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光平
- 作品数:9 被引量:53H指数:6
- 供职机构:四川省中药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郁金高产优质高效优化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5
- 1996年
- 运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建立郁金栽培措施数学模型。通过对模型解析知,各项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密度>磷肥>播期>氮肥>钾肥。密度与肥料、播期与肥料及肥料间存在互作效应。并对此模型模拟、优化,结合总挥发油和总姜黄素含量数学模型,筛选出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案为播期6月22~26日,密度75~88万株/ha,尿素310~380kg/ha,过磷酸钙1400~1600kg/ha,氯化钾210~250kg/ha。
- 李隆云秦松云宋红宋红张艳
- 关键词:数学模型栽培
- 姜黄生育规律研究被引量:6
- 1997年
- 根据姜黄器官生长的变化特点,可将姜黄个体发育过程划分为3个时期。姜黄一生形成130叶,以苗期形成叶最多,共形成80叶。叶面积在苗期较小,至9月下旬达最大值33029cm2/株,叶面积指数(LAI)495。净同化率(NAR)在根状茎充实期最高354g/m2·d。在苗期,干物质主要分配到叶部;在根状茎充实期,干物质主要分配到子姜。姜黄一生中发生2次生长中心的转移;当子姜生长率(CGRr)与叶生长率(CGRt)曲线相交时,可作为生长中心由叶向子姜转移的依据。
- 李隆云张艳秦松云廖光平
- 关键词:发生发育子姜中药材
- 姜黄中氮磷钾的吸收、分布与转运规律被引量:8
- 1996年
- 姜黄植株各器官中氮、磷、钾的含量分布以幼嫩器官较高,全株以苗期含量最高,三要素含量顺序为钾>氮>磷。整个生育期间,氮、磷、钾的吸收主要发生在生育中期和后期。氮、磷、钾的转运主要是从叶和叶柄向子姜和母姜转运,其中磷的转运率最高。
- 张艳李隆云廖光平
- 关键词:氮磷钾
- 姜黄生育期间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动态被引量:6
- 1997年
- 在姜黄一生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氨基酸含量随生育进程而发生变化,与姜黄植物器官的发育密切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氨基酸含量的比值随生育进程而增加,至生育后期其比值最大。
- 李隆云张艳廖光平
- 关键词:可溶性氨基酸
- 药用红花综合农艺数学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 1995年
- 根据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采用控制论的“黑箱”原理,运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以整体功能最佳为目标,建立药用红花的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模拟、优化并结合最优净产值农艺措施组合,筛选出高产优质高效综合农艺措施.根据系统理论的思想和方法,采用控制论的“黑箱”原理,运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以整体功能最佳为目标,建立药用红花的综合农艺措施数学模型Ya在本试验中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氮肥>播期、磷肥>密度>钾肥.播期与N,P,K之间存在互作效应,氮肥、磷肥和钾肥之间也有互作效应.通过对上述模型进行分析、模拟、优化并结合最优净产值农艺措施组合,筛选出高产优质高效综合农艺措施为:播期30/10—2/11,密度12500—13100株/亩,亩施肥量N:5.7—6.5Kg.P_2O_5:8.0—9.0Kg,K_2O5.0—6.1Kg.实施该优化组合方案,药用红花干花产量在18Kg/亩以上,净产值为340元/亩以上.在推广中,应根据各地的气候、土壤、肥料来源等具体条件,作适当调整,不断修正、反馈信息,使之不断完善,以达到整体最优的目标,充分发挥其增产潜力.
- 李隆云张艳廖光平黄天福
- 关键词:红花数学模型
- 药用红花氮、磷、钾吸收与转运规律被引量:16
- 1994年
- 药用红花N、P、K三要素在整个生育期中,主要向该时期生长最活跃的部位运转,以确保其生长发育所需。在植株各器官形成初期,该器官中的N、P、K含量较高.在植株不同器官中,以叶中的养分含量最高。植株中N、P、K三要素含量的顺序为:K>N>P。药用红花对N、P、K养分吸收的高峰时期为分枝孕蕾期,占整个生育期的百分率分别为:83.3%、55.4%、52.9%.K的吸收主要在生育前期和中期,N和P在生育后期还有较大的吸收量。每生产500kg干花需吸收K2O0.82kg、N0.32kg、P2O50.17kg.N、P、K养分的转移主要发生在主茎叶和茎,其中以K的转移率最大.
- 李隆云廖光平张艳
- 关键词:红花氮磷钾
- 药用红花生育期间可溶性糖和可溶性氨基酸含量动态的研究被引量:11
- 1994年
- 在药用红花一生中,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氨基酸含量随生育进程而发生变化,与红花植株器官的发育密切相关。可溶性糖含量与可溶性氨基酸含量的比值随生育进程而增加.至生育后期其比值达最大。
- 李隆云廖光平张艳
- 关键词:可溶性糖红花
- 药用红花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被引量:9
- 1995年
- 根据药用红花根、叶、茎、分枝、花及生长中心的变化特点,将药用红花个体发育过程划分为莲座期、伸长期、分枝期、开花期及种子成熟期5个生育时期,红花一生有52叶左右,以伸长期出叶速度最快,平均每20天出一叶,这一时期形成17叶左右。叶面积在生育前期较小,至分枝期达最高值(4月中旬,3074.5cm^2/plant,叶面积指数5.5),且保持较高叶面积一定时间,以利于分枝和花的发育。红花在分枝期净同化率高,平均为5.1g/m^2·d。莲座期,干物质主要分配到叶部,占全株干物质的87%-92%,伸长期约50%的干物质分配到茎部,分枝末期至开花期有40%左右的干物质分配到分枝,生育后期主要分配到花部。药用红花一生中发生3次生长中心的转移。当CGRr与CGRt的曲线交叉时,可作为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的依据。
- 李隆云张艳廖光平黄天福
- 关键词:同化器官干物质红花
- 犍为县郁金优化栽培技术研究被引量:6
- 1997年
- 运用二次正交回归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建立郁金块根产量的数学模型。对模型进行分析、模拟、优化并结合最优净产值栽培措施组合,筛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方案为:播期6月12~16日,密度98~110万株/104m2,尿素340~500kg/104m2,过磷酸钙2000~3000kg/104m2,氯化钾240~360kg/104m2。在本试验中,栽培措施对产量的影响大小为密度>播期>施肥量。
- 李隆云秦松云廖光平方清茂杨盛洪
- 关键词:中药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