庾名槐
- 作品数:16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海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C/Fe^(3+)掺杂纳米TiO_2的制备及其及光催化性能的研究
- 2012年
- 本实验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椰壳纤维活性碳掺杂的纳米TiO2、Fe3+掺杂及Fe3+,C共掺杂的纳米TiO2。并采用TEM、XRD、DSC-TGA、UV-Vis等检测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过掺杂的TiO2的吸收带边发生一定的红移。Fe3+掺杂及Fe3+,C共掺杂的TiO2的最佳掺杂量为4%,经过掺杂的TiO2在自然光下的催化效率比未经掺杂的TiO2有明显提升,经过在自然光下120 min的甲基橙模拟降解污水实验,经过掺杂的TiO2最大降解率可达42%。
- 张一凡刘钟馨涂进春庾名槐汪沙曹阳
- 关键词:光催化可见光掺杂纳米二氧化钛
- 几种互联网平台在微课中的应用
- 2019年
- 随着wifi的普及,移动终端的广泛使用,“互联网+”课堂模式已成为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微课以其短小、精悍、随时随地可自主学习等特点在教学中发挥了明显的优势作用,文中介绍了几种互联网平台在微课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为广大教师能充分利用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 肖厚贞张军锋林尤全庾名槐
- 关键词:互联网平台
- 可变参数材料磨损试验机
-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变参数材料磨损试验机。其特征是:计算机(1)通过串口将控制字符串发送到解码器(2),解码器(2)将计算机控制字符串解码后发送到步进电机驱动器(3),步进电机驱动器将放大信号直接用来驱动步进电机(10)进行...
- 杨亮庾名槐曹阳刘钟馨张梦影
- 汞灯诱导合成银纳米颗粒的研究
- 2016年
- 室温下,以汞灯为光源,硼氢化钠为还原剂,柠檬酸钠为结构导向剂,在200瓦功率下合成了以三角形为主的银纳米颗粒,在600瓦功率下,合成了以十面体为主的银纳米颗粒。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和透射电镜对样品的光学性质和形貌进行了表征。此外,还研究了溶液p H值、搅拌对形成银纳米颗粒形貌的影响。
- 肖厚贞刘钟馨李凤珍王敏庾名槐
- 关键词:光诱导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关于基础物理双语教材的一些认识
- 2012年
- 物理双语教学的开展,离不开一套合适的双语教材,本文分别介绍几套双语教材的特色,提出使用建议,以供参考。
- 郭惠李德强周诗文庾名槐
- 关键词:物理双语
- 双还原法制备三角形银纳米片的设计性实验
- 2017年
- 介绍了用双还原法制备三角形银纳米片设计性实验的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实验步骤,实验涉及试剂的配制、纳米材料的合成、分析检测和实验设计及条件优化等内容,此法操作简便、耗时短、效果好,便于在大学物理化学实验教学中开展。通过本实验有利于学生了解前沿科学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的思考能力,开阔视野,增强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 肖厚贞李凤珍王敏庾名槐
-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
- 燃烧热测定实验的课程思政设计
- 2024年
- 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改革,将热带作物材料和产品,包括椰肉、椰子油和油棕果实引入物理化学经典实验项目——燃烧热的测定。通过本实验,学生不仅掌握了块状固体、粉末状固体、液体三种不同外貌样品燃烧热的测量技术,还了解了“健康中国”“乡村振兴”“可持续发展”等国家战略的内涵和重大意义,丰富了课程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学过程中立德树人的协同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很好的示范推广价值。
- 肖厚贞王明玉刘用劳邦盛卢凌彬庾名槐
-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教学设计热带作物
- 非晶MgZnO薄膜及其全透明TFT的研究
- 庾名槐李庆青王智勇何海英姚晓慧偰正才牛憨笨
- 局域表面等离子效应的新应用被引量:2
- 2015年
- 评述局域表面等离子体最新研究进展,介绍近年来在金属纳米颗粒和纳米结构的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理论和实验研究上取得的一些成果,包括银纳米粒子的制备以及不同形状、尺寸等因素对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放大拉曼散射的增强、等离子激光、等离子非线性效应及局域表面等离子光热效应等.探讨表面等离子体光学结构在纳米尺度上对光的各种性质的调控以及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在纳米生物光子学方面的新应用.
- 庾名槐宋军屈军乐牛憨笨
- 关键词:等离子体物理金属纳米粒子局域场增强拉曼散射
- 温度对超声法合成CsPbBr3纳米颗粒的影响被引量:2
- 2018年
- 超声法是目前可在空气环境中制备高性能CsPbBr_3纳米颗粒的有效方法之一。将Pb Br2和Cs2CO3加入到含有十八烯(ODE)、油酸(OA)和油胺(OLA)的混合物中,在超声作用中反应即可得到CsPbBr_3纳米颗粒。为了研究了温度对超声法制备CsPbBr_3纳米颗粒的影响,自制了反应装置来实现对溶液温度的精确控制。研究发现,反应温度在超声法制备CsPbBr_3纳米颗粒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只有当温度高于70℃时,采用超声法才能获得CsPbBr_3纳米颗粒。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制备CsPbBr_3纳米颗粒过程反应速度会增加,所需时间越来越短。在制备过程中,CsPbBr_3纳米颗粒的荧光强度随着反应时间延长变得越来越强,中心波长则先蓝移后红移,这和CsPbBr_3纳米颗粒成核过程有关。最后,在80℃条件得到高质量单分散立方CsPbBr_3纳米颗粒,平均粒径为20 nm,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中心波长为518 nm,发射峰宽度为16 nm,显示了优越的光学性能。此外,还研究了表面配体(OA/OLA)的使用量对超声法制备CsPbBr_3纳米颗粒的影响。
- 庾名槐叶帅宋军屈军乐
- 关键词:超声法温度荧光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