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艳丽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眼视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近视
  • 1篇低对比度
  • 1篇对比度
  • 1篇对比度视力
  • 1篇多焦
  • 1篇多焦点
  • 1篇视力
  • 1篇视敏度
  • 1篇青少年近视
  • 1篇屈光
  • 1篇敏度
  • 1篇近视儿童
  • 1篇渐进性
  • 1篇光镜
  • 1篇儿童

机构

  • 2篇温州医学院附...

作者

  • 2篇孙艳丽
  • 2篇林丹丹
  • 1篇吕帆
  • 1篇姜琚
  • 1篇姜珺
  • 1篇李红惠
  • 1篇瞿佳

传媒

  • 1篇中华眼视光学...
  • 1篇中华实验眼科...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近视儿童在低对比度状态下视敏度的表达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通过测量近视儿童的对比度视力,研究近视儿童对比度下降时视敏度的变化规律,了解其内在差异,探讨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研究。76名9~16岁的近视儿童全矫后,以多功能视力测试仪MFVA一100测量4种对比度下的(100%,25%,10%,5%)视力。入选的近视儿童的近视范围一1.12~-6.00D.对比度视力使用IogMAR视标设计和记录,分析4种对比度下视力的分布规律,以及不同年龄、屈光度、散光对视敏度表达的影响。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①近视儿童在100%、25%、10%、5%对比度下的平均logMAR视力为一1.007、0.067、0.303、0.558。随着对比度的下降,其logMAR值逐渐增大(F=321,P〈0.01)。对比度视力在低对比度区间呈线性下降。②根据4个对比度视力指标.将近视儿童分为两个类别,对比度视力较低的儿童占30_3%。这类儿童同其余儿童在年龄、屈光度和散光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⑧各年龄组、屈光度组及散光组问的对比度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视儿童的对比度视力在低对比度区间呈线性下降。对比度视力不受年龄、低中度近视和散光的影响。其存在的内部差异,推测与近视进展的易感性相关。
林丹丹孙艳丽吕帆姜琚
关键词:近视儿童对比度视力
渐进多焦点镜矫正状态下青少年近视周边屈光的变化被引量:5
2012年
背景视网膜周边屈光状态会影响近视的发生和发展,不同的矫正方式对周边屈光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目的比较青少年近视配戴渐进性多焦点镜(PALs)和单光镜(SVLs)下周边屈光状态及其两种状态间的差异。方法采用自身对照横断面研究设计。共纳入受试者40例40眼;年龄10~15岁,平均(12.54+1.45)岁;男女比例为23:17;等效球镜度为-1.50—-6.00D,平均(-3.74±1.09)D,散光度〈-1.50D;矫正视力均≥20/25。用质量分数1%托吡卡胺滴眼液点眼3次麻痹睫状肌后,使用Grand Seiko WAM5500型红外验光仪测量受试眼周边屈光状态,测量点为黄斑中心凹(0°)、鼻侧及颞侧视网膜各10°、20°、30°共7个点的周边屈光力,各点测量6次,取其平均值。受试者按随机序号原则分别在PALs和SVLs矫正状态下完成周边屈光状态的测量,分析参数包括M值、相对周边屈光不正(RPRE)、J45、J180值,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ALs和SVLs的矫正视力分别为4.98±0.65和4.97±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22,P=0.639)。两种矫正状态下,随着偏心角度的增加,周边M值、RPRE屈光力逐渐向“远视性离焦”偏移,而周边J180屈光力逐渐向“近视性离焦”偏移;以上3个参数周边6个点之间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45值周边变化不显著,在颞侧偏负,鼻侧偏正;在M值、RPRE、J180、J45值的周边6个角度中,部分角度的上述屈光力与中心凹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光镜比较,渐变镜的周边M值及周边RPRE值均偏近视性离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光镜,渐变镜矫正了部分周边远视性离焦,核心表现在M值和RPRE参数。PALs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可能与周边屈光有关。
孙艳丽林丹丹李红惠瞿佳姜珺
关键词:近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