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中兴

作品数:23 被引量:407H指数:9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3篇医药卫生
  • 2篇哲学宗教

主题

  • 9篇脑脊液
  • 6篇血管
  • 6篇急性
  • 6篇痴呆
  • 5篇抑郁
  • 4篇蛋白
  • 4篇血管性痴呆
  • 4篇血浆
  • 4篇血清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兴奋性
  • 3篇兴奋性氨基酸
  • 3篇液相色谱
  • 3篇抑郁症
  • 3篇中毒
  • 3篇中毒后
  • 3篇色谱
  • 3篇卒中

机构

  • 22篇新乡医学院第...
  • 5篇中南大学湘雅...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无锡市精神卫...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作者

  • 23篇张中兴
  • 7篇宋景贵
  • 7篇卢红
  • 6篇张萍
  • 6篇顾仁骏
  • 5篇吕路线
  • 4篇王长虹
  • 4篇张帆
  • 4篇刘麦仙
  • 3篇张秀明
  • 3篇杨坤
  • 2篇汤艳清
  • 2篇黄一宁
  • 2篇暴党振
  • 2篇郝伟
  • 2篇蔡德亮
  • 2篇石玉中
  • 2篇李毅
  • 2篇谢光荣
  • 2篇刘光亚

传媒

  • 2篇中华精神科杂...
  • 2篇河南实用神经...
  • 2篇中国临床心理...
  • 2篇中华劳动卫生...
  • 2篇中华老年心脑...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原精神医学...
  • 1篇临床心身疾病...
  • 1篇国际精神病学...
  • 1篇第十次全国行...

年份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5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 4篇2002
  • 3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6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慢病毒与早老、老年痴呆症
2001年
张中兴
关键词:早老性痴呆老年性痴呆
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患者脑脊液中β-淀粉样蛋白_(1-42)水平的对照研究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脑脊液 (CSF)中β -淀粉样蛋白1-42 (β -amyloidprotein1-42 ,Aβ1-42 )的水平对Alzheimer病 (AD)的诊断价值 ,寻找AD理想的生物学标志。方法 :将符合美国国立神经病、语言障碍和卒中研究所 -老年性痴呆及相关性疾病协会 (NINCDS -ADRDA)的”很可能AD”标准的 2 2例AD患者 ,同时将 2 0例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和 2 1例正常对照 (normalcontrol,NC)纳入研究。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分别检测AD组、VD组和NC组CSF中的Aβ1-42 水平。同时评定 :AD、VD组患者的简易智能量表 (MMSE)、HACHINSKI缺血量表及临床痴呆量表 (CDR)等参数。结果 :三组CSF中Aβ1-42 平均浓度 (x±s) (pg/ml)如下 :AD组 343.94± 16 5 .87;VD组 4 6 6 .6 5± 2 2 2 .4 6 ;NC组 4 80 .4 0± 2 17.16 ,AD组明显低于NC组 (P <0 .0 5 ) ;虽然AD组低于VD组、VD组低于NC组 ,但差异均无显著性(P >0 .0 5 ) ;AD组CSF中Aβ1-42 浓度与CDR、MMSE评分明显相关 (P <0 .0 5 )。结论 :Alzheimer病患者CSF中Aβ1-42浓度降低是其重要的实验室表现 。
李毅郝伟张中兴吕路线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脑脊液
脑梗死后血、脑脊液中兴奋性氨基酸变化与神经功能缺失的关系被引量:19
2003年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和脑脊液(CSF)中兴奋性氨基酸浓度的动态变化,并探讨其变化规律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了32例正常对照组和86例脑梗死患者起病后6h~10d的血及CSF中谷氨酸(Glu)和甘氨酸(Gly)浓度的变化。结果:脑梗死组Glu和Gly的浓度在6h后已开始升高,24h明显升高犤CSF中Glu(62.8±25.9)μmol/L,t=4.71,P<0.01,Gly(82.1±24.5)μmol/L,t=3.52,P<0.01;血中Glu(134.1±25.3)μmol/L,t=3.07,P<0.05,Gly(195.1±27.1)μmol/L,t=3.03,P<0.05犦。二三天达高峰犤CSF中,Glu(78.1±14.2)μmol/L,t=7.26,P<0.01,Gly(106.0±26.3)μmol/L,t=5.95,P<0.01;血中Glu(146.3±6.4)μmol/L,t=14.43,P<0.01,Gly(248.1±12.5)μmol/L,t=16.69,P<0.01犦。3d后渐下降,7~10d后基本接近正常。同时还发现脑梗死后血及CSF中Glu浓度呈正相关(r=0.826,P<0.01)。CSF中Glu浓度的变化与梗死灶的直径和神经功能缺失评分也呈正相关(r=0.628,P<0.01,r=0.718,P<0.01),而与病程呈抛物线型相关(3d前r=0.806,P<0.01呈显著正相关,3d后r=-0.382,P<0.05呈负相关)。结论:动态观察血和CSF中Glu和Gly的浓度变化,可作为临床观察病情变化和判断预后的敏感指标。
张中兴卢红张萍宋景贵张帆刘麦仙
关键词:脑梗死兴奋性氨基酸神经功能缺损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脑脊液免疫球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3
2001年
目的 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DEACMP)患者脑脊液 (CSF)免疫球蛋白 (Ig)和肿瘤坏死因子 - α(TNF- α)的变化。方法 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和双抗体夹心 EL ISA法测定 39例 DEACMP患者入院时、出院前 Ig G、Ig A、Ig M、TNF- α的含量 ,并与 30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 患者组入院时 CSF Ig G、Ig A含量明显增高 ,Ig M、TNF- α含量正常 ,但入院时、出院前比较无显著差异。
顾仁骏卢红胡少瑾张秀明张萍宋景贵张帆张中兴
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免疫球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脑脊液
严重牙畸形对自我意识和人格变化倾向的影响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 了解儿童严重牙畸形对其自我意识、人格变化的影响 ,随访正畸治疗后其心理变化。方法 将严重牙畸形患儿 96例分为安氏Ⅰ、Ⅱ、Ⅲ类 ,每类分为中、重 2组 ,选 3 0例正常儿童为对照组。采用SES量表和EPQC量表对各组测评。对Ⅱ、Ⅲ类重度组中 18例正畸治疗辅以心理疏导 0 .5年后随访 ,再行量表测评。结果 SES中面貌外观与属性在Ⅱ、Ⅲ类中、重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合群在Ⅱ、Ⅲ类重度组明显低于对照组。EPQC中Ⅱ、Ⅲ类中、重度组E量表T明显低于对照组 ,N量表T明显高于健康组。随访治疗后 18例中 ,面貌外观与属性自我意识水平分值提高 ,接近正常。EPQC中N量表T下降接近正常。结论 Ⅱ、Ⅲ类中、重度组牙畸形患儿对自己的面貌外观缺乏自信、自尊 ,表现不合群情绪反应 ,多为内向型人格和情绪不稳定人格倾向。经过正畸治疗并配合心理疏导 ,可使患儿自我意识水平提高、自尊增强、情绪不稳定人格倾向纠正。
张军郑华张萍张中兴
关键词:牙HE畸形自我意识人格心理
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与CT
2002年
目的 :探讨老年人慢性硬膜下血肿的临床特点及CT诊断价值。方法 :将具有不同临床症状的 3 5例老年患者 (60岁以上 )均做CT平扫 ,其中 8例同时增强扫描。结果 :3 5例分别表现为等、低、混杂密度血肿 ,其中以低密度者较多。结论
赵洪增王建洲关文华顾仁骏张中兴
关键词:慢性硬膜下血肿X线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SDHCT表现
兴奋性氨基酸测定对急性脑梗死恶化进展预测的意义被引量:6
2002年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后谷氨酸 (Glu)、甘氨酸 (Gly)的变化规律及与梗死恶化进展的关系 ,寻找急性脑梗死恶化进展的预测指标。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 1 1 2例发病 2 4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及 32例正常对照组血和脑脊液 (CSF)中 Glu、Gly浓度的变化。结果 脑梗死患者血和 CSF中 Glu、Gly浓度在发病 2 4 h内明显升高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0 1 )。其中急性脑梗死进展组血和 CSF中 Glu浓度(1 53.0 5± 35.80 ,78.80± 2 6.95)较稳定组血和 CSF中 Glu浓度 (1 0 7.44± 2 3.82 ,2 7.75± 9.89)有明显差异 (P<0 .0 0 1 )。血中 Glu浓度超过1 30 μmol/ L和 CSF浓度超过 50 μmol/ L与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展有独立的显著联系 (2 5.7,41 .5) ,特别是 CSF中 Glu浓度超过 50 μmol/ L,其预测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 95.3%、99.7%、97.5%。结论 急性脑梗死早期神经功能缺损的进展与血和 CSF中 Glu浓度增高有关 ,血中 Glu浓度超过 1 30 μmol/ L和 CSF浓度超过 50 μmol/ L是发病 48h内病情恶化进展的重要预测指标。特别是 CSF中 Glu浓度超过 50 μmol/ L其预测价值更大。
卢红张中兴宋景贵张萍刘麦仙
关键词:兴奋性氨基酸急性脑梗死脑脊液高效液相色谱
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的血浆、脑脊液单胺类神经递质测定被引量:179
2000年
目的 探讨卒中后抑郁状态与血浆、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的关系。方法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仪 ,测定 32例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30例卒中后无抑郁状态患者及 2 8名正常人的血浆、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 ,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血浆、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多巴胺 (DA) =(2 6± 0 4) μmol L ,(2 0± 0 3) μmol L ;去甲肾上腺素 (NE) =(0 19± 0 0 6 ) μmol L ,(0 14± 0 0 6 ) μmol L ;5 羟色胺 (5 HT) =(1 0 9± 0 30 ) μmol L ,(0 6 0± 0 12 ) μmol L]低于卒中后无抑郁组 [DA =(3 2± 0 5 ) μmol L ,(2 6± 0 4) μmol L ;NE =(0 31± 0 12 ) μmol L ,(0 2 8± 0 0 8) μmol L ;5 HT=(1 31± 0 40 ) μmol L ,(1 11± 0 40 ) μmol L]及正常对照组 [DA =(2 9± 0 5 ) μmol L ,(2 2± 0 6 )μmol L ;NE =(0 2 7± 0 70 ) μmol L ,(0 2 3± 0 0 8) μmol L ;5 HT =(1 19± 0 30 ) μmol L ,(0 88± 0 0 7)μmol L],而大脑左侧及前部卒中患者的血浆、脑脊液中单胺类递质水平低于其它卒中部位患者 (P <0 0 5 ) ,脑脊液单胺类递质水平与抑郁程度呈负相关 (P <0 0 5 )。结论 卒中后抑郁状态的发生与血浆。
吕路线宋景贵卢红顾仁骏张中兴石玉中张帆
关键词:抑郁障碍单胺类神经递质血浆脑脊液
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病机理的探讨被引量:64
1996年
为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发病机理,对31例DEACMP患者均于出现迟发症状30天内抽取空腹静脉血和脑脊液(CSF)标本,进行血液IgG、辅助性T细胞(Th)、抑制性T细胞(Ts)、5-羟色胺(5-HT)、过氧化脂质(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VitE及CSF中5-HT水平的检测,并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组治疗30天后再次采取标本复查,对比分析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患者组血中IgG、LPO含量增高,GPX、VitE、Th、5-HT及CSF中5-HT含量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Ts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后,CSF中5-HT和血清VitE明显上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和非常显著意义(P<0.05,P<0.01),其余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提示免疫功能紊乱,5-HT及自由基代谢异常在本病的发生及病理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张秀明顾仁骏贾福军王长虹张中兴赵向智
关键词:急性脑病自由基一氧化碳中毒血清素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血管性痴呆的关系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与血管性痴呆(VD)的关系。方法: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30例VD患者的血浆Hcy水平,用放射免疫法(RIA)测定其血清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并与58例非痴呆脑梗死患者和30例同龄对照比较。结果:VD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非痴呆脑梗死组;非痴呆脑梗死组血浆Hcy水平显著高于同龄对照组;VD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非痴呆脑梗死组;非痴呆脑梗死组血清叶酸水平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结论:Hcy可能是VD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蔡德亮张中兴程灶火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同型半胱氨酸叶酸维生素B12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