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崔强

作品数:7 被引量:10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储层
  • 1篇新生界
  • 1篇盐岩
  • 1篇油藏
  • 1篇油区
  • 1篇油田
  • 1篇沾化凹陷
  • 1篇沙四段
  • 1篇剩余油
  • 1篇剩余油潜力
  • 1篇胜利油区
  • 1篇识别技术
  • 1篇碳酸
  • 1篇碳酸盐
  • 1篇碳酸盐岩
  • 1篇气层
  • 1篇潜山油藏
  • 1篇钻井
  • 1篇文东油田
  • 1篇物性

机构

  • 6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江苏石油勘探...

作者

  • 6篇崔强
  • 1篇黄鹂
  • 1篇孙杰
  • 1篇朱兆信
  • 1篇陈锡武
  • 1篇慈兴华
  • 1篇牛强
  • 1篇马俊芳
  • 1篇牛强

传媒

  • 3篇录井工程
  • 2篇胜利油田职工...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沾化凹陷罗家地区硫化氢分布规律探讨
2005年
沾化凹陷罗家地区是胜利油区硫化氢显示最强烈、危害最严重的地区,该区硫化氢显示集中分布在沙四段。通过与赵兰庄地区对比,结合热模拟实验证明,罗家地区新生界硫化氢气体是沙四段膏岩层热化学还原作用的产物;膏岩层生成的硫化氢通过断层、裂缝、岩浆活动带等通道向上运移,容易在具备遮挡条件的储集空间沙四段顶部灰岩或沙三段裂缝泥岩中相对富集。通过分析硫化氢生成—运移—聚集规律,为该区进行安全钻井和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崔强韩婉琳牛强陈锡武朱兆信孙杰
关键词:沾化凹陷沙四段胜利油区储集空间安全钻井新生界
对碳酸盐岩残余油气藏的认识——以C古16井为例被引量:1
2005年
针对常规录井、测井难以识别残余油藏的问题,该文根据录井和中途测试资料显示的油气水性质,对比了区域流体资料,结合地震、地质资料分析了流体连通系统的特点,论证了馆陶组和潜山地层流体的互动关系,得出了C古16潜山油藏是残余油藏的结论。
牛强崔强
关键词:馆陶组
残余油藏识别技术探讨
2004年
残余油藏是油藏演化的最后一个阶段,储层内部流体分布具有“物性与可动油丰度、轻烃含量呈反相关”的特点。据此在完井后可以利用录井和测井技术快捷准确地识别残余油藏。这不但能够为生产决策提供帮助,对研究油气成藏规律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崔强
关键词:识别技术录井测井储层物性
储层内部流体分布规律研究与应用探讨被引量:1
2004年
流体在储层中按照以下规律分布:在储层内部的每个渗透带内,油气总是聚集在高部位;在油气充注圈闭一稳定阶段,各渗透带的物性与含油气丰度呈正相关;在油气藏衰退和消亡阶段,连通性好的、高渗透带内的可动油气首先向外运移,其运移速率大于连通性差的、低渗透带内的油气运移速率,随着油气运移程度的增加,各渗透带的物性与含可动油气丰度逐渐变成反相关。根据该规律,把层内渗透带作为研究油气层的基本单元,将会有助于油气藏研究,帮助选择恰当的射孔井段,提高油气采收率。
崔强
关键词:储层
油气层综合解释中应把握的几项宏观原则被引量:8
2006年
油气层综合解释的方法很多,但目前多数方法的应用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笔者以多年的工作实践为依托,认为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综合解释人员没有系统地进行地质综合分析,就此提出在注重方法的同时,综合性、针对性、相对性以及从成藏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是综合解释工作中应该把握的宏观原则。
马俊芳慈兴华崔强
文中—文东油田剩余油潜力分类评价及产能恢复研究
2016年
文中-文东油田位于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中部,文留油田北部。文中-文东油田经过近30年的勘探开发,目前多数断块已经进入高液量、高含水、高采出的开发后期。各种开发后期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实施中,针对不同区块存在不同问题,采取相应挖潜措施。对井损区和剩余油潜力大而又难于动用的区块以恢复井损区注采井网为主线,提高水驱控制程度、水驱动用程度为中心,通过对无法修复的油水井实施技术改造,恢复完善注采系统,达到实现减缓递减、改善油田开发效果的目的。
黄鹂崔强何雪维肖莉莉付东阳
关键词:文东油田剩余油潜力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