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西峰

作品数:217 被引量:1,436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24篇期刊文章
  • 8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99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96篇脊柱
  • 79篇腰椎
  • 65篇微创
  • 61篇手术
  • 61篇结核
  • 51篇脊柱结核
  • 46篇椎间盘
  • 36篇化疗
  • 35篇腰椎间盘
  • 34篇椎间盘突出
  • 30篇腰椎间盘突出
  • 26篇微创手术
  • 25篇突出症
  • 25篇椎间盘突出症
  • 23篇腰椎间盘突出...
  • 23篇内窥镜
  • 23篇窥镜
  • 21篇化疗治疗
  • 20篇椎弓
  • 20篇椎弓根

机构

  • 214篇中国人民解放...
  • 11篇杭州市中医院
  • 6篇山西医科大学
  • 6篇武警浙江总队...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5篇义乌市中心医...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4篇郑州人民医院
  • 4篇北京市平谷区...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浙江大学
  • 2篇扬州市第一人...
  • 2篇遵义医学院附...
  • 2篇滕州市中心人...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2篇深圳市第三人...
  • 2篇解放军174...
  • 2篇武警浙江省总...

作者

  • 214篇张西峰
  • 85篇王岩
  • 80篇肖嵩华
  • 70篇张永刚
  • 66篇刘郑生
  • 62篇刘保卫
  • 44篇毛克亚
  • 43篇张雪松
  • 39篇王征
  • 33篇陆宁
  • 31篇朱守荣
  • 23篇张琳
  • 20篇崔庚
  • 18篇张伯勋
  • 16篇黄鹏
  • 12篇朱博
  • 11篇梁雨田
  • 11篇王继芳
  • 11篇刘玉杰
  • 8篇籍剑飞

传媒

  • 14篇中国脊柱脊髓...
  • 9篇中国矫形外科...
  • 6篇中国疼痛医学...
  • 6篇中华外科杂志
  • 6篇解放军医学杂...
  • 6篇脊柱外科杂志
  • 6篇第二届全国骨...
  • 5篇中华骨科杂志
  • 5篇中国中西医结...
  • 4篇中国骨伤
  • 4篇中华腔镜外科...
  • 4篇解放军医学院...
  • 4篇第十一届全军...
  • 4篇第一届全国脊...
  • 3篇中华显微外科...
  • 3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中国骨与关节...
  • 3篇第一届中国国...
  • 3篇第六届中国微...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7篇2019
  • 5篇2018
  • 8篇2017
  • 24篇2016
  • 17篇2015
  • 15篇2014
  • 11篇2013
  • 21篇2012
  • 11篇2011
  • 10篇2010
  • 14篇2009
  • 9篇2008
  • 7篇2007
  • 10篇2006
  • 8篇2005
  • 4篇2004
  • 10篇2003
  • 6篇2002
2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2年以来活动期腰椎结核治疗的方法和结果,分析CT引导下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结核的价值和意义. 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8月收治保守治疗无效的活动期腰椎结核53例,腰骶椎结核5例.回...
张西峰王征张雪松夏志敏王岩肖嵩华刘郑生刘保卫张永刚朱守荣陆宁毛克亚
关键词:脊柱结核腰椎微创手术回顾性分析
文献传递
粗提骨骼肌营养因子对骨骼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1997年
粗提骨骼肌营养因子对骨骼肌细胞作用的实验研究张西峰朱盛修黄靖香目前已经证明骨骼肌中含维持神经元存活的活性因子。周围神经中是否存在着骨骼肌营养因子?为此,作者用狗的坐骨神经提取活性物质并经过部分纯化,观察周围神经活性因子的体外作用。一、材料和方法1.狗...
张西峰朱盛修黄靖香
关键词:营养因子骨骼肌细胞周围神经
CT引导下经皮病灶内置管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被引量:11
2015年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皮病灶内置管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5月至2013年10月,27例行CT引导下椎间隙穿刺置管局部化疗的脊柱结核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其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34~88岁,平均(56±14)岁。单纯椎间隙化疗19例,椎间隙化疗同时留置引流管持续脓肿冲洗8例。采用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病患主诉症状缓解情况,术前及术后第1、2、3、4周监测患者血沉(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及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评价感染控制情况。结果全部手术均在CT引导下顺利完成,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脓肿冲洗14~52天,平均(29±11)天,局部化疗28~75天,平均(44±12)天。随访时间12~30个月,平均(19±4)个月,随访期间症状体征均无复发,脓肿消失,VAS评分由术前平均(6.5±0.9)分降至治疗后4周(2.4±0.7)分(P〈0.05)。患者术前CRP平均为(38.9±11.3)mmol/L,大多数患者的CRP在术后第1周出现反弹,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周明显下降(22.2±7.1)(P〈0.05),而第3周(13.4±3.2)、第4周(11.1±3.9)(P〈0.05)时已显著降低。结论 CT引导下经皮病灶内置管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疗效好,创伤小;同时对于全身情况差的高龄患者,也可达到缓解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的目的。
侯晓华孙晓威殷胜春刘冠华张西峰
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疗效观察被引量:61
2011年
目的:评价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近期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9月~2010年3月应用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19例,女11例,年龄18~60岁,平均40.8岁;病程3个月~4年,平均9个月。术前患者均表现为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均为单间隙突出,侧方型突出25例,旁中央型突出5例。均采用局部麻醉下手术。术前、术后不同时间对患者腰、腿痛进行VAS评分;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术后6个月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价疗效。结果:3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手术时间55~135min,平均75min,术中出血5~30ml,平均12ml。术后第二天戴腰围下地行走。1例术后患侧膝反射减弱;1例术后腰痛缓解,出院后腿痛加重,均经保守治疗后恢复正常或症状缓解。随访6~12个月,平均9.2个月。腰痛、腿痛VAS由术前的平均6.5分、8.7分下降到术后6个月时的1.9分、1.5分,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ODI由术前平均77.38%下降至术后6个月时的平均19.09%。根据MacNab标准,术后6个月时随访优10例(33.3%),良16例(53.3%),可3例(10%),差1例(3.3%),优良率86.6%。结论:经皮椎间孔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近期疗效较满意。
闫家智林欣潘海涛王磊崔维张西峰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内窥镜椎间盘切除术
直视下微创与切开进行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的临床效果比较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观察直视下微创(minimally invasive,MIS)采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完成单节段经椎间孔腰椎融合(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的临床结果。[方法]2007~2009年期间26例患者直视下进行单节段腰椎MIS-TLIF手术,45例患者采用Open-TLIF进行单节段腰椎手术,均采用普通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MIS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和平均住院日均明显低于Open组,术后5 d MIS组腰痛VAS评分优于Open组,而两组腿痛VAS、ODI评分和融合率无显著差异。[结论]直视下MIS与Open两组同样具有长期优良的临床治疗结果,但是MIS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下地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短期腰痛均优于Open组。
毛克亚王岩肖嵩华张永刚刘保卫张西峰崔庚张雪松程自申李鹏
关键词:切开手术
病灶内化疗结合临近椎体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
目的:回顾性探讨病灶内局部化疗结合临近椎体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2007年4月-2011年6月,作者采用病灶内局部化疗结合临近椎体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脊柱结核15例,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
张西峰刘渤刘志昂张雪松毛克亚王岩肖嵩华刘郑生张永刚刘保卫朱守荣陆宁王征
关键词:椎弓根钉脊柱结核局部化疗
文献传递
经椎板间孔入路椎管减压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椎板间入路椎管减压加局部化疗治疗脊柱结核的适应症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2010年5月小切口椎板间孔入路局部化疗治疗的8例脊柱结核病例,男5例,女3例,年龄33-78岁,平均49.4岁。病程2...
张西峰刘渤张立岩肖嵩华刘郑生张永刚刘保卫王岩
关键词:脊柱结核微创手术
文献传递
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日间手术模式与传统住院模式的对比被引量:12
2019年
近年来,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PELD)的临床应用已日趋成熟,随着脊柱内镜技术及相应技术的迅速发展,该技术也在传统开放手术领域中获得了成功的应用,脊柱内镜技术已逐步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1].
杜羽朱泽兴张雷鸣刘彦康袁恒张西峰
关键词:日间手术内镜治疗椎间盘再手术率优良率出血量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摘除术后二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分析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术后需二次手术发生的原因,探讨其处理对策。方法:采用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949例,其中单间隙椎间盘突出935例。寻找术中和术后需二次手术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其处理。结果:术中髓核部分残留压迫神经根7例,2例术中改行开窗髓核切除术,2例Ⅱ期行开窗髓核切除术,3例Ⅱ期行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出现椎间隙感染6例,4例给予经皮穿刺置管冲洗引流持续局部应用抗生素,2例行后路开窗感染腰椎间盘清除术,均痊愈;术后复发9例,5例患者再次行PELD术,4例患者采用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术后症状缓解;腰椎管狭窄症行单个节段的PELD术,效果不佳,Ⅱ期行多节段经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11例。结论:针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的原因进行有效预防是减少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发生二次手术的重要环节。
温冰涛张西峰
关键词:腰椎间盘切除术二次手术
腰椎微创混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长期临床结果随访
目的 观察微创下腰椎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采用椎弓根螺钉结合对侧经椎板关节突螺钉混合内固定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长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符合标准的165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采用...
毛克亚王岩肖嵩华张永刚王征张雪松张西峰陆宁
关键词:脊柱融合术微创性远期效果
共2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