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宣统
- 作品数:14 被引量:17H指数:3
- 供职机构: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食管癌颈部吻合口瘘11例技术分析及预防
- 2011年
- 食管癌术后颈部吻合口瘘是食管癌术后的一项常见并发症,其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延缓了患者的康复,若污染胸腔仍会造成严重的胸腔感染、甚至危及生命。
- 宋宣统赵国强高新芳
- 胸外科肿瘤术后肺血栓栓塞3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分析32例胸外科肿瘤术后肺栓塞的临床、诊断及治疗,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治。方法对32例胸外科肿瘤术后肺栓塞病人的临床、诊断及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例抢救无效死亡,30抗凝治疗后5例死于病情进展、1例抗凝后予以溶栓治疗死于再梗,24例病人度过危险期,总治疗有效率为80%。结论胸部肿瘤、手术与术后肺栓塞的形成有关;其发病凶险,抗凝治疗为其主要的治疗方法。
- 宋宣统
- 关键词:胸外科肿瘤手术肺动脉血栓栓塞
- 肺癌术后单根细管经肋间胸顶置入引流探讨
- 2013年
- 目的探讨肺癌根治术后单根F-28号细胸腔引流管由腋中线第7肋间置入至胸顶引流的可行性。方法观察55例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后病人的引流量、拔管时间及病人对带胸管的耐受性。结果 55例中拔管时间没有延长,肺癌术后病人对细胸管胸顶置入耐受良好、未发生因胸管局部疼痛注射杜冷丁病例和拔管后再穿刺抽胸水病人。结论 F-28号细引流管置入至胸顶引流对肺癌术后病人是一种痛苦较细、安全、可靠的引流方法。
- 宋宣统
- 关键词:肺癌根治术引流管
- 改良管状胃在胸中、上段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管状胃的做法改进及其在胸中、上段食管癌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自2005年8月至2010年10月期间,对126例胸中、上段食管癌患者行左侧开胸颈部吻合手术,食管次全切除,用改良的管状胃重建消化道,并重点探讨管状胃的制作方法改进。结果本组126例患者经过上述手术后,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无乳糜胸发生,无胃出血,无胸胃排空障碍。发生吻合口狭窄5例,左胸腔积液4例,心律失常3例,喉返神经损伤4例。术后2周常规行钡餐透视检查,空腹透视观察无胃潴留现象,吞钡后可见胃排空良好,胸部正位片几乎看不到胸胃,术后随访1~2年,无胸胃综合征及明显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结论食管癌切除术后,这种管状胃的制作简单,易于掌握,而且安全有效。解剖学上与生理食管更相似,有更长的替代长度及胃部血液循环,对胃的功能影响较小,降低了胃排空不良的发生,减少了胸胃对呼吸的影响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 高新芳赵国强宋宣统
- 关键词:食管癌切除术
- 食管癌手术应激性溃疡25例原因分析
- 2011年
-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继发于创伤(包括手术)、烧伤、休克等的一种病变,以胃为主的上消化道黏膜发生急性炎症、糜烂或溃疡,多伴有出血,严重时可发生大出血或穿孔。我们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食管癌术中和术后可引发SU。
- 宋宣统谢志强李文刚
- 关键词:手术后并发症
- 4例胸胃气管/主支气管瘘诊治体会
- 2019年
- 目的总结4例食管癌术后胸胃气管/主支气管瘘(GTF)诊治经验及教训,并探讨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2017年12月4例食管癌术后胸胃气管瘘患者临床资料,对其影响因素、发病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总结。结果 3例胸胃支气管瘘经保守治疗无效,1例经覆膜气管支架置入后获得暂时生存。结论胸胃气管瘘是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保守治疗不能使患者获得生存,气管覆膜支架置入会使患者短期获益,手术有可能是其最佳选择。
- 宋宣统
- 关键词:食管癌
- BAG3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及与miRNA let-7的相关性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Bcl2相关抗凋亡基因3(BAG3)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作用及其与微小核糖核酸let-7(miRNA let-7)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食管癌患者180例,通过手术取患者的食管癌病灶组织及食管正常组织,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中BAG3及miRNA let-7表达量。采用person相关系数分析法分析BAG3与miRNA let-7的相关性。通过对食管癌细胞EC109及TE10细胞进行传代培养并转染BAG3,构建过表达及敲低BAG3的EC109及TE10细胞,分别作为BAG3过表达组与敲低BAG3组,监测两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观察组BAG3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iRNA let-7低于对照组(P<0.05)。BAG3蛋白与miRNA let-7呈负相关。BAG3过表达组增殖速度高于敲低BAG3组。结论BAG3在食管癌病灶组织中高表达,在食管正常组织中低表达,具有促进食管癌细胞增殖作用。食管癌中BAG3与miRNA let-7呈负相关,敲低BAG3表达量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 宋宣统郭金成吕晶晶
- 关键词:食管癌
- 三野微创食管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淋巴结清扫总数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三野微创食管切除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淋巴结清扫总数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食管癌患者77例,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组,对照组38例采取开胸术治疗,研究组39例采取三野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分析比较2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及住院用时,对比2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WHOQOL-100)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手术用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术中失血量较对照组少,淋巴结清扫总数较对照组多,住院用时较对照组短;治疗前2组WHOQOL-10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WHOQOL-100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研究组WHOQOL-100评分较对照组高;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 56%较对照组21. 05%低。结论对食管癌患者采取三野微创食管切除术治疗,能明显减少术中失血量,增加淋巴结清扫总数,缩短住院用时,提升其生存质量,且具有安全性。
- 宋宣统时静
- 关键词:食管癌
- 经胃镜诊断为食管小细胞癌78例的外科治疗分析
- 2012年
- 目的:探讨经胃镜诊断为食管小细胞癌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78例经胃镜诊断为小细胞食管癌且具有手术指征的病例予以手术治疗。结果:78例中仅19例确诊为小细胞食管癌且有5例术后生存>3年。结论:经胃镜诊断为小细胞食管癌的病例,只要有手术指征仍应积极行根治切除术。
- 宋宣统史爱荣庞秋艳
- 关键词:原发性食管小细胞癌根治切除
- 273例胸段食管鳞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情况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对273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进行术后病理分析。结果肿瘤仅侵及黏膜层的没有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侵及黏膜下层者发生淋巴结转移例数的百分率为13.6%、肌层为32.0%、全层42.8%,肌层与黏膜下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侵及黏膜下层与侵及全层相比转移例数无统计学差异。病变未累及全层时未见到隆突下淋巴结转移,转移淋巴结以病变旁及贲门胃左淋巴结常见。结论淋巴结转移与病变浸润深度有明显的相关性;隆突下淋巴结应予以有选择的清扫、贲门胃左区域淋巴结应常规予以仔细清扫。
- 宋宣统
- 关键词:食管癌鳞癌淋巴结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