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凯

作品数:38 被引量:101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语言文字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7篇汉语
  • 14篇语义
  • 11篇复合词
  • 8篇现代汉语
  • 8篇X
  • 7篇语词
  • 7篇教学
  • 7篇汉语词
  • 7篇N
  • 6篇词汇
  • 5篇对外汉语
  • 5篇汉语词汇
  • 4篇动词
  • 4篇影响因素
  • 4篇韵律
  • 4篇类推
  • 4篇构词
  • 4篇构式
  • 4篇词语
  • 3篇对外汉语词汇...

机构

  • 38篇北京语言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8篇孟凯
  • 1篇张博
  • 1篇翟甜

传媒

  • 5篇汉语学习
  • 3篇语言教学与研...
  • 3篇语言文字应用
  • 2篇世界汉语教学
  • 2篇语文研究
  • 2篇中国语文
  • 2篇辞书研究
  • 2篇汉语应用语言...
  • 1篇长春大学学报
  • 1篇云南师范大学...
  • 1篇汉语学报
  • 1篇现代语文(下...
  • 1篇当代修辞学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 1篇华夏文化论坛
  • 1篇励耘语言学刊
  • 1篇国际汉语教学...
  • 1篇语言学研究
  • 1篇国际中文教育...
  • 1篇汉语国际教育...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词汇化导致的语义磨蚀对汉语二语学习者词汇学习的影响——以双音词“可X”为例被引量:2
2018年
助动词结构"可X"的词汇化导致"可"发生语义磨蚀,具体表现为"可"隐含的致使性强弱不同。本文以双音词"可X"在汉语中介语语料库中的使用情况为对象,对二语学习者的词义结构识解进行考察,采用赋值法对"可X"的掌握程度进行排序。研究发现,"可以X"义的"可1X"(如"可见、可谓")语义磨蚀较轻,倾向于"较易掌握";"值得X"义的"可2X"语义磨蚀则较重,呈两极化分布:多半"较难/很难掌握"(如"可笑、可怕、可贵"),"容易/较易掌握"的"可2X"(如"可爱、可惜")则与兼类词语法功能灵活、高频使用利于整体识记、词汇化程度较高等因素有关。同时,文章对语义磨蚀程度不同的"可X"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也给出一定的建议。
孟凯崔言燕
关键词:词汇化词汇学习
汉语新兴颜色词的词法模式及二语测试与教学
2024年
新兴颜色词丰富多样的词法模式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词义识解,如没有颜色属性的抽象概念“原力”,其颜色义的识解对汉语母语者和二语者都较难。本文分析了服装、化妆品、电子产品三个领域860个新兴颜色词的三级10种词法模式,据此对新兴颜色词的二语词义识解进行测试。结果显示,汉语二语者和母语者一、二级词法模式的识解序列相同,10种具体词法模式的识解序列则有同有异,同大于异。最后,本文对包括新兴颜色词在内的新词的词义识解和教学提出了建议。
陈梦玲孟凯
复音动副兼类词的语义衍化趋向及其影响因素
2016年
通过考察《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所标注的81个复音动副兼类词的词义分布,我们发现,动词义的衍化和副词义的来源都具有比较明显的倾向,形成这种语义衍化趋向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弱动作性是动副兼类的强制性语义条件,某些动词类和副词类的强语义关联是重要因素,否定义语素和词汇关系组的同向引申是促动性的影响因素.
孟凯胡钰庆
关键词:兼类词复音词
成组复合属性词的构词方式及成因被引量:5
2008年
在穷尽性地检索了《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标注的属性词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87组复合属性词的主要构词方式:同素构词、反义/类义语素构词、同/近义语素构词和类词缀构词,并发现相同语素主要居于词尾、不同语素主要居于词首这一构词倾向。形成上述构词特点的原因主要有:属性词语域的影响,反义/类义语素的区分性与属性词功能的高度吻合以及构词模式"种差+类属"或"方式+行为"对同异语素词内位置的影响。
孟凯
关键词:构词
复合词内部成分形类、韵律、语义的匹配规则及其理据
以三音复合词中比重最大的偏正式为研究视点,通过名名、动名、形名三种形类组配中[2+1]和[1+2]两种韵律模式与复合词内部语义之间关系的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偏正式的整体语义是对中心语位置的事物或现象进行分类、命名或修饰、...
孟凯
关键词:复合词三音节韵律语义理据
文献传递
“X+N_(役事)”致使词式的类型及其语义关联被引量:5
2012年
汉语关于致使范畴的研究和对构式理论的应用基本都是句法视角的,鲜有深入到词汇/词法层面全面、系统地探究复合词的情况。本文拟在全面梳理现代汉语"X+N役事"致使复合词的基础上,尝试在词汇/词法层面运用构式理论探讨此类致使复合词的构式表现,以X和N役事的语法语义分析为视点,探析三类致使词式Vt+N役事、Vi+N役事和A+N役事的语义特点和语义关联,并讨论三类致使词式义与X的语义类之间的对应关系。
孟凯
关键词:复合词构式语义关联
现代汉语词法中虚义动词性成分的功能分工与语义作用——兼论轻动词性成分在词法与句法中的差异被引量:5
2019年
现代汉语中由虚义动词性成分(V_虚)"打、为、行、作、做"构成的"V_虚+V"是古汉语遗存。这5个V_虚的构词力不同,"打"属强势构词,其他几个属零星构词。产生构词力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这几个V_虚各有功能分工:"打"主要在词法上构造"打_虚+V",可组配的V语义类型丰富;构词力一般的"行"与"作",可组配的V语义类型的互补性较明显,前者倾向于与强动作性或动作凸显的V组配,后者倾向于与弱动作性或动作不凸显的V组配;"为"和"做"的构词力都较弱,"做"主要在句法上充当实义动词前的形式动词。V_虚在词法中的语义作用主要是:1)使"V_虚+V"比V语义抽象,表现在使"V_虚+V"与V的语义倾向不同和将V的[+动作]转变为"V_虚+V"的[+活动];2)使"V_虚+V"与V的语体附属义不同;3)使"V_虚+V"与V多义关系的表现不同。轻动词性V_虚在汉、英词法中都呈现出与其句法表现不同的功能分工与语义作用,这种词法、句法差异具有一定的类型学意义。
孟凯
关键词:词法轻动词功能分工
三音词语的韵律-结构-语义界面调适--兼论汉语词法的界面关系被引量:16
2016年
本文发现,有些[2+1]偏正式三音词语(如"恒温器、净水器、嫩肉粉、热水器、瘦肉精")和[1+2]动宾式三音词语(如"吃偏饭、喝闷酒、读死书、开夜车、睡懒觉")在韵律、结构或语义上具有特异性,但能够在这三个界面的调适中实现和谐。[2+1]偏正式三音词语主要体现的是语义压制导致内部成分结构顺应的双界面调适,[1+2]动宾式三音词语则体现出韵律压制促使结构和内部语义先后顺应的连锁式界面调适。以具有特异性的三音词语和跨层结构词汇化而来的双音词为代表的复合词语体现的正是汉语词法的韵律-结构-语义的界面关系。
孟凯
关键词:韵律语义调适
构式视角下“X+N_(役事)”致使复合词的类推及其语域特定化被引量:4
2010年
本文运用构式理论在词汇/词法层面分析现代汉语"X+N役事"致使复合词。形义对应体"X+N役事"因其致使语义的非成分义组合性、不可推知性和强大的类推性而可以被看作一个现代汉语致使词式。这个致使词式通过具有语义类聚关系的成分替换(同/近义或反义X的替换,上下位义或类义N役事的替换)来实现类推,趋美、趋奇、趋好的社会心理是促成类推的认知动因。"X+N役事"致使复合词呈现出语域特定化的类推趋向。
孟凯
关键词:构式类推
试析现代汉语共素双音复合词的语义构词——以动词性语素“顾”为例
2007年
现代汉语不同词类的语义构词是目前词汇语义学比较关注的问题,也因其对汉语线性组合的语义选择、语义突显、语素排序等的分析与阐释而成为沟通词汇研究与句法研究的津梁。本文即在以往语义构词研究的基础上,以“顾”的个案为例,对三大实词类之一的动词性语素所构双音复合词的语义构词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孟凯
关键词:词汇语义学双音复合词构词研究现代汉语语素语义选择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