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嘎

作品数:208 被引量:1,308H指数:2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43篇专利
  • 36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6篇建筑科学
  • 37篇水利工程
  • 10篇交通运输工程
  • 9篇天文地球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矿业工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65篇离心模型
  • 51篇模型试验
  • 50篇离心模型试验
  • 38篇接触面
  • 32篇石坝
  • 32篇边坡
  • 31篇堆石
  • 29篇堆石坝
  • 28篇面板堆石
  • 28篇面板堆石坝
  • 22篇土坡
  • 20篇土工
  • 19篇地基
  • 19篇粗粒土
  • 18篇力学特性
  • 18篇结构接触面
  • 15篇砂土
  • 14篇有限元
  • 14篇本构
  • 10篇加载

机构

  • 208篇清华大学
  • 5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中国水利水电...
  • 3篇中国水电工程...
  • 3篇北京中水科水...
  • 3篇中国铁路设计...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山大学
  • 2篇黄河上游水电...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香港科技大学
  • 1篇香港理工大学
  • 1篇中国安全生产...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 1篇西北勘测设计...
  • 1篇中国水电基础...
  • 1篇住房和城乡建...
  • 1篇中国长江三峡...

作者

  • 208篇张嘎
  • 145篇张建民
  • 30篇郑瑞华
  • 16篇侯文峻
  • 15篇王丽萍
  • 13篇李焯芬
  • 12篇王睿
  • 11篇王富强
  • 10篇程嵩
  • 9篇宋飞
  • 9篇王爱霞
  • 9篇张连卫
  • 8篇胡耘
  • 8篇冯大阔
  • 7篇于艺林
  • 6篇张建红
  • 6篇童朝霞
  • 6篇钱纪芸
  • 6篇李明
  • 4篇牟太平

传媒

  • 32篇岩土力学
  • 29篇岩土工程学报
  • 11篇清华大学学报...
  • 8篇水力发电学报
  • 7篇工程力学
  • 5篇世界地震工程
  • 5篇岩石力学与工...
  • 4篇土木工程学报
  • 3篇长江科学院院...
  • 3篇实验技术与管...
  • 3篇第7届全国土...
  • 3篇第六届全国青...
  • 2篇铁道工程学报
  • 2篇第25届全国...
  • 2篇第六届全国土...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水利学报
  • 1篇水力发电
  • 1篇公路
  • 1篇力学学报

年份

  • 3篇2023
  • 6篇2022
  • 5篇2021
  • 8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7篇2016
  • 2篇2015
  • 8篇2014
  • 2篇2013
  • 12篇2012
  • 29篇2011
  • 29篇2010
  • 16篇2009
  • 15篇2008
  • 15篇2007
  • 9篇2006
  • 12篇2005
  • 5篇2004
2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受载过程中的损伤被引量:22
2004年
进行了粗粒上与结构接触面单调和循环加载试验,基于宏细观测量结果,扩展了损伤概念以描述该类接触面在受载过程中的物态演化,及由于物态演化导致的力学特性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稳定状态的连续变化过程.揭示了接触面损伤的细观物理基础主要是接触面内土的颗牲破碎和剪切压密这两种物态演化;指出接触面的剪胀体应变可以划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剪胀体应变两部分,其中不可逆性剪胀体应变可作为接触面损伤发展的宏观量度,因此其归一化形式可作为一种损伤因子的定义;提出了建立粗粒土与结构接触面一种损伤本构关系的基本思路.
张嘎张建民
关键词:粗粒土接触面本构模型土动力学
强震条件下高土石坝的变形规律与安全性评价
针对高土石坝在强震作用下的变形规律和安全性评价方法,简要分析评述了有关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张建民张嘎
关键词:高土石坝地震作用安全性
文献传递
非比例循环加载条件下砂土的变形特性被引量:1
2010年
采用香港科技大学的空心圆柱扭剪仪对砂土进行了剪应力幅值和应力主轴耦合循环变化的非比例加载排水试验.试验控制条件为:在剪应力幅值周期性变化的同时应力主轴相对试样的沉积方向在0°~180°之间循环旋转.着重分析了这一复杂非比例循环加载条件下砂土的变形特性,包括3个正应变分量的发展、剪应力剪应变关系以及体应变随循环周数的变化关系.其中体应变的主要规律为:随循环周数的增加,砂土的体缩应变不断累积,但累积速率呈递减趋势.试验同时发现剪应力幅值的变化幅度对砂土的变形特性有显著影响.
童朝霞张建民于艺林张嘎
关键词:非比例加载砂土
二维粒状材料双轴压缩试验系统的研制与应用被引量:7
2008年
为研究粒状材料的力学特性及其与材料细观组构演化之间的关系,新研制了一套适用于粒状材料的二维双轴压缩试验系统,并以金属棒等模拟材料组成的二维堆积体为试验对象,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独立加载,能实现常侧向压力、等p和等应力比等多种应力路径。采用数字照相结合图像相关分析技术高精度地实现了对材料细观组构的跟踪测量,并可分析二维粒状材料内部的应变局部化及细观组构的演化过程。使用该双轴压缩试验系统,针对椭圆形截面金属棒组成的二维粒状材料试样进行了常侧向压力的压缩试验,验证了该试验系统的有效性。
张连卫张建民张嘎孙振岳
关键词:粒状材料双轴压缩细观组构剪切带
尹庄尾矿库动力稳定分析及溃坝风险评价技术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近些年,尾矿库安全生产问题已成为我国面临的公共社会问题,特别是一些大型尾矿库由于连续运行数十年,尾矿库系统、周边环境、地形地质等都更加复杂。因此,开展尾矿库抗震能力计算和一旦溃坝造成危害程度的评估,对于进一步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减少尾矿库对周边设施的威胁程度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首钢矿业公司尹庄尾矿库为研究对象,对尾矿库浸润线和坝体位移日常观测数据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分析,掌握了坝体内部渗流状况和坝体变形状况;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尹庄尾矿库动力稳定分析,得到了尹庄尾矿库抗震能力安全等级;定量计算了尾矿库不同溃坝模式造成下游淹没范围和致灾程度;提出了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和进一步降低尾矿库溃坝风险的对策措施。
李全明李玲张嘎王云海
关键词:尾矿库动力稳定风险评估安全生产
粉质黏土中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桩承载力和桩-土相互作用,包括桩周土的变形和饱和土中孔隙水压力的变化.通过离心模型试验的方法,利用竖向压桩设备把桩压入土体,研究饱和及非饱和粉质黏土中单桩的竖向承载力,以及加载过程中桩周土体的变形和孔隙...
李阳张嘎
关键词:桩基础粉质黏土竖向承载力离心模型试验
多次开挖条件下边坡变形的时间效应分析
2010年
边坡开挖是工程建设中常见的问题。边坡开挖是瞬时卸荷过程,边坡的变形具有复杂的特性。文中进行了边坡开挖的离心模型试验,研究了在不同开挖尺寸下边坡变形的时间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开挖后边坡内没有明显的位移出现的传递过程;竖直方向上边坡位移最大值出现在边坡中上部。选取坡顶点位移时程曲线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时程曲线的发展趋势对边坡的变形和稳定性进行预测。
李明张嘎李焯芬张建民
关键词:边坡开挖
水位上升条件下陡坡破坏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2022年
基于变形与破坏过程耦合分析的研究思路,针对水位上升条件下黏性土陡坡变形破坏开展了离心模型试验,测定了试验过程中边坡的位移时程及其分布,并进行点对分析确定了边坡破坏过程,揭示了边坡的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位上升引起的陡坡剪切破坏从坡脚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与坡顶张拉裂缝共同形成整体滑裂面;水位上升过程导致陡坡产生显著变形并在一定区域内集中,出现了明显的变形局部化,导致该处出现局部破坏,局部破坏逐渐发展并贯通形成滑裂面;滑裂面形成后边坡变形主要出现在滑动体内部,滑动体上不同点的位移特征受到所在位置的影响。
赵杰马卓娜黄会宝张嘎
关键词:陡坡变形局部化离心模型试验
苗家坝面板堆石坝材料动力特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在清华大学2 000 kN大型静/动三轴试验机上进行了苗家坝水电站砼面板堆石坝筑坝材料的大型三轴动力特性试验,包括动剪切模量与阻尼比试验、动残余变形特性试验、动强度试验等。基于试验结果分析了坝料的动力变形规律,为该工程的应力变形计算和设计施工提供了试验依据。
郑瑞华程嵩张建民张嘎
关键词:大型三轴试验堆石料动力特性动强度
面板堆石坝面板竖缝特性对面板应力变形影响分析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面板竖缝特性对面板堆石坝中面板应力变形的影响。基于类似子结构法概念,建立了精细模拟面板及其分缝特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方法。针对马来西亚巴贡面板堆石坝,计算了多种面板竖缝宽度和填料的方案,得到坝体和面板的应力变形。计算结果表明,面板竖缝几何尺寸和填料特性对面板的挠度、顺坡向应力、水平向压应力和周边缝张合变形影响不大,而对面板的水平向拉应力和竖缝压缩量影响很大;面板竖缝填料变软和宽度增大均会导致面板的水平向压应力减小,而竖缝压缩量明显增大;采用软木作为填充材料较之填充硬木,可以大约降低一半的压应力;面板竖缝宽度及其填料特性对同期填筑的面板、特别是邻近的面板水平向压应力影响较大。
胡耘张嘎程嵩张建民
关键词:面板堆石坝有限元法竖缝接触面
共2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