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波

作品数:6 被引量:231H指数:5
供职机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农业项目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年代际
  • 4篇年代际变化
  • 4篇气候
  • 2篇气候变化
  • 2篇降水
  • 2篇旱涝
  • 2篇ENSO
  • 2篇大尺度
  • 1篇雨日
  • 1篇年际
  • 1篇气候变暖
  • 1篇气候特征
  • 1篇热量资源
  • 1篇夏季
  • 1篇夏季风
  • 1篇环流
  • 1篇积温
  • 1篇季风
  • 1篇降水变化
  • 1篇降水量

机构

  • 5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扬州大学
  • 1篇中国气象局国...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沈阳中心气象...

作者

  • 6篇张立波
  • 4篇施能
  • 2篇封国林
  • 1篇陈传雷
  • 1篇王颖
  • 1篇夏冬冬
  • 1篇郭丽娜
  • 1篇景元书
  • 1篇黄先香
  • 1篇郭利娜

传媒

  • 2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大气科学
  • 1篇气候与环境研...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14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1960—2010年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被引量:17
2014年
利用1960—2010年中国华北、东北地区165个气象站日平均气温资料,运用线性倾向估计等方法,对近51 a来≥0℃和≥10℃积温及持续天数和起止日期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了解气候变暖对中国华北、东北地区热量资源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近51 a来中国华北、东北地区气温增暖趋势明显,气候倾向率达0.32℃/10 a(P<0.001),且与各项热量资源指标相关显著。随着气候变暖,≥0℃和≥10℃积温及持续天数普遍显著增加,其气候倾向率分别在(30℃·d)/10 a和2 d/10 a以上;2000年以后亚热带北界和暖温带北界在华北、东北地区均出现北移,以亚热带北界移动幅度更大;20世纪90年代以后,一年两熟制种植北界在山西和辽宁两省明显北抬,平均移动幅度超过1.5个纬距。华北、东北地区≥0℃和≥10℃积温及持续天数普遍增加是受起始日期提前和终止日期延后共同影响,≥0℃前者比后者的影响更明显,≥10℃两者作用相当。
张立波景元书陈传雷
关键词:热量资源积温气候变暖
1948~2001年全球陆地及大尺度区域6~8月旱涝气候变化被引量:5
2004年
用 1 948~ 2 0 0 1全球陆地月降水资料 (PREC/L) ,研究了全球、北半球、南半球及欧亚、非洲、澳洲、北美、南美和南极大陆等 6个大尺度区域 6~ 8月的旱涝气候变化。结果表明 ,全球及北、南半球 6~ 8月的旱涝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 2 0世纪 40年代末~ 70年代为全球洪涝多发期 ,80~ 90年代为全球干旱多发期。北半球的特征与全球较为一致 ;南、北半球 6~ 8月的旱涝没有明显的联系 ,但发生暖 (冷 )事件时 ,两个半球可能同时出现干旱(洪涝 ) ;全球、半球的旱涝与ENSO有明显的联系。另外 ,非洲大陆和欧亚大陆旱涝年的分布有十分明显的年代际特征 ,6个大区域 6~ 8月的旱涝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黄先香夏冬冬张立波施能
关键词:旱涝气候变化年代际变化ENSO
中国雨日的气候变化被引量:187
2006年
利用1954~2000年中国160站的资料,通过计算趋势系数等现代统计诊断方法,研究了中国年、季、月雨日的时、空特征和气候变化。指出,中国年雨日已经明显减少,而且雨日的减少比降水量的减少明显得多,平均每10年减少雨日3.8天。各季的雨日都是负趋势;季雨日平均每10年减少1天左右。夏季雨日减少最明显(统计检验最显著),秋季雨日减少最多(雨日减少天数多)。雨日长期趋势变化有明显的空间变化,东北、华北、西南区的雨日减少是最多的,这些地区的雨日每10年减少7~10天。雨日的长期趋势变化与降水量的长期变化并不完全一致。雨日的负趋势与降水的负趋势比较,不但范围广,而且强度大(负趋势绝对值大)。中国年降水量明显的负趋势仅位于华北(34°N^38°N,109°E^122°E),而雨日减少最多的地区是东北、华北、西南,范围比降水量大得多。季雨日的长期变化与季降水量的长期变化的差别很大。中国没有一个季节、一个测站的雨日有明显的正趋势变化,但是,降水量仅在秋季是大范围的负趋势,夏季降水量有些测站是明显正趋势,冬季降水量只是小范围的负趋势(冬季的降水量在增加),在冬季,东北仅是很小范围的降水量在减少,而雨日是大范围的明显减少。
王颖施能顾骏强封国林张立波
关键词:雨日降水量气候变化
我国东部4—9月大尺度南北旱涝的特征及变化被引量:8
2006年
研究了我国东部4—9月逐月、逐季降水的跷跷板结构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段跷跷板结构的位置和强度不同。当时间尺度加大时,南北旱涝特征更明显。定义并计算了1951—2003年我国的南北旱涝指数。对夏季和8月典型南北旱涝年进行差异的显著性t检验,表明南北旱涝年的划分是合理的。研究了1951—2003年我国南北旱涝特征的长期趋势和年代际变化;研究了南北旱涝指数与冷暖事件年的关系。结果表明,冷暖事件年对6月、6—7月以及夏季大尺度南北旱涝有影响,暖事件年有利于发生北旱南涝;而冷事件年则相反。结果还表明,冷暖事件仅是我国南北旱涝分布的一个影响因素。
张立波封国林郭利娜施能
关键词:气候特征年代际变化
1951—2003年东亚冬、夏季风特征及其与我国大尺度南北旱涝的关系研究
本文对我国汛期降水的南北旱涝特征,东亚冬、夏季及逐月季风指数的变化特征,以及季风与我国气温及南北旱涝的关系作了全面分析,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分析了我国东部4-9月逐月、逐季降水的跷跷板结构和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
张立波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大气环流
文献传递
东南亚地区年际降水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系被引量:16
2006年
用Chen等最新创建的全球陆地和海洋的月降水资料(PREC/L和PREC/O),采用加权平均的降水距平指数和旱涝面积指数分别划分1948—2002年东南亚地区年、季的旱涝年,并对划分的旱、涝年进行了旱涝年差异的Monte Carlo检验。研究了东南亚地区降水与ENSO的关系,指出东南亚地区年、秋季和冬季的降水与ENSO事件的关系比较密切,春季降水与其关系稍差一些,夏季与ENSO事件没有明显的联系。研究了东南亚地区旱涝年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指出1948—1959年期间除了夏季旱年比涝年多以外,年和春、秋、冬季都是涝年明显多于旱年,60年代年、四季的旱涝相差不多,年和夏季在70年代涝多于旱,春、秋、冬季旱涝相同;1980—1989年是旱年的多发期;1990—2002年期间旱涝年频繁爆发,旱年多于涝年。通过计算东南亚地区年、季的降水趋势系数,得出东南亚地区年、季的降水量大都存在下降趋势,其中年和秋季的下降趋势很明显,春夏两季存在弱的下降趋势,而冬季则有较弱的上升趋势。
郭丽娜施能朱兴明张立波
关键词:降水年代际变化ENSO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