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红英
- 作品数:6 被引量:77H指数:4
- 供职机构: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潍坊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父母婚姻状况和家庭氛围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及积极心理品质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9
- 2017年
- 目的考察父母婚姻状况和家庭氛围与积极心理品质的交互作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青少年价值—行为特征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对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和抑郁水平进行测量,采用问卷调查父母婚姻状况和家庭氛围,有效数据共47 872份。结果 (1)父母婚姻状况为其他情况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最低(M=688.87),抑郁水平最高(M=18.56)。(2)父母离异、父母一方或双方亡故或其他情况对青少年抑郁均有显著影响(P<0.001),但积极心理品质对他们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P>0.05)。(3)积极心理品质在家庭氛围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面存在差异: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较高的青少年,更容易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P=0.001)。结论积极心理品质发展水平越高的青少年,改善家庭氛围更能够减少抑郁症状。
- 张红英王军李新影王宇宸
- 关键词: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抑郁家庭氛围
- 急诊室护患冲突防范对策的调查研究
- 2005年
- 目前我国医疗纠纷正处于上升时期,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而急诊室是医患冲突易发地,冲突处理不当,将发展为医疗纠纷。所以,认真探讨冲突产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对医院自身建设及完善医疗护理服务十分有益。笔者对我院急诊室采取一系列防范对策前后两个时期的护患冲突原因及发生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的防范对策。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张红英王军
- 关键词:护患冲突急诊室医疗护理服务医疗纠纷医患冲突发生率
- 父母受教育程度在积极心理品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影响中的调节作用被引量:17
- 2016年
- 背景抑郁症是青少年自杀的最大危险因素,因此探究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对家庭及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的分析积极心理品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父母受教育水平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旨在为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者及中国父母如何为青少年提供良好的成长教育环境、如何有效减少抑郁症造成的危害提供一个新思路。方法 2011年4—7月,参考200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东、中、西部区域划分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概率抽样方法抽取东部6个(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及中西部4个(重庆、广西、内蒙古、安徽)共10个样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并纳入石家庄市1个样本市(主动要求成为课题样本市),然后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了91个样本区县,以千分之一的比例抽取中小学生70 628例,调查后经核查47 872份为有效问卷。调查方式包含网络问卷测试和纸版问卷测试,问卷内容包含抑郁症状〔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评价〕、积极心理品质〔采用青少年价值-行为特征量表(VIA-Youth)评价〕、父母受教育程度(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结果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初中、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均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青少年,抑郁症状得分低于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小学的青少年(P<0.05);父母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中专、大专、本科及以上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均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青少年,抑郁症状得分低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初中的青少年(P<0.05);父母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的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均高于父母受教育程度为高中及中专的青少年,父亲受教育程度为大专、本科及以上及母亲受教育程度为本科及以上的青少年抑郁症状得分低于父母受教育�
- 张红英王军李新影陈虹王宇宸
- 关键词:抑郁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父母受教育程度
- 积极心理品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及性别和年龄的调节作用研究被引量:27
- 2016年
- 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品质对青少年抑郁症状的影响,以及性别、年龄对这种影响的调节作用。方法2011年4—7月,采用青少年价值-行为特征量表(VIA-Youth)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对全国10个样本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福建、重庆、广西、内蒙古、安徽)及1个样本市(石家庄)的70 628名青少年进行积极心理品质和抑郁水平测量,其中有效数据为47 872份。性别、年龄因素对积极心理品质与青少年抑郁症状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采用分层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得分为(719.31±84.06)分,抑郁症状得分为(14.64±10.08)分。青少年抑郁症状得分与年龄呈正相关(r_s=0.097,P<0.001),而与性别、积极心理品质得分均呈负相关(r_s值分别为-0.026、-0.489,P<0.001)。积极心理品质能够反向预测抑郁症状(β=-0.495,P<0.001)。性别对积极心理品质与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无调节作用(β=-0.007,P=0.095)。年龄对积极心理品质和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起到调节作用(β=-0.056,P<0.001)。结论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减少青少年抑郁症状,其效果在年龄大的青少年中更为明显。
- 张红英李新影王宇宸
- 关键词: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抑郁性别因素年龄因素
- 我国留守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对抑郁症状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留守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对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不等概率抽样法抽取调查对象,利用网络测试和纸版测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后经核查47 872份问卷为有效问卷,其中留守青少年有效问卷7962份。留守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对抑郁症状影响较大且能够反向预测抑郁症状(和父母一方留守:β=-0.488,和亲戚留守:β=-0.444)。和亲戚留守青少年的积极心理品质得分低于和父母一方留守的青少年[(701.0±74.2)vs(705.6±80.4),P<0.05];和亲戚留守青少年抑郁得分高于和父母一方留守的青少年[(16.5±9.8)vs(15.6±9.8),P<0.05]。结论积极心理品质有利于减少留守青少年的抑郁症状。
- 张红英王军李新影陈虹王宇宸
- 关键词:积极心理品质抑郁留守青少年
- 广泛皮肤坏死并感染病人自体皮移植1例术后护理
- 2008年
- 张红英王军
- 关键词:自体皮移植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