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玉杰
- 作品数:13 被引量:53H指数:4
- 供职机构: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0
- 2015年
-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轻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轻度ARDS患者采取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2 h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 O2)、氧合指数(Pa O2/Fi O2)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9例患者中,30例实施成功,成功率76.9%,治疗2 h后RR、HR、Sp O2、Pa O2/Fi O2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NIPPV治疗失败9例,失败者立即改用气管插管行有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2 h后与治疗前的观察指标(RR、HR、Pa O2/Fi O2、Sp O2)无明显改善(P>0.05),死亡3例,病死率7.69%。结论:对轻度ARDS患者选用NIPPV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实施NIPPV失败者应及时改用有创正压通气治疗。
- 尉玉杰王磊井慎成维鹏刘磊
-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5例重度光气中毒并发ARDS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急性光气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本院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5例急性光气中毒致ARDS患者,在"NPPV治疗窗"内全部采用NPPV治疗,观察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镇静剂使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采用NPPV疗法治疗的5例ARDS患者均救治成功,全部康复出院。使用呼吸机时间为72~90小时,平均为76.5小时。住院时间最短7天,最长22天,平均住院时间13.8天,无1例使用镇静剂,随诊均无通气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对急性光气中毒致ARDS患者,采用NPPV治疗,是有效的、可行的。与气管插管有创正压通气相比,无创正压通气疗法具有无创性,患者痛苦小,不需要使用镇静剂,能缩短住院时间,并发症少。
- 尉玉杰王磊井慎成维鹏李莫振
- 关键词:光气中毒ARDS无创正压通气
- 亚低温辅佐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被引量:1
- 2002年
- 目的 研究亚低温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治疗作用和临床效果。方法 共 56例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分为亚低温辅佐治疗组 (简称亚低温组 )和对照组。亚低温组 2 8例 ,均于伤后 2 4小时内行亚低温治疗。给药后采用北京康联冰毯机、主干动脉部位放置冰袋 ,使直肠温度控制在 33~ 35℃ ,持续 3~ 5天 ,平均 (97.2± 2 6 .0 )小时。对照组 2 8例 ,除亚低温外 ,其他治疗两组相同。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亚低温治疗组病人在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心率不齐方面无显著差异 ,而恢复良好率提高 ,病死率降低 ,预后显著改善。结论 亚低温疗法易操作 ,并发症少 ,病死率和病残率下降 ,是目前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的最好方法之一。
- 李永奇尉玉杰王秋生马修尧刘明
- 关键词: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亚低温疗法预后并发症
- 严重多发伤在ICU的监护与治疗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外科重症监护室(ICU)在多发伤监护及治疗上的作用。方法总结2005年1月至2009年7月接受ICU监护和治疗的145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严重多发伤在ICU处理中的几个关键问题如复苏、外科病情变化的监护及重要脏器的功能支持;并提出预防及治疗对策。结果本组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4例(9.6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17例(11.72%),应激性溃疡伴出血38例(26.2%);其治愈率分别为71.42%(10/14)、47.06%(8/17)、84.21%(32/38)。全组总存活率为90.34%(131/145),病死率为9.66%(14/145)。结论在ICU能对一些危重患者可能发生的器官、系统衰竭的征象进行及时、系统、连续地严密监测和处理,以防止致命性并发症的出现,从而为专科治疗赢得宝贵时间。ICU治疗在严重多发伤的抢救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强调严重多发伤抢救建立在重症监护平台上的多科室共同协作的抢救模式。
- 王磊尉玉杰井慎高静成维鹏
-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重症监护
- CD64、PCT、SChE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血清CD64、降钙素原(PCT)和胆碱酯酶(SChE)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重症医学二科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28 d预后分为生存组(n=98)与死亡组(n=20)。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PCT、SChE,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血清CD64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CD64、PCT、SChE水平,并绘制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单一及联合检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CD64、PCT水平、APACHEⅡ评分、血清乳酸、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高于生存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3.942、7.723、5.246、11.530、6.533、4.426,P<0.05)。生存组血清SChE水平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88,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D64(β=1.251,OR=3.494)、PCT(β=0.562,OR=1.754)、SChE(β=0.961,OR=2.614)是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CD64、PCT、SChE三者联合检测时,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死亡的AUC为0.960,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0.0%、94.9%,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感染性休克预后不良患者血清CD64和PCT水平明显升高,SChE水平明显降低,三者联合诊断可为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郭圣文尉玉杰王磊蔡振华
-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CD64降钙素原胆碱酯酶预后
- 251例严重多发伤的加强监护救治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探讨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方法及原则。方法采集2003年1月-2010年9月SICU收住的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治疗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符合严重多发伤的诊断标准(ISS)≥16分,其中16~20分65例,21~30分79例,31~40分67例,41~50分28例,≥51分12例。251例患者中,治愈224例,抢救成功率89.24%;死亡27例,病死率10.76%。死亡原因:重型颅脑损伤19例,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失血性休克3例,DIC 1例。结论创伤早期收住SICU行加强监护抢救、有效的液体复苏、采用损伤控制外科手术止血、术后行重要脏器的严密监测与支持、及时防治感染并发症等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尉玉杰高静成维鹏李莫振
- 关键词:严重多发伤监护
- 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建立被引量:15
- 2021年
- 目的建立列线图模型探讨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收治的100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并发急性肾损伤分组,将29例发生急性肾损伤患者设为观察组,将71例无急性肾损伤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包制作列线图,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rms程序包建立。同时应用caret程序包进行Bootstrap法做内部验证,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肺部感染(OR=5.306,P=0.024)、糖尿病(OR=7.369,P=0.008)、高动脉血乳酸(OR=5.964,P=0.030)、低MAP(OR=6.241,P=0.029)、尿量少(OR=5.922,P=0.016)和高APACHEII评分(OR=4.518,P=0.038)为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运用R软件(R3.6.3)和rms软件包,建立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列线图模型,根据患者的各项危险指标情况选择对应线段端点,向上对评分轴做垂直线得到单项评分值,即肺部感染为95分,糖尿病为96分,动脉血乳酸为64分,MAP为90分,尿量为92分,APACHEII评分为99分。将各项评分值求和统计总分并在总分轴找到对应分值点,再向下对风险预测轴做垂直线即可得出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发生率。采用Bootstrap法重复抽样1000次进行内部验证,通过计算一致性指数(C-index)确定模型区分度,通过构建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校准曲线,进行一致性测试,结果显示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预测值与实测值基本一致,通过绘制ROC计算出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7(95%CI:0.841~0.913)。结论本研究基于肺部感染、糖尿病、动脉血乳酸、MAP、尿量和APACHEII评分6项独立危险因素,建立了脓毒症患者并发急性肾损伤风险的列线图模型,
- 李莫振尉玉杰高静
- 关键词:脓毒症急性肾损伤独立危险因素
- 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病原菌监测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8
- 2010年
- ①目的了解综合性ICU获得性感染的流行病学及细菌耐药性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②方法对本院ICU所有分离的细菌菌株、真菌菌株及细菌耐药性进行回顾性调查。③结果医院获得性感染中仍以G-菌为主占69.7%,其次为真菌19.4%、G+菌10.9%。在细菌感染中,G-菌占86.5%,G+菌占13.5%。G-菌仍以铜绿假单胞菌为主,占21.7%。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主33.3%。耐药性方面,细菌耐药性严重,真菌耐药性较轻。④结论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应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根据药敏选用抗生素。
- 王磊尉玉杰井慎高静成维鹏
- 关键词:ICU病原菌监测耐药
- 无创及有创正压通气治疗光气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观察无创正压通气(NPPV)及有创正压通气(IPPV)治疗光气中毒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皖北煤电集团总医院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9例光气中毒致ARDS患者,随机分别采用NPPV及IPP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呼吸机使用时间、住院时间、镇静剂使用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NPPV治疗组5例患者中,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76.5 h,平均住院时间13.8 d,均未使用镇静剂,均未发生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IPPV治疗组4例患者中,平均使用呼吸机时间82.5 h,平均住院时间22.2 d,均需要使用镇静剂,有2例患者出现机械通气相关并发症。NPPV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明显短或少于IPPV治疗组。结论对光气中毒致ARDS早期患者,选择NPPV与IPPV治疗,都是有效可行的;两者相比,NPPV具有无创性,不需要使用镇静剂,能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疗效优于IPPV。
- 尉玉杰王磊井慎成维鹏李莫振
- 关键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有创正压通气
- 两种抗感染药物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炎症因子水平预后比较被引量:3
- 2024年
- 目的:探究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水平、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105例重症肺炎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53)和B组(n=52),A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B组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肺阴影、肺啰音、体温恢复时间),比较治疗前和治疗7d后,两组患者严重程度[肺部感染量表(CPIS)、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APACHEⅡ)、Murray肺损伤量表(MLIS)]、血气指标[氧饱和度(SpO_(2))、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炎症因子[白细胞总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B组咳嗽、肺阴影、肺啰音消失时间及体温恢复时间均短于A组(P均<0.05);治疗7d后,两组患者CPIS、APACHEⅡ、MLIS评分、PaCO_(2)、炎症因子(WBC、CRP、PCT)水平均显著降低,B组水平变化大于A组(P均<0.05);部分血气指标(SpO_(2)、PaO_(2))水平显著升高,B组水平变化大于A组(P均<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均可减轻重症肺炎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改善血气状况,缓解炎症反应,但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效果更佳。
- 王亮亮王凯曹继飞尉玉杰
- 关键词:重症肺炎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炎症因子血气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