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立波 作品数:5 被引量:8 H指数:1 供职机构: 深圳市蛇口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肌酐清除率的临床意义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基线血清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比较ST段抬高组与非ST段抬高组的正常Ccr与异常Ccr亚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cr降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 高燕 张立波 宋晓华 向红利 马树旗文献传递 伴有高血压的心肌肥厚家系的基因多态性分析 2009年 目的通过对1个伴有高血压的严重心肌肥厚家系进行候选基因测序筛查,探讨基因多态性与该家系心肌肥厚发病的遗传相关性。方法对该家系成员进行候选基因(ACE、NPPA、MT-PN、MYBPC3、MYH7)测序筛查;并通过病史采集、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了解其临床特点。结果在家系先证者及其他罹患成员中发现与心肌肥厚表型相关的NPPA rs5063位点多态性,导致其编码产物中血管扩张素相关肽(cardiodilatin related peptide)段的第7位氨基酸由缬氨酸(V)转换为甲硫氨酸(M);在先证者的MTPN基因中发现T/C碱基转换的单碱基多态性(SNP)位点为人群基因筛查中首次发现(dbSNP认证编号:SS#107794143)。结论NPPA基因rs5063多态性导致其编码产物血管扩张素相关肽的第7位V转换为M,有可能与该家系的心肌肥厚表型相关。 高燕 魏卫平 张红安 张立波 宋晓华 马树旗关键词:高血压 心肌肥厚 家系 基因多态性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肌酐清除率的临床意义 2010年 目的通过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基线血清肌酐清除率(Ccr)水平,比较ST段抬高组与非ST段抬高组的正常Ccr与异常Ccr亚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现状,进一步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cr降低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1例ACS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及非ST段抬高组,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Ccr正常亚组(Ccr≥70ml/min)与Ccr异常亚组(Ccr〈70ml/min)的临床基本特征、住院期间心血管事件、心肌再灌注治疗情况;并对非ST段抬高ACS按血管床灌注评分(TIMI评分)进行危险分层,比较不同危险分层的Ccr正、异常亚组患者的心肌再灌注治疗情况。结果ST段抬高与非ST段抬高ACS组的Ccr异常者分别占55.3%、63.4%,两组的Ccr异常者平均年龄分别为(70.9±8.5)岁及(69.1±11.8)岁,均较Ccr正常组年龄明显增高(P〈0.01);Ccr异常组的住院期间复合性心脏事件的发病率较Ccr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Ccr正常组的早期/择期血运重建率较Ccr异常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高危组的非ST段抬高型ACS中Ccr异常者较低危组明显升高(P〈0.05、P〈0.01);不同危险分层组患者的早期心肌再灌注治疗以药物保守治疗为主。结论Ccr是评估ACS患者早期肾功能不全及住院期间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临床应结合Ccr进行ACS患者的危险分层,合理选择血运重建的治疗策略。 高燕 张立波 宋晓华 向红利 马树旗关键词:急性病 高血压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的变化 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并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醛固酮(Aldo)分泌异常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高血压病并发OSAHS住院患者96例,进行多导睡眠监测及其血浆PRA、AngⅡ及Aldo结果分析。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将研究对象分为轻度OSAHS组46例和中重度OSAHS组50例,进行血浆PRA,AngⅡ及Aldo比较;并按年龄分层与单纯高血压病患者的PRA,AngⅡ及Aldo浓度比较。结果:高血压病并发不同程度的OSAHS患者的血浆PRA,AngⅡ浓度比较无显著差异,中重度OSAHS组的Aldo浓度[(211±85)ng/L]较轻度组[(175±58)ng/L]明显升高(P<0.05);按年龄分层后与同血压水平的单纯高血压病比较,其不同年龄段的血浆PRA均明显降低(P<0.01),血浆Aldo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高血压病并发OSAHS患者的血浆Aldo浓度明显升高,其血浆PRA,AngⅡ及Aldo浓度较单纯高血压病患者具有明显差异性。 高燕 涂向东 魏卫平 张立波 宋晓华 向红利关键词:高血压病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血浆肾素活性 醛固酮 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家系基因多态性及临床特点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结合伴高血压肥厚型心肌病(HCM)家系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及散发病例的临床特点分析,初步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对家系成员进行候选基因(ACE、NPPA、MTPN、MYBPC3、MYH7)测序筛查及病例对照分析;通过病史采集、家系调查、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对散发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组比较。结果在家系先证者及其他罹患成员中发现与心肌肥厚表型相关的NPPArs5063位点多态性,导致其编码产物中血管扩张素相关肽(cardiodilatinrelatedpeptide)段的第7位氨基酸由缬氨酸(V)转换为甲硫氨酸(M)。散发病例的分组比较提示伴高血压的HCM的心脏彩超特点呈对称型或非对称性心肌肥厚伴左室腔缩小、左房扩大、LVEF增强及顺应性下降的舒张功能障碍;对比其中7例患者1年前后心超参数提示IVS、LVPW及LVMI均明显升高(P<0.05)。结论伴高血压的HCM可能与遗传缺陷诱发心肌肥厚及影响心脏舒张功能有关,高血压可能作为促发因素引起心肌肥厚进行性加重。 高燕 魏卫平 张红安 张立波 宋晓华 马树旗关键词:高血压 肥厚型心肌病 家系 基因多态性 心脏彩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