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希元
- 作品数:24 被引量:31H指数:3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社会学更多>>
- 由《元曲家考略》所想到的
- 2004年
- 宁希元
- 关键词:孙楷第史料学术价值元曲家
- 散曲家鲜于枢行年考被引量:3
- 2006年
- 元代散曲家鲜于枢,名见《阳春白雪》卷首“古今姓氏”,《太和正音谱》卷首“古今英贤乐府格势”亦录,未加评语。作品仅存[仙吕·八声甘州]“江天暮雪”一套,正属于吴师道《鲜于伯机自书乐府遗墨》所云:“道退居之趣,恬淡闲雅,有稼轩、遗山风”一类的曲子;而吴氏所见“规模《香奁》、《花间》,艳丽而媒,非庄士所欲闻”的一类的艳词。则片字无存,可见散佚已多。
- 宁希元
- 关键词:鲜于枢散曲家《太和正音谱》《花间》稼轩曲子
- 读曲日记(三)
- 2005年
- (一一)金代诸宫调"双女夺夫"金代诸宫调"双女夺夫",其名见于《董西厢》卷一[柘枝令]曲:也不是崔韬逢雌虎,也不是郑子遇妖狐。也不是井底引银瓶,也不是双女夺夫。也不是离魂倩女,也不是谒浆崔护。也不是双渐豫章城,也不是柳毅传书。
- 宁希元
- 关键词:金代戏剧研究中国古代小说崔护
- 《中国小说俗语大辞典》序
- 1996年
- 《中国小说俗语大辞典》序宁希元古代通俗卜说,起于宋人说话。入明以后,日益繁荣,长篇短制,皆有可观。几百年来,通俗小说之刊行,始终如雨后春笋一般,层出不己。直到今天,国内各出版社出版之图书,仍以通俗小说为多,可见其深入人心的程度。从文学史上看,宋元以来...
- 宁希元
- 关键词:中国小说俗语古代通俗小说辞典作家作品小说理论
- 为“神保天差”进一解
- 2020年
- 历代民间写本文书,"通假"之用,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以元曲而论,虽经历代学人校理,至今仍有不少这方面的问题,有待解决。由元杂剧"神保天差"及朱一玄校《明成化说唱词话丛刊》中"佛保天差"比勘分析,可以发现,"神保天差""佛保天差"之"保"字都应为"补"字之假借。
- 宁希元
- 关键词:杂剧词话
- 补《全金元词》二十九首被引量:2
- 1998年
- 1979年,唐圭璋先生于《全宋词》之后,续又编就《全金元词》一书,由中华书局出版。是书共收金元词二百八十二家七千二百馀首,以数百年散佚之馀,而所得如是之可观,其勤其苦,可想而知。至此,金元词始有比较理想之总集和读者见面,一编在手,可省去不少翻检的时间,其有利于词学之研究,自不殆言。唯一代诗文总集之编纂,势难一举而尽归于美善,盖资料散在群书,搜检不易也。该书出版以后,先生又续有发现,如周晴川之[十六字令]"眠",张景云之[减兰]"华鬟如雪",赵顺甫之[满江红]"凭眺江山",杨维桢之[江城子]"一门三相两封王",四家四词,皆《全金元词》所未收者。1992年,张绍靖同志,复又辑得该书失收之词十三首,新补词人三家。可见,《全金元词》
- 宁希元宁恢
- 关键词:金元词元好问唐圭璋满江红总集美善
- 《五代史平话》为金人所作考被引量:9
- 1989年
- 清末,吴县曹元忠于杭州得《新编五代史平话》一种,武进董氏诵芬室据以影刊,遂显于世。此书,元明以来公私书目皆未著录,实为话本小说中之惊人秘籍。曹元忠断为宋刊,跋曰:"或出南渡小说家所为,而书贾刻之,故目录及每卷首尾辄大书‘新编五代某史平话’也。惟刊自坊肆,每于宋讳不能尽避,……
- 宁希元
- 关键词:平话话本小说讲史宋本胡三省
- 《影戏剧目清代钞本辑校》(第一辑)序
- 2019年
- 兰州大学文学院赵建新教授,致力于甘肃影戏之搜集校理,以及影戏流变之研究,有多年矣。三十年来,一直勤勤恳恳,孜孜不倦,先后出版《陇东南影子戏初编》《陇影纪略》专著两种,早已誉在人口。年来又以《影戏剧目清代钞本辑校》(第一辑)稿本若干示余,谓将出版,索序于我,谊不可辞。我与建新共事多年,皆喜小说戏曲,不乏切磋之乐。于甘肃影戏,常以秘本异书相示,益我多矣!忝在相知,敢为序引如下。古书校理甚难,古代民间钞本之校理尤难。难在多为断烂之孤本,无他本可供校补;难在用字多为不登大雅之俗体,学者不易辨识;难在其文多为语音之直录,字无定形.
- 宁希元
- 关键词:校理钞本校补小说戏曲辑校
- 颜廷亮其人其书简论
- 2013年
- 一我和颜廷亮同志交往50多年,在学术研究上,他既充分尊重传统,又能吸收新的理论,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他的主要成就表现在两个方面:敦煌文学研究和近代文学研究,都有建树,都有贡献。20世纪80年代初,敦煌学就逐渐成为显学。
- 宁希元
- 关键词:近代文学研究敦煌学学术研究敦煌文学
- 金代早期诸宫调散套的又一实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元燕南芝庵《唱论》所论散曲,有小令,还有套数,表明这时散曲体制已趋完备。然而,散曲产生初期,"套数"是否必带"尾声"?由于资料匮乏,学界至今似乎还少有论及。洛阳博物馆所藏金代所书散套的发现,实足令人起舞,和侯马二水金墓所发现的歌词相比,二者之间,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即同样的都是不同宫调组合的散套;同样的不带尾声,同样地反映着金代早期诸宫调联套的特点。因而也就具有同等的学术价值,宜为研究者所重视。
- 宁希元
- 关键词: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