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桂萍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文天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极化
  • 4篇极化干涉
  • 4篇极化干涉SA...
  • 2篇协方差
  • 2篇协方差矩阵
  • 2篇反演
  • 1篇地形测量
  • 1篇信号
  • 1篇信号处理
  • 1篇植被
  • 1篇散射
  • 1篇水处理
  • 1篇脱氮
  • 1篇脱氮除磷
  • 1篇污水
  • 1篇污水处理
  • 1篇矩阵
  • 1篇矩阵分解
  • 1篇机体
  • 1篇反演法

机构

  • 3篇河海大学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5篇宋桂萍
  • 2篇汪长城
  • 2篇付海强
  • 2篇蔡元妃
  • 1篇左廷英

传媒

  • 2篇赤峰学院学报...
  • 1篇测绘学报
  • 1篇现代测绘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极化干涉SAR植被高度反演算法研究
极化干涉SAR是一门结合极化SAR和干涉SAR优点的新兴技术,既能获得观测目标的精细物理特征和纹理特征,又能够反映观测目标的空间分布特性。通过极化散射矩阵分解技术在分辨单元内实现多种散射机制相位中心分离,为植被覆盖下的地...
宋桂萍
关键词:地形测量信号处理矩阵分解
基于三阶段法的植被高度反演算法在植被稀疏区域的研究
2015年
极化干涉SAR植被高度反演是目前SAR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出现了多种植被高度反演算法,其中三阶段法是经典的方法之一.本文先是阐述了三阶段法的基本原理,然后系统研究了三阶段法在植被稀疏区域的应用,指出该算法的局限性,最后通过模拟数据验证了三阶段法在植被稀疏区域的局限性.
宋桂萍蔡元妃
关键词:极化干涉SAR
基于散射机制分解的ESPRIT植被高度反演新方法被引量:2
2013年
ERPRIT算法估计的地表散射相位由于易受到森林去极化成分的影响而出现较大的偏差,从而导致植被高度反演结果严重偏低。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散射机制分解的ESPRIT植被高度反演算法。该算法关键点是利用Freeman分解理论和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估计得到更加准确的地表散射相位,以替代ESPRIT算法估计的地表散射相位,进而改善植被高度反演的精度。最后,分别利用欧空局(ESA)免费发布的PolSARpro软件模拟L波段极化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数据和PALSAR真实星载数据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宋桂萍左廷英汪长城解清华付海强
关键词:极化干涉SARESPRIT
藻类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5年
随着社会经济和工业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污染逐步加剧.特别是氮磷元素过度排入水体,导致了全球范围的富营养化现象.藻类生物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生物脱氮除磷技术,能够去除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避免水体富营养化现象.综述了藻类脱氮除磷技术原理、方法、技术特点及影响去除效率的各种因素研究进展,并对该技术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蔡元妃宋桂萍
关键词:污水处理
植被高度的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分解反演法被引量:6
2014年
经典三阶段极化干涉SAR植被高度反演算法中地面散射相位估计不准确,从而导致植被高度反演精度存在偏差。针对这一关键问题,提出基于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分解的植被高度反演新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Freeman-Durden分解方法对极化干涉互协方差矩阵进行分解,从而估计出更准确的地面散射相位。然后,结合随机体-地表散射(RVoG)模型反演植被高度。最后,利用欧空局(ESA)的软件PolSARpro模拟的L波段极化干涉SAR数据和亚马逊森林地区的ALOS PALSAR L波段数据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提取的植被高度相比经典三阶段法精度更高,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宋桂萍汪长城付海强解清华
关键词:极化干涉SAR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