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宁 作品数:28 被引量:3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协和医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SARS-CoV相关重组B细胞线性多表位肽的表达及鉴定 2010年 目的利用已筛选到的线性B细胞表位组合得到重组多表位肽,并验证其用做表位肽疫苗的可行性。方法用搭桥PCR和人工合成DNA方法获得多表位肽编码基因片段,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多表位肽。ELISA法测其与SARS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性及其用于免疫动物获得的多克隆抗血清的效价。Western blot检测抗原抗体结合特异性。中和试验检测中和SARS-CoV效果。结果成功获得PEP1和PEP2编码基因片段并表达重组多表位肽rPEP1和rPEP2。纯化的rPEP1和rPEP2与患者血清的交叉反应率分别为88.7%和97.2%;与免疫动物血清具有结合特异性,结合效价分别为1×106和5×105;中和SARS-CoV的效率分别为70%和80%。结论成功获得交叉反应性好、免疫原性强的重组多表位肽rPEP1和rPEP2,为制备多表位肽疫苗提供了实验依据。 周建华 曾玉红 崔莲仙 康宁 何维关键词:SARS 疫苗 表位疫苗 体外扩增γδT细胞的肿瘤组织趋向性 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查体外扩增的γδT细胞向结直肠癌细胞迁移的能力。方法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并利用固相化抗T细胞受体(TCR)γδ抗体进行2周的体外扩增。对扩增的γδT细胞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或流式细胞仪分选。采用Bioplex 200流体芯片系统分析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进行趋化实验。结果体外扩增的γδT细胞主要表达CCR5和CXCR3 2种趋化因子受体。4种结直肠癌细胞系和10种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存在CCR5和CXCR3配体的表达。体外扩增的γδT细胞在TCR激活的情况下可以大量产生Th1和Th2型细胞因子,进一步募集γδT细胞。特别是其产生的干扰素γ(IFN-γ)能够提高结直肠癌细胞CXCR3配体的表达量,从而进一步促进γδT细胞的趋近。结论本研究结果为γδT细胞过继免疫治疗结直肠癌提供了重要指征。 康宁 殷珊珊 汤龙 崔莲仙 何维关键词:ΓΔT细胞 趋化作用 趋化因子受体 结直肠癌 冠状动脉血管重塑与脂代谢异常及斑块稳定性关系的初探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以血管内超声法评价冠状动脉代偿性扩张与脂代谢异常及斑块性质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血管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冠状动脉造影确定为单支局限性病变的56例患者,分为代偿性扩张组(30例)和无代偿性扩张组(26例)。对冠状动脉重塑指数和血脂成分做相关性分析,并对2组间血脂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IL)-6、内皮素(ET)-1和不同斑块性质分布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无代偿性扩张组相比,代偿性扩张组患者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HDL-C)明显降低(P<0.05或P<0.01),重塑指数与总胆固醇(TC)、LDL-C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性扩张组炎性指标较高,出现偏心性软斑块的概率较高,无代偿性扩张组内皮素水平较高,更易出现斑块钙化。结论:血管重塑与脂代谢异常以及病变部位斑块性质密切相关。炎症反应和内皮功能紊乱引起的内皮素分泌失衡也可能是血管重塑的机制。 金喆 李敬伟 康宁 党群关键词:冠状血管造影术 血管舒张 内皮缩血管肽1 亚硒酸钠对小鼠腹水肝癌细胞CPSI基因及c-myc癌基因染色质构象的影响 康宁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氯胺酮麻醉效果的改进观察 被引量:9 2015年 目的改进速眠新单纯与复合麻醉方法的不足,观察引入地西泮对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麻醉效果的影响。方法成年实验家兔8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肌肉注射速眠新(0.3 m L/kg),B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 L/kg),C组肌肉注射速眠新复合盐酸氯胺酮混合液(0.3 m L/kg),并静注地西泮注射液(1.5 m L/kg),对比三组的麻醉效果、麻醉显效时间、初次麻醉维持时间、总麻醉药用量及总手术时间。结果 C组麻醉显效时间明显短于A、B组(P<0.01);初次麻醉维持时间C组长于A、B组(P<0.01);总麻醉药用量C组明显少于A、B组(P<0.01);C组总的手术时间少于A、B两组(P<0.01);C组的麻醉效果优于A、B组(P<0.01)。结论采用速眠新、盐酸氯胺酮联合地西泮复合麻醉明显提高了麻醉效果,是适于家兔敏感手术部位及手术时间较长的动物实验的理想麻醉方法。 曹春艳 康宁 严笠 胡正云 申志惠 肖苒关键词:麻醉 速眠新 氯胺酮 地西泮 软骨组织工程种子细胞应用策略及耳廓软骨组织构建研究 研究背景及意义:
耳廓软骨组织工程为耳软骨缺损的修复重建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其中种子细胞是限制其发展及临床应用的瓶颈之一。目前,构建组织工程软骨主要通过三种方式来实现:/(1/)单独应用各种来源的软骨细胞;/(2... 康宁关键词:软骨组织工程 耳廓软骨 软骨细胞 BMSCS 共培养 文献传递 人外周血γδ T细胞的可溶性anti-TCR γδ抗体扩增及其培养和保存的条件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比较人外周血γδT细胞不同的制备方法,摸索适于临床应用的培养和保存条件。方法:分离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以固相化和可溶性anti-TCRγδ抗体进行刺激,以添加小牛血清或人AB血浆的RPMI1640培养液或AIM V无血清培养液进行培养,采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γδT细胞存活率,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考察γδT细胞的纯度和亚型,采用乳酸脱氢酶(lacate dehydrogenase,LDH)法检测γδT细胞对不同肿瘤细胞系的杀伤作用。结果:添加15%小牛血清和添加5%人AB血浆的RPMI1640培养液对γδT细胞的培养效果接近,均优于AIM V无血清培养液。可溶性抗体与固相化抗体扩增外周血γδT细胞的效果相似;可溶性抗体扩增的γδT细胞受体(Tcell receptor,TCR)库容完整,同时具有TCR Vδ1和Vδ2两种亚型;对肺癌、肝癌和卵巢癌细胞系均有体外杀伤活性。这些γδT细胞在含1%人AB血浆或0.25%人血白蛋白的生理盐水中、4℃条件下保存12h,细胞存活率仍达95%以上。结论:可溶性anti-TCRγδ抗体和含有人AB血浆的RPMI1640培养液可以用于人外周血γδT细胞的体外扩增,扩增得到的γδT细胞在含有血浆或白蛋白的生理盐水中稳定性较好。 康宁 崔瑛 周建华 刘庆丰 崔莲仙 巴德年 何维关键词:ΓΔT细胞 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 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患者外周血中.T细胞的数量、亚群构成以及功能表型与健康人的异同,并考察其与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关系,为.T细胞与自身免疫性疾... 李小燕 王丽芳 康宁 崔莲仙 何维关键词:ΓΔT细胞 SLE 细胞亚群 文献传递 IH1分子对NF-κB细胞信号转导通路中的影响 目的:胸腺增龄性退化与萎缩是受基因表达调控的过程。我们前期利用差异显示技术,获得了4条在老龄鼠和幼龄鼠差异表达的基因,其中一条命名为IH1,该基因序列已被Genebank接收,结构域搜索发现该基因表达产物N端第10-11... 刘世荣 段炼 康宁 崔莲仙 何维关键词:胸腺萎缩 信号转导 文献传递 头颈肿瘤浸润γδT细胞的数量及表型与临床分期相关 2011年 目的研究头颈肿瘤中浸润的Foxp3+γδT细胞的数量与头颈肿瘤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用组织研磨法分离患者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用固相化anti-pan-TCRγδ单克隆抗体对TIL和PBMC进行2~4周的体外扩增,免疫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测定扩增前后的细胞;对头颈肿瘤组织芯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15例头颈肿瘤组织标本TIL中γδT占CD3+T细胞的0.37%~12.35%,其中0.13%~34.38%为Foxp3+γδT。扩增后TIL中γδT占CD3+T细胞的20.38%~82.87%,且以Vδ1亚型为主。肿瘤组织芯片按照肿瘤TNM分期中的T分期分为4组,Foxp3+γδT细胞的比例随肿瘤分期的提高而增加。结论 现有证据证明了头颈肿瘤组织中存在Foxp3+γδT细胞的浸润,并提示肿瘤组织中调节表型T细胞的数量可能与头颈肿瘤的预后相关。 殷珊珊 陈兴明 康宁 陈晓巍 高志强 何维关键词:头颈肿瘤 ΓΔT细胞 FOXP3 TNM分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