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小冬

作品数:128 被引量:1,610H指数:25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6篇建筑科学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7篇天文地球
  • 14篇经济管理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电气工程
  • 2篇理学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51篇城市
  • 32篇城市规划
  • 28篇信息系统
  • 20篇地理信息
  • 20篇地理信息系统
  • 11篇手机
  • 9篇规划管理
  • 9篇GIS
  • 8篇城市规划管理
  • 6篇计算机
  • 5篇信令
  • 5篇中心城
  • 5篇基于GIS
  • 5篇管理信息
  • 5篇管理信息系统
  • 4篇数据库
  • 4篇居住
  • 4篇建筑
  • 4篇教学
  • 4篇规划管理信息...

机构

  • 89篇同济大学
  • 6篇上海交通大学
  • 5篇浙江工业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武汉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长安大学
  • 1篇苏州科技学院
  • 1篇中国城市规划...
  • 1篇苏州科技大学
  • 1篇宁波市规划局
  • 1篇广州市城市规...
  • 1篇苏州工业园区...
  • 1篇上海市房屋土...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 1篇上海同济城市...

作者

  • 96篇宋小冬
  • 27篇钮心毅
  • 6篇丁亮
  • 5篇金惠良
  • 5篇章自群
  • 4篇庞磊
  • 4篇陈晨
  • 3篇杨光
  • 3篇牛强
  • 2篇李时锦
  • 2篇吕迪
  • 2篇薄力之
  • 2篇钟家晖
  • 2篇柳朴
  • 2篇谢文华
  • 2篇孙澄宇
  • 2篇周静
  • 2篇许健
  • 2篇王磊
  • 1篇彭德胜

传媒

  • 15篇城市规划
  • 7篇城市规划汇刊
  • 6篇规划师
  • 5篇上海城市规划
  • 3篇地理学报
  • 3篇测绘通报
  • 3篇国际城市规划
  • 2篇智能建筑与城...
  • 2篇地理信息世界
  • 2篇第三届ARC...
  • 1篇建筑学报
  • 1篇人口研究
  • 1篇人文地理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新建筑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国外城市规划
  • 1篇计算机仿真
  • 1篇机电工程技术
  • 1篇城建档案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2篇2005
  • 7篇2004
1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现状城镇人口统计的规范化问题
城镇人口是城市规划的基本依据。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方式、地区和城乡人口流动规模、行政区划等因素的不断变化,造成城镇人口的统计很不稳定。同时,城市规划中的人口指标还受到行政干预。本文分析了国家统计资料中城镇人口指标的不一...
宋小冬柳朴
关键词:城镇人口建成区城市规划
文献传递
大数据支持下的超大城市职住平衡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职住平衡是超大城市化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的问题,一般城市规划并未将它纳入必备内容。本研究提出了考虑通勤距离的密度函数估计方法,测度职住平衡,为城市规划服务。手机信令是一典型大数据,具有定位精度适中、时间连续、无群体差异等优点,非常适合测算职住空间关系,还可实现短周期的监测。借助房屋土地登记数据以及其它社会经济调查数据,将居住人口、工作岗位、土地使用和手机信令相结合,将上述方法和技术用于上海主城区的单元规划,使职住平衡正式进入空间规划体系。
潘兰平宋小冬钮心毅
关键词:城市规划大数据
基于GIS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在城镇发展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03年
在当前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合理发展小城镇可以集约利用土地,减少环境影响。在小城镇密集地区,选择发展重点是基本对策。空间相互作用模型是分析、评价城镇发展潜力、发展重点的良好工具。本文介绍了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一般原理,讨论了在缺乏地理信息系统(GIS)条件下,该类模型在应用上的局限性。作者采用了基于GIS的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对上海市松江区的城镇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对当地的城镇发展政策进行了评价。本研究认为,该模型也可以用于其他地区城镇发展政策的分析和评价。
宋小冬廖雄赳
关键词:GIS城镇发展
台面球X-Y轨迹气动控制系统的研究
介绍了台面球气动控制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其控制原理,并在MATLAB仿真环境下对简化模型进行实时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证明,PID控制与状态反馈控制在台面球装置中的综合应用能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系统容易达到稳定状态,且能够准确实...
宋小冬章自群金惠良
关键词:PID控制气动控制系统状态反馈实时仿真MATLAB仿真
文献传递
多样性和整合化——城市规划中计算机辅助设计的教学体会
本文以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本科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为例,尝试探讨新时代背景下,该课程教学中软件使用的多样性,及其整合化特点和趋势。介绍了该课程是与设计类课程紧密结合,以AutoCAD软件为基本平台(涉及Autodesk ...
庞磊宋小冬
关键词:多样性整合化城市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
文献传递
空间句法稳定性、一致性、适用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近年来,空间句法在国内的应用案例迅速增加,但是使用者在实际操作中容易忽略方法使用的诸多约束条件,导致分析结果不稳定。对此,文章从五个维度开展实验性研究:轴线唯一性、分析范围大小、分析范围形状、分析范围偏移、分析范围内数据详细程度。通过实验,暴露实际操作中容易出现的稳定性、一致性问题,总结哪些条件会使计算结果发生显著变化。在实验基础上提出若干建议:其一,利用软件自动建模,大尺度分析优先使用搜索半径的线段分析法;其二,依照重点关注对象、分析范围、分析范围扩展、影响范围四个层次来考虑计算范围。该研究可帮助实践工作者提高认识,为理论研究者提供启示。
宋小冬陶颖肖扬
关键词:空间句法稳定性一致性
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原理与应用被引量:6
2002年
虚拟现实 (VirtualReality ,VR)是利用计算机生成有视觉、听觉、触觉的虚拟环境 ,让用户对客体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建筑、城市规划领域 ,虚拟现实主要用于对物质环境、景观的视觉仿真。目前 ,比较广泛接受的虚拟现实是在计算机中建立物体的三维几何模型 ,然后动态、交互地观察、感受景观 ,由于受计算机处理能力的限制 ,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工作量又很大 ,这种虚拟现实还难以大量推广。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 (IMage basedVirtualReality ,IMVR)是一种成本低、效果好、实用性强的技术途径。本文介绍了该项技术的基本原理、应用过程 ,以及应用实例 ,表明该项技术在建筑、城市规划中生命力强 。
汤众宋小冬
关键词:虚拟现实图像建筑城市设计
推行峻工测量制度、实现基础地图及时更新
大比例数字化地形图、地下管线图的及时更新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中的现实瓶颈。采用峻工测量方法更新上述资料可达到既节省资金又保证现势性的目的。现行的城市规划法律体系已为推行这项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该文就如何结合城市规划管理...
宋小冬
关键词:地理信息系统城市规划管理地图更新数字测绘
文献传递
“大数据”对城市规划的影响:观察与展望被引量:39
2015年
近两年,"大数据"作为一个新鲜事物在城市规划界成为一个热点话题。本文首先从文献的角度,简单介绍当前的学术动向。根据观察、经验和亲身实践,进一步分析、归纳规划领域大数据探索研究、应用中的基本特征,预计大数据可能带来局部突破,但是不太可能给规划带来既是整体性、又是实质性的变化。大数据和常规数据要相互配合,才能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包括验证和推断、质量检验、现状调查等方向。大数据的推广应用有诸方面的障碍,如大数据本身的来源、常规数据来源、特殊的处理技术、质量检验技术、知识和人才,等等,需多方共同努力来克服。现状调查、规划实施评估、理论模型验证、和传统模型结合可能是近期较快获得成效的主要方向。
宋小冬丁亮钮心毅
关键词:大数据城市规划
城市中小学布局规划方法的探讨与改进被引量:48
2014年
针对当前城市中小学配置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专项规划的必要性。进一步以供需关系为主线,密度分析为基础,对传统规划方法进行改进。本文对核密度分析法、圆形临近分配法、网络服务区分析法进行比较,讨论了它们的优缺点。以河南省漯河市中心城区为例,对所探讨的方法进行应用与验证,对近期的小学新建、扩建、撤销提出建议。还进一步讨论了这类规划存在的其他矛盾和对策建议。
宋小冬陈晨周静翟永磊李书杰
关键词:专项规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