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奇才
- 作品数:11 被引量:14H指数:2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重点教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新时期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探讨
- 2005年
- 党的执政能力是保持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基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建设为中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应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挑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敖成兵张奇才
- 关键词:执政能力党的建设
-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贡献
- 1997年
- 在二十世纪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和实践中,多次出现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错误,各社会主义国家都没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科学地解决了生产力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不经过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而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后所必须经历的历史阶段问题,实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的一次伟大的飞跃,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 张奇才
- 关键词: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共产主义社会历史阶段
- 中共三代领导人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理论的创新
- 2002年
- 毛泽东依据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 ,对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很有价值的探索 ,取得了成就 ,也有深刻的教训。邓小平认真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教训 ,通过对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特点的深入研究 ,创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人坚持、运用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
- 张奇才
-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苏俄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关系探源被引量:2
- 2003年
- 十月革命后,苏俄和共产国际为摆脱孤立的局面,在中国实施其东方战略,采取的方针是北联吴佩孚,南联陈炯明。其初衷破灭后,在联合对象上才进行转向,加速了联合孙中山的步伐。这段历史是苏俄和共产国际与中国革命实质关系的开端。
- 张奇才黄德渊
- 关键词:苏俄共产国际吴佩孚陈炯明孙中山
- 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与党的思想方法论
- 2002年
- 张奇才
- 关键词: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中国共产党毛泽东邓小平
- 邓小平在新时期的两大历史性贡献被引量:1
- 1997年
- 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时期面临两大考验,一是如何正确评价毛泽东,维护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二是如何继续建设中国的社会主义。邓小平以其特有的品格和智慧为成功解决这两大难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张奇才
- 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毛泽东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 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贡献
- 2003年
- 毛泽东提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走自己的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总目标及其方针、途径,主导了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方向。
- 张奇才
- 关键词: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 毛泽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价值和意义被引量:1
- 2002年
- 张奇才
- 关键词: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毛泽东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社会主义改造经典作家
- 论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被引量:2
- 2003年
- 毛泽东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拓者和奠基者。正确认识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价值,对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张奇才
- 关键词: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国情
- “文革”后党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逻辑起点
- 2002年
- “文革”结束后 ,如何对待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的晚年错误 ,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个重大的政治和理论问题。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作出区分科学的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的晚年错误 ,充分肯定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的英明决策 ,这是“文革”后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逻辑起点。这一英明决策对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张奇才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毛泽东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