抑制浓度,免疫荧光法检测P65蛋白在U87细胞中的定位变化,小干扰RNA(siRNA)转染U87细胞,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P65蛋白敲低效率,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转染组和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P65、磷酸化P65(p-P65)和PDL1相对表达量。结果(1)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胶质瘤患者P65和PDL1 mRNA表达量随肿瘤病理分级的升高而呈上升趋势(均P<0.05),且P65和PDL1高表达组生存率和总生存期均低于低表达组(均P<0.05)。(2)细胞增殖活性检测显示,经不同药物浓度ACT001(5、10、20、40、80、160和320μmol/L)处理后,U87细胞抑制率分别为(9.01±4.75)%、(17.03±2.91)%、(28.50±4.85)%、(45.50±5.15)%、(67.67±8.46)%、(83.02±5.79)%和(94.33±1.59)%,ACT001对U87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42.98μmol/L。(3)免疫荧光法显示,经50μmol/L ACT001处理的U87细胞P65蛋白入核减少。(4)qRT-PCR法显示,不同siRNA转染组U87细胞P65 mRNA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64.200,P=0.000),其中si-P65-1组(t=13.290,P=0.000)和si-P65-2组(t=12.730,P=0.000)P65 mRNA表达量均低于si-NC组。(5)Western blotting法显示,不同siRNA转染组U87细胞P65(F=681.300,P=0.000)、p-P65(F=128.800,P=0.000)和PDL1(F=20.470,P=0.002)相对表达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si-P65-1组和si-P65-2组P65(t=59.630,P=0.000;t=29.380,P=0.000)、p-P65(t=24.370,P=0.000;t=13.460,P=0.000)和PDL1(t=6.025,P=0.004;t=6.728,P=0.003)相对表达量均低于si-NC组。(6)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组U87细胞p-P65(F=269.700,P=0.000)和PDL1(F=128.800,P=0.000)
张锦浩刘沛东张辰李佳博任枭陈露露孙锦章王旭亚张亮杨学军
关键词:胶质母细胞瘤倍半萜类免疫印迹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