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幸晓峰

作品数:46 被引量:97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7篇历史地理
  • 13篇艺术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2篇社会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出土
  • 10篇遗址
  • 9篇音乐
  • 9篇三星堆
  • 5篇遗址出土
  • 5篇艺术
  • 4篇音乐声
  • 4篇音乐声学
  • 4篇乐声
  • 4篇画像
  • 4篇画像砖
  • 3篇音乐文物
  • 3篇商周
  • 3篇青铜
  • 3篇青铜乐器
  • 3篇砖石
  • 3篇文明研究
  • 3篇文物
  • 3篇礼乐
  • 3篇礼乐文明

机构

  • 38篇四川省社会科...
  • 5篇四川音乐学院
  • 4篇四川省音乐舞...
  • 4篇四川省文化厅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中国音乐学院
  • 1篇青海省文物考...

作者

  • 46篇幸晓峰
  • 12篇沈博
  • 5篇王其书
  • 2篇杨永富
  • 2篇黄建秋
  • 2篇廖韧
  • 1篇叶茂林
  • 1篇胡艳津
  • 1篇吴擎华
  • 1篇韩宝强

传媒

  • 7篇音乐探索
  • 7篇文史杂志
  • 6篇四川戏剧
  • 5篇中华文化论坛
  • 5篇四川文物
  • 2篇中国音乐学
  • 2篇毛泽东思想研...
  • 1篇东南文化
  • 1篇文物
  • 1篇考古
  • 1篇天府新论
  • 1篇成都文物
  • 1篇中共四川省委...
  • 1篇现代艺术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09
  • 6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1
  • 1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3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砖上舞影
2007年
我国汉代画像砖石的出土,主要集中在四川、山东、河南三个省份,四川又以出土画像砖图像最多,享誉海内外。画像砖石雕刻图像内容丰富,有出行、宴饮、狩猎、采桑、农作、酿酒、春米、织布、官邸、市井、荷池、鱼塘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讲经、问卷、辩字、六博、音乐、舞蹈、百戏等文化生活的场面,囊括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最为珍贵的是保留了女娲伏羲、西王母、东海龙官、荆柯刺秦王、师旷鼓琴等许多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和表演图像以及青龙、白虎、玄武、朱雀等天文地理科技图像,成为研究我国先秦时期社会文化的另类“百科全书”。其中汉代乐舞百戏的图像与出土于其它地区的乐舞画像砖石图像比较,题材内容更丰富,雕刻技术更精致,人物刻画更细腻生动,演奏和舞蹈动作更清晰,体现出巴蜀艺术细腻、柔软、飘逸、精致的风格特征,对于研究我国先秦至汉代艺术的起源、形成和发展及其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选择舞蹈图像中的一些精品,简要介绍,与读者共享。
幸晓峰
关键词:画像砖石图像内容先秦时期乐舞百戏舞蹈动作雕刻技术
汉代石刻艺术“悬璧图”被引量:3
2008年
四川是我国汉代画像砖石艺术保存最多的省份之一,更是我国石阙艺术保存最多的省份。四川汉阙以及汉画像砖、石上保存了大量“悬璧”图像,为我们研究汉代及汉代以前的艺术、特别是研究三星堆、金沙遗址发现的成组或成批玉石璧的音乐声学性能和祭祀功能,提供了生动的图像资料。
幸晓峰
关键词:石刻艺术汉代以前画像砖石汉画像砖音乐声学金沙遗址
四川境内出土或传世錞于述略被引量:8
1996年
四川境内出土或传世錞于述略幸晓峰已知四川境内出土或传世障于14件,其中环钮于1件,小障于(明器)1件,虎钮于12件。小于是1986年4月成都无线电机械工业学校基建工地出土。通高7厘米,同出一批战国青铜器,定为明器①。文献记载四川发现于两例。《周书·卷...
幸晓峰
关键词:历史博物馆春秋战国西南少数民族
我国古代成组玉石璧与早期“同律度量衡”的关联性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文章通过对我国文献记载的三分损益法导生五声音阶及十二律原理的分析阐释,说明该原理可用以考证成组玉石璧能否作为标准律器。选用三星堆出土成组玉石璧(11件、七声音阶)测音数据,运用三分损益法和半音音阶推律法(本课题首用)换算该组璧律比关系,再用复原实验仿制成组璧测音数据加以验证。研究证明:成组玉石璧的律比关系完全符合我国传统十二律生律规则,可以作为周代以"璧羡之法"(以黄钟律为标准,以成组玉石璧为承载物)进行"同律度量衡"改革的标准用器。
幸晓峰韩宝强沈博胡岩
金沙遗址出土石磬初步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2006年6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成都金沙遗址祭祀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共选择祭祀区的4个地点。其中在祭祀区西北角的1个探方内发掘出土了2件石磬(图一)。是此次发掘工作中的重要收获之一。同年11~12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
幸晓峰王方
关键词:成都金沙遗址出土考古发掘
青海喇家遗址出土玉石器的音乐声学测量及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09年
As early as remote antiquity, people got to know that jade and other precious stones can sound when beaten, which is recorded in documents of that time. A number of jades and other precious stone artifacts from the Lajia site were unearthed in pairs or other groups. A modern scientific tone test of these finds and other jade artifacts of Qijia culture unearthed from Qinghai indicates that they correspond to some musicological principles and so may have had certain music-performing function. The re-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jades from this new angle of view provides certain evidence for researching into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ritual and musical civilization. Moreover, it furnishes us with clues to revea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ated cultures.
幸晓峰叶茂林王其书沈博王国道任晓燕崔兆年蔡林海何克洲李晓东
关键词:喇家遗址齐家文化玉石器
四川汉阙与《师旷鼓琴》被引量:3
2009年
阙是我国现存最早出现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周代,汉代达到鼎盛。根据立阙的位置,有宫阙、祠堂阙、庙阙、门阙、墓阙等。汉初建未央宫,立东阙和北阙。汉武帝造建章宫,在东侧立有凤阙。巴蜀地区现存石阙达21处,占全国现存石阙(30处)的70%,为我国汉阙艺术的故乡。四川汉阙多为墓阙,均为双阙,是东汉时期(公元25年~220年)墓前的装饰建筑物,即进入墓室通道(神道)前面设置的大门。
幸晓峰
关键词:汉阙师旷高层建筑东汉时期未央宫
良渚文化玉璧功能新探被引量:6
2008年
关于良渚玉璧的功能,不少学者都进行过探讨,形成多家学说。本文从形态入手,结合玉璧音乐声学测音结果,动态地分析玉璧用途。
黄建秋幸晓峰
关键词:音乐声学
汉砖上的“古乐”考二题被引量:2
2011年
史前时期人类的乐舞活动和精神信仰与原始宗教密切联系,往往通过仪式活动表达人类的意愿。先秦历史文献中见有不少关于神话传说时代和夏商周三代乐舞的记载,其中有些乐舞形式一直延续到汉代,在汉代画像砖石上留下珍贵遗迹。
幸晓峰沈博
关键词:画像砖石古乐夏商周三代精神信仰史前时期仪式活动
良渚文化反山遗址出土玉璧音乐声学特征的初步探讨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通过对良渚文化出土玉石璧所做的音乐声学测量,讨论了良渚文化玉璧形制特征和音乐声学特征,以及它们对我国出土具有良好音乐性能成组玉石璧产生的影响。良渚文化大量出土玉璧的环体形制、尺寸大小厚薄、孔径大小、加工时肉面上留下的痕迹,都可具备良好的音乐声学特征,是玉器当中唯一可以充当入乐功能的器物。良渚文化时期古人类可以利用玉璧发出的清润悦耳的"乐音",与自然或神祖沟通。良渚玉璧的意义,伴随着"中华第一城"——良渚古城的出土,揭示了长江流域"礼乐"文明从这里发源,向四方扩散,最终在与黄河流域礼乐文明的交流和融合中,在西周建立起成熟的"礼乐制度",使中华民族成为世界东方的礼乐之邦。
幸晓峰黄建秋沈博王其书杨永富廖韧
关键词:良渚文化玉璧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