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峥
- 作品数:17 被引量:57H指数: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ARFI应用中射频及嵌入深度对肝脏弹性成像诊断准确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应用声辐射力脉冲成像(Acoustic Radiation Force Impulse Imaging,ARFI)技术进行肝病诊断过程中不同探针及不同嵌入深度对其诊断准确性的影响。方法:于2012~2014年,选取经ARFI诊断过的98例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患者,对两种探针(凸阵探头C4-1 MHz和线阵探头L9-4 MHz)诊断下的相关数据进行前瞻性研究分析,并与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进行对比。对不同嵌入深度的ARFI弹性成像的变异性进行了系统评估。结果:根据Fibroscan成像结果,33例患者(34%)患有肝硬化,其余患者中27例(27%)患有严重的肝纤维化,38例(39%)未患。C4-1的传播速率平均为1.68±0.59 m/s,L9-4为1.93±0.76 m/s。两种探针检测结果彼此相关显著(P〈0.001,r=0.71),且二者均与Fibroscan结果显著相关(P〈0.001,r分别为0.79和0.81)。对于肝硬化或严重肝纤维化患者而言,L9-4探针诊断结果高于C4-1探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C4-1和L9-4探针的AUROC值分别为0.97和0.91,截断水平分别为1.68和2.01 m/s。C4-1和L9-4嵌入深度分别为3~6 cm和2~3.5 cm。结论:线阵探头和凸阵探头在应用ARFI成像评估肝脏硬度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相较而言,线阵探头诊断结果更高。且ARFI的测量操作不宜靠近肝被膜。
- 戴晨梁婷马艳高一崔峥马方
- 关键词:丙型肝炎瞬时弹性成像
- 基于对比增强流场的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窦区壁剪应力分布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采用对比增强流场(CEFF)技术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颈动脉窦区壁面剪应力(WSS)的分布规律。方法选取47例T2DM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并根据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将T2DM患者分为IMT正常组(n=21)和IMT增厚组(n=26),采用CEFF分析软件,计算颈动脉窦区WSS,绘制相应WSS空间分布图,记录颈内动脉起始段后壁WSS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组颈动脉窦区均存在两个低WSS区和一个高WSS区:颈总动脉远端至颈内动脉起始段后壁存在大范围低WSS区,颈总动脉远端前壁存在小范围低WSS区,颈内动脉起始段前壁为高WSS区。IMT正常组[(3.39±0.60)dyne/cm^2]和IMT增厚组[(2.58±0.46)dyne/cm^2]患者颈内动脉后壁WSS值均较对照组[(3.74±0.53)dyne/cm^2]显著减低(P均<0.05);IMT增厚组较IMT正常组减低(P<0.05)。结论 CEFF图像技术可初步定量检测动脉WSS,有望早期、可视化评估颈动脉硬化。
- 梁婷董云崔峥高一魏颖刘怡张波郝楠馨陈明
- 关键词:颈动脉超声检查造影剂
- 胆道镜引导下经皮经空肠造瘘取石术在胆肠吻合术后复杂肝内胆管结石中的应用
- 2023年
-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胆道镜引导下经皮经空肠造瘘取石术(PTJL)治疗的17例复杂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胆道镜引导下PTJL成功率100%,操作时间98(74,120)min,结石取净率23.53%(4/17),无出血、肠漏等并发症发生,住院时间3(3,4)d。胆道镜取石(2.00±0.71)次,最终结石取净率100.00%(17/17)。本研究显示胆道镜引导下PTJL治疗胆肠吻合口术后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安全、可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的优点。
- 张诚杨玉龙何川琦崔峥梁婷林慧
- 关键词:复杂肝内胆管结石结石取净率取石术复杂性肝内胆管结石胆肠吻合术后
- 常规超声与超声造影诊断甲状腺结节的Meta分析被引量:19
- 2015年
- 目的超声造影(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目前存在争议,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评价CEUS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在Pub Med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检索1990年1月—2014年12月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的关于常规超声、CEUS鉴别诊断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中英文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计算汇总敏感度、特异度及95%可信区间,并绘制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得出Q*值。结果共纳入14篇1970个结节。常规超声、CEUS的汇总敏感度和汇总特异度分别为0.74、0.70和0.86、0.82。两者的汇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0.93,两者Q*值分别为0.77、0.86。结论 CEUS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度较常规超声高,但两者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均有重要意义,使甲状腺疾病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治疗,对临床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梁婷崔峥陈明
-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造影剂META分析
- 超声造影评价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动物实验研究
- 目的应用动物实验评估超声造影在区分颈部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与颈部转移淋巴结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分为两组:颈部淋巴结转移组(12只兔子)和反应性增生淋巴结组(12只兔子)。其中颈部淋巴结转移组12只兔子通过...
- 高一崔峥张波
- 文献传递
- 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后体积变化探讨
-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后消融区体积随时间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6月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结节热消融治疗并有至少3个月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的超声影像学资料。测量患者治疗完成即时、治疗后1...
- 梁婷崔峥张波
- 文献传递
- 超声检查睾丸微石症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睾丸及附睾超声检查资料,探讨睾丸微石症(TM)临床意义。方法根据TM声像图将其分为典型性TM(CTM)和局限性TM(LTM)。超声显像检查显示典型TM的患者为TM组;同期接受超声检查的患者中发现睾丸、附睾、鞘模腔异常声像图的患者列为其他病变组,未发现睾丸、附睾或(和)鞘模腔异常声像图的患者列为对照组。比较TM及睾丸、附睾、鞘膜其他病变的发生率、年龄以及TM与不同睾丸、附睾、鞘膜其他病变合并发生率、年龄的差异。结果 2002年9月至2009年12月接受睾丸及附睾超声检查的5248例患者中显示189例TM,检出率3.60%(189/5248);平均(35.88±18.22)岁。其中CTM153例,LTM36例,二者之间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1)。同期检查的患者中显示睾丸、附睾或(和)鞘模腔异常声像图2357例,其年龄与TM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000)。对照组2702例,其年龄与TM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72)。78例TM患者显示了97处附睾、睾丸或(和)鞘膜异常声像图,合并率3.06%(78/2546);69例睾丸实性肿瘤中有7例患者合并CTM,CTM发生率10.14%(7/69),没有发现合并LTM。结论 TM的发生可能和曲细精管的发育缺陷或青少年的某种活动方式、会阴部特别是睾丸易受损伤等有一定的关系,无证据提示TM与睾丸恶性肿瘤有特殊的关系或提示TM就是睾丸癌前病变。
- 宋树良顾俊毅彭雅雯卢海燕崔峥戴晨曹京
- 关键词:超声检查睾丸微石症睾丸肿瘤
- 经皮空肠引流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经皮空肠引流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于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胆石病中心采用经皮空肠引流术治疗的24例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50.46±10.89)岁,年龄范围28~68岁。对胆肠吻合术后诊断为肝内胆管结石患者,局麻下行超声及X线引导下经皮空肠造影术,成功后直接扩张瘘道并留置16.0Fr引流管,3 d后实施经皮经空肠胆道镜,统计操作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及结石取净率等。结果:24例患者行经皮空肠造影术治疗,成功率79.2%(19/24),其中结肠前胆肠吻合19例,成功率94.7%(18/19),结肠后胆肠吻合5例,成功率20.0%(1/5),未发生出血、肠漏、胆漏等并发症。19例经皮空肠造影术成功者,瘘道扩张成功率100%(19/19),无并发症;5例经皮空肠造影术失败者,行开腹经胆肠吻合空肠襻胆道探查取石术,术后发生胆漏1例。24例行胆道镜检查及选择性胆道造影,诊断为吻合口狭窄13例、肝内胆管狭窄5例、吻合口并肝内胆管狭窄6例;经胆道镜下电切、柱形球囊扩张、取石、支架支撑等治疗,狭窄解除率100%(24/24),肝内胆管结石取净率91.7%(22/24)。结论:经皮空肠引流术是治疗胆肠吻合术后肝内胆管结石的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尤其适用于结肠前胆肠吻合患者。
- 张诚杨玉龙何川琦崔峥梁婷林慧
- 关键词:胆总管囊肿胆管肠吻合术超声介入
- miRNA-146b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miRNA-146b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于我院行甲状腺结节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Ultrasound-guided Fine-needle Aspiration Biopsy,US-FNAB)活检检查并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60名(甲状腺良性结节组(A组,n=123)和甲状腺癌组(B组,n=37)),然后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US-FNAB样本中miRNA-146b水平,同时对样本行细胞学检查。分析A、B组及不同临床病理参数的甲状腺癌组织中miRNA-146b水平,应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miRNA-146b、细胞学、细胞学与miRNA-146b水平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最佳界值、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B组miRNA-146b(4.88±2.59 HU)水平显著高于A组miRNA-146b(3.46±1.25 HU)表达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9;P=0.000)。以4.64作为最佳界值,miRNA-146b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为62.2%,特异度为99.2%,AUC为0.828。有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中miRNA-146b水平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甲状腺癌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3;P=0.015)。以3.99作为最佳界值,miRNA-146b诊断甲状腺癌伴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58.3%,AUC为0.745。US-FNAB细胞学与miRNA-146b水平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敏感度96.7%,特异度97.3%,均高于US-FNAB细胞学或者miRNA-146b水平的单独诊断。结论:甲状腺癌组织中miRNA-146b表达显著高于甲状腺良性结节,其不仅有助于鉴别诊断良恶性甲状腺结节,而且可用于预测甲状腺癌的淋巴结转移,与US-FNAB细胞学结果联合诊断甲状腺癌的能力显著高于单纯使用miRNA-146b水平或者US-FNAB细胞学。
- 梁婷陈明戴晨马艳高一刘怡董云崔峥
- 关键词:甲状腺癌淋巴结转移
- 组织多普勒联合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肝硬化患者左心室舒缩功能的变化
- 目的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测手段不能评价肝硬化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心室舒缩异常变化。本研究旨在利用三维斑点追踪成像技术分析肝硬化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变化,利用组织多普勒技术分析其舒张功能变化,并同既往确定的舒张功能障碍参数进行比较...
- 崔峥梁婷卞妍妍董云韩勇刘盛林陈明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