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曙

作品数:12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肺疾病
  • 5篇间质性
  • 4篇阻塞性
  • 4篇阻塞性肺疾病
  • 4篇慢性
  • 4篇慢性阻塞性
  • 4篇慢性阻塞性肺...
  • 4篇疾病
  • 3篇特发性
  • 3篇间质性肺疾病
  • 3篇肺功
  • 3篇肺功能
  • 2篇证候
  • 2篇支气管
  • 2篇中国北方汉族
  • 2篇特发性肺纤维...
  • 2篇特发性间质性
  • 2篇趋化
  • 2篇趋化因子
  • 2篇中医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北京呼吸疾病...
  • 1篇北京垂杨柳医...

作者

  • 12篇张曙
  • 7篇代华平
  • 4篇林英翔
  • 3篇安立
  • 3篇张鸿
  • 2篇逯勇
  • 2篇焦霞
  • 2篇朱敏
  • 2篇班承钧
  • 2篇李文泉
  • 2篇杨汀
  • 2篇权红
  • 2篇章九红
  • 2篇张镭
  • 2篇李东晓
  • 1篇包娜
  • 1篇常晓红
  • 1篇王兆美
  • 1篇辛萍
  • 1篇刘龙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医药学报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辽宁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9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被引量:12
2017年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胶原与血管生成相关因子的表达差异。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14年11月间,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确诊的187例IIP患者,分为特发性肺纤维化118例(IPF组),除IPF外的其他类型IIP 69例(nIPF-IIP组)两个亚组,其中nIPF-IIP组包括NSIP 30例,COP 29例;RB-ILD 10例。对照组68例,为男38例,女30例。收集患者及对照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BALF及血清中I型前胶原(PCI)、Ⅲ型前胶原(PCⅢ)、人上皮细胞衍生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人γ干扰素诱导的蛋白-10(IP-10)的含量,对所测指标进行组间比较。结果:IPF患者组及nIPF-IIP组的BALF和血清中PCⅢ含量(n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BALF:4.65±0.06,2.90±0.40 vs.1.31±0.16,均P<0.05;血清:11.49±0.98,3.37±0.16vs.1.98±0.09,均P<0.05)在IPF患者组升高尤为明显。而3组间BALF和血清中PC I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ALF中ENA-78含量(ng/mL)在IPF组和nIPF-IIP组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17.85±0.44,18.89±0.45 vs.14.86±0.63,均P<0.05;),但在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139)。而BALF中IP-10含量(ng/mL)在IPF组和nIPF-IIP组均较对照组降低(0.25±0.01,0.21±0.01 vs.0.35±0.03,均P<0.05),且在nIPF-IIP患者的降低幅度较IPF患者大(P=0.040)。BALF中ENA-78含量与IP-10含量负相关(r=-0.378,P=0.02)。而血清ENA-78及IP-10变化不明显。结论:IPF患者较nIPF-IIP患者存在更明显的胶原代谢异常;IPF和nIPF-IIP患者肺脏的血管生成活性均增加。
张曙代华平王同德班承均
关键词:特发性肺纤维化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隐原性机化性肺炎趋化因子血管生成
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高分辨率CT特点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13
2010年
目的探讨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AA)的高分辨率CT(HRCT)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2月至2009年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确诊的34例EAA患者的胸部HRCT影像学表现及相关临床资料。结果34例患者均有明确的环境抗原暴露史,间歇或持续抗原暴露时间为3个月~13年。临床表现2例呈急性,22例呈亚急性,10例呈慢性。2例急性EAA胸部HRCT分别表现弥漫磨玻璃影和磨玻璃影伴马赛克征;亚急性者主要表现弥漫分布的斑片磨玻璃影伴马赛克征(11例,50.0%)、弥漫分布的小叶中心结节(7例,31.8%)和马赛克征(4例,18.2%);慢性者均表现网格影或伴蜂窝肺,其中3例伴斑片磨玻璃影,3例伴马赛克征,3例伴小叶中心结节。结论EAA的胸部HRCT有比较特征性的表现,对EAA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提示作用。
班承钧代华平张曙张镭叶俏朱敏
关键词:肺泡炎外源性变应性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从临床特点区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间质性肺疾病
2008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disease,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发病年龄多在50岁以后,慢性咳嗽、咳痰及进行性发展的活动后气短为其常见的症状。
张曙代华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气流受限炎症反应有害气体发病年龄
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候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学特征的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前瞻性研究ILD不同中医证候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细胞学分类特征及与证候的相关性。方法:106例ILD患者四诊资料、BALF常规检查指标作为观察的内容。经过中医辨证分为气阴两虚证、气阴两虚夹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虚痰瘀互结证、气虚痰热瘀阻证,分别研究不同中医证候类型的BALF细胞活性和分类的特征以及与BALF细胞学特征相关关系。结果:五种中医证候均以嗜中性粒细胞增多、巨噬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其次表现为淋巴细胞增多。经统计分析发现五种中医证候BALF细胞活性、分类检测的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含量存在显著差别(P<0.05)。结论:推测痰、热、瘀为主的虚实夹杂证细胞活性相应增强,以气阴两虚为主要证候细胞活性相对偏低;巨噬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含量会导致痰热、痰瘀阻肺;淋巴细胞含量与ILD患者免疫系统失调相关。
章九红李文泉张曙权红李东晓班承均代华平
关键词:间质性肺疾病中医证候
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患者小气道病变的差异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s)患者小气道病变的差异.方法收集1998年12月至2007年11月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经电视胸腔镜或小切口开胸肺活检确诊为IIPs的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19例(IPF组),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患者14例(NSIP组)和隐源性(COp)患者13例(COP组).人选患者在行肺活检前行肺功能及胸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肺组织标本HE染色.比较各组患者病理、肺功能和胸部HRCT中小气道病变的差异.结果COP组小气道炎性细胞浸润评分[(53.8±17.7)分]显著高于IPF组[(38.8±9.7)分](P<0.01).IPF组小气道的纤维组织增生评分[(42.9±12.1)分]均显著高于NSIP组[(31.4±10.5)分]和COP组[(26.7±16.3)分](均P<0.05).IPF组、NSIP组和COP组小气道功能指标明显降低,25%和50%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速(V25%和V50%)均<预计值80%;三组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63.2%、69.2%和63.6%,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气道炎性细胞浸润与小气道功能指标V50%负相关(r=-0.305,P=0.049).IPF组胸部HRCT中细支气管扩张率(100%)均显著高于NSIP组(50.0%)和COP组(53.8%)(均P<0.01).结论IPF、NSIP和COP患者病理、生理、影像方面均存在小气道病变,且具有不同的病变特征.
宋定云张曙张丽萍金木兰李雪包娜任雁宏刘敏代华平
关键词:小气道肺功能高分辨率CT
BODE指数与GOLD分级系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焦虑、抑郁状态的预测价值比较
安立林英翔杨汀张鸿焦霞张曙常晓红王兆美王辰
一种穿刺操作平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穿刺操作平台,设置了包括无靠背座椅、设有上层桌面、下层桌面和桌腿的桌子,所述无靠背座椅位于桌腿的右侧,所述上层桌面通过左右移位对患者的脖子实施限位,所述下层桌面通过上下移位使患者的双臂平伸,在上层桌面...
朱敏师晨曦张曙
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P1与中国北方汉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及其肺功能表型的相关性被引量:3
2019年
目的研究微粒体环氧化物水解酶(EPHX)1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P1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易感性及其肺功能表型的影响。方法 310例中国北方汉族COPD患者和20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肺功能表型测定,应用等位基因特异性杂交法对EPHX1和GSTP1两个基因的1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Logistic回归和直线回归分析分别在显性、隐性和加性遗传模型下明确13个SNPs与COPD易感性及其肺功能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1)EPHX1的1个SNP位点(rs3766934)和GSTP1的1个SNP位点(rs36211088)的等位基因分布在COPD组和对照组中有明显差别(P<0.05);(2)经过年龄、性别和吸烟指数的校正,并经Bonferroni多重检验后未发现与COPD易感性显著相关的SNPs位点;(3)EPHX1的rs3766934及GSTP1的rs36211088分别与较高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值明显相关(P_(Bon)<0.05);EPHX1上的rs3766934和rs3738040分别与较高的FEV1/用力肺活量(FVC)显著相关(P_(Bon)<0.05);(4)单体型分析发现EPHX1的2个单体型及GSTP1的1个单体型分别与COPD易感性相关(P_(specific)<0.05);EPHX1的4个单体型及GSTP1的1个单体型分别与基线FEV1和FEV1/FVC显著相关(P<0.05)。其中相关性最强的单体型中包含有前述与COPD易感和肺功能表型相关的阳性位点。结论在中国北方汉族中EPHX1和GSTP1的基因多态性可能与肺功能表型相关。
安立林英翔张鸿逯勇张曙华琳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遗传学
ENA-78、IP-10和VEGF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的相关性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上皮中性粒细胞活化肽78(ENA-78)、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基因多态性与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60例住院IPF患者(IPF组)和60例年龄、性别、吸烟情况匹配的外伤、骨折住院患者(对照组)的ENA-78(-156G/C)、IP-10(-1596C/T)和VEGF(+405G/C)的基因多态性,以比值比(OR)和95%可信区间(C1)表示相对风险度。结果IPF组ENA-78GC+CC基因型频率(20.0%)和C等位基因频率(12.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6.7%(P=0.032)和3.3%(P=0.008)],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患IPF的相对风险度明显增加(OR=4.23,95%CI为1.35~13.20);IP-10CT+CT基因型频率(10.O%)和T等位基因频率(5.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6.7%(P=0.018)和14.2%(P=0.031)],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患IPF的相对风险度降低(OR=0.38,95%CI为0.15~0.95)。2组VEGF(+405G/C)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NA-78(-156C)等位基因是IPF的危险因素,IP-10(-1596T)等位基因是IPF的保护性因素,VEGF(+405G/C)基因多态性与IPF的发生可能无相关性。
刘龙代华平肖白张曙班承钧辛萍
关键词:肺纤维化趋化因子CXCL1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支气管扩张的潜在危险因素、血气及肺功能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627例住院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慢阻肺合并支气管扩张组(n=132)和慢阻肺组(n=495),采用logi...
张曙李佳琦林英翔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急性加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