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立强

作品数:10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山西中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针灸
  • 3篇针刺
  • 2篇针灸治疗
  • 2篇腧穴
  • 2篇疗法
  • 2篇灸治
  • 2篇溃疡
  • 2篇锋勾针
  • 1篇得气
  • 1篇行气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性痴呆
  • 1篇源流
  • 1篇针刺方法
  • 1篇针灸处方
  • 1篇针灸疗法
  • 1篇治疗血管性痴...
  • 1篇中风
  • 1篇中风后
  • 1篇中风后肩手综...

机构

  • 10篇山西中医学院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山西省针灸研...
  • 1篇山西大医院

作者

  • 10篇孟立强
  • 4篇程艳婷
  • 4篇冀来喜
  • 1篇侯玉铎
  • 1篇梁晓崴
  • 1篇薛聆
  • 1篇王卫强

传媒

  • 3篇山西中医学院...
  • 2篇江苏中医药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针灸
  • 1篇河南中医
  • 1篇贵阳中医学院...
  • 1篇山东中医药大...

年份

  • 5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06
  • 1篇2000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病症的古代文献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通过文献查阅,了解古代针灸医家采用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类似病症的一般规律,从而确定其基本穴位配方。方法:借助《中华大典·医学分典·针灸推拿总部》,检索相关条文,从经脉、穴位的选用等方面进行整理分析,并总结古人的配方规律。结果:检索出条文314条,通过规范化处理,整理出经穴97个,经外奇穴15个,选用频次最多的经脉包括任脉、膀胱经、胃经和脾经,所用腧穴主要集中在腹部、下肢和腰背部,以募穴、背俞穴、下合穴三类特定穴选用频次最多。结论:以穴位使用频次为参考,结合针灸学理论,分析认为天枢、中脘、足三里、上巨虚可以作为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基本配方。
孟立强冀来喜程艳婷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针刺
磁圆梅针学术源流探析及规范化操作被引量:16
2014年
探究磁圆梅针针具的历史演变源流,并从针柄、针身、针头详细介绍磁圆梅针针具结构特点,从持针方法、操作手法、叩刺部位、手法轻重、应用范围及注意事项等方面规范了磁圆梅针技术的临床操作,为磁圆梅针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程艳婷张天生孟立强石瑞奇冀来喜
关键词:磁圆梅针源流
关于针灸处方框架体系构建的思考被引量:3
2014年
针灸处方是针灸临床治疗的实施方案,是影响针灸治疗效果的基本因素之一。目前针灸处方缺乏系统和规范,更缺乏关于针灸处方统方模式的思考。针灸处方统方模式宜以脏腑辨证统方为经,八纲辨证统方为络,西医疾病系统归属统方为补充,使其框架具有提纲挈领、方便教学与临床使用的特点。
程艳婷孟立强薛聆侯玉铎冀来喜
关键词:针灸处方腧穴配伍
锋勾针疗法的临床作用及其机制探讨被引量:10
2006年
锋勾针以其独特的结构和操作方法,发挥锋针、毫针、勾针的优势,通过刺血和勾割,加强刺激,分层施治,起到泄热排毒、引邪外出、疏通经络、松解粘连、理筋活络的功效,对不少病证疗效显著。
孟立强梁晓崴
关键词:锋勾针
中医针刺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研究
2014年
血管性痴呆一种是渐进性、发展性的难治性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不同的针灸方法在实际临床工作中均能够改善患者高级智能活动。本文通过对近10年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文献加以分析研究,归纳多种针法及临床手段治疗VD的疗效,挖掘当今针灸治疗VD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今后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病症有所借鉴。
徐婼琨孟立强
关键词:针刺血管性痴呆
锋勾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临床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探讨锋勾针对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的作用与机制。方法:将60例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锋勾针治疗组(30例)以及对照组(30例),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疼痛、水肿及Fugl-meyer评分,并分析临床有效率。结果:锋勾针治疗组的疼痛、水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锋勾针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锋勾针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恢复有促进作用,优于对照组。
王卫强孟立强冀来喜
关键词:锋勾针作业疗法肩手综合征
消化性溃疡的针灸治疗被引量:16
2000年
孟立强秦媛媛
关键词:消化性溃疡针灸疗法疗效
深浅之宜 针之要道被引量:5
2006年
针刺深浅是描述针刺操作的一个重要参数,决定针刺能否起到调整阴阳、防治疾病的效果,所以全面正确地掌握针刺的深浅有重要意义。具体而言,对于针刺深浅,安全是前提,得气是核心,行气是目的,补泻是宗旨。
孟立强
关键词:针刺方法得气行气补泻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刮痧治疗脑梗死12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刮痧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病例均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刮痧治疗,重度患者结合西医常规治疗。结果:120例病例治疗后治愈56例,显效46例,有效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刮痧治疗脑梗死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宋绪卿孟立强
关键词:脑梗死补阳还五汤刮痧针灸
透刺法理论探析被引量:49
2013年
透刺法是将一定针具刺入穴位后按一定方向透达另一穴(或几穴)或另一部位的一种刺法,是影响针刺效应和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透刺法的名称很多,而只有"透刺法"这一名称能更全面准确地反映临床实际。透刺法中蕴含了直达病所、拓展腧穴作用、调节刺激量等刺法学思想。依据透刺时针刺角度、所选穴位、涉及的经脉以及采用针具等的不同,透刺法有多种分类方法。
孟立强王卫强程艳婷
关键词:透刺法腧穴刺激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