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继红
- 作品数:45 被引量:171H指数:7
-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Gd-DTPA-壳聚糖纳米载体合成和小鼠肠壁吸附活体内MR成像实验研究
- 壳聚糖是将来自于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甲壳类动物中的甲壳质进行脱乙酰化后得到的多糖类物质。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能与DNA形成聚电解质聚合物,将是一种具有持久安全性和高效的阳离子聚合物基因转移运输载体。
为了解决纳米载体...
- 郑伟良孙继红纪建松郑豪章士正杨晓明郑树
- 关键词:药物载体MR成像药物释放
- 文献传递
- 双源Force CT 70kv低剂量灌注成像在肝脏疾病的应用研究
- 目的:评价双源Force CT 70kv低剂量灌注成像在肝脏疾病的初步应用,探讨图像的影像质量和辐射剂量,以实现优化低剂量CT灌注成像扫描模式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0例需行上腹部CT增强检查怀疑肝脏病变的患者分为2组,A...
- 任宏张月俏孙继红
- 腹膜后神经节细胞瘤误诊分析
- 何杰胡红杰章士正邓丽萍孙继红
- 射频加热增强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对宫颈癌细胞自杀基因治疗疗效
- 骆靖峰张雅晶吴晓天周飞朱亚莉孙继红杨晓明
- 肝黏液表皮样癌一例被引量:3
- 2006年
- 徐秀芳余日胜孙继红王也玲
- 关键词:黏液表皮样癌右肝症状加重白细胞升高对症处理胆管结石
- 射频加热增强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对宫颈癌细胞自杀基因治疗疗效
- <正>目的:通过研究射频加热技术对增强腺相关病毒介导的基因疗法对癌细胞的治疗效果,为创建介入分子影像引导下的对癌症射频加热联合基因治疗新方法奠定基础。材料和方法:腔室内四孔板每孔接种2×104人宫颈癌Hela细胞,铺板一...
- 骆靖峰张雅晶吴晓天周飞朱亚莉孙继红杨晓明
- 文献传递
- IgG4相关性胰腺炎CT和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被引量:9
- 2019年
- 目的总结IgG4相关性胰腺炎CT和MRI检查的影像学特征。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1月至2018年5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收治的23例IgG4相关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1例,女2例;平均年龄为63岁,年龄范围为45~83岁。患者行上腹部增强CT和增强MRI检查。观察指标:(1)患者影像学检查情况。(2)CT和MRI检查影像学特征。(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前3个月每个月随访1次,3个月后至1年每3个月随访1次,1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2年后每年随访1次,通过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与体征,随访时间截至2018年8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1)患者影像学检查情况:23例患者行增强扫描,其中19例行上腹部增强CT联合上腹部增强MRI扫描,3例行上腹部增强CT联合上腹部MRI平扫,1例行单纯上腹部MRI增强扫描。(2)CT和MRI检查影像学特征:胰腺表现包括7个方面。①病变部位和形态学类型:23例患者中,17例为弥漫型,呈腊肠样外观;4例为局灶型,其中表现为胰头肿块2例,胰体尾部肿块2例;2例为多灶型,其中1例位于胰头体尾部,1例位于胰体尾部。②病变CT检查密度:23例患者中,22例行CT平扫,其中等密度10例,稍低密度12例;1例未行CT平扫。③病变MRI检查信号:23例患者中,16例T1加权成像均匀稍低信号,4例等信号,2例混杂稍低信号,1例稍高信号;21例T2加权成像均匀稍高信号,1例等信号,1例混杂稍高信号。23例患者中,19例行弥散加权成像(DWI),4例未行DWI;17例DWI稍高信号,2例高信号;10例表观弥散系数(ADC)图呈稍低信号,9例低信号。④钙化情况:23例患者中,2例出现多发钙化灶,其中1例位于弥漫型的胰头部,1例位于局灶型的胰体尾部;20例无钙化;1例未行CT平扫不能判断钙化情况。⑤强化方式:23例患者增强扫描病变胰腺均呈渐进性�
- 雍惠芳董雪王文森秦建忠孙继红
- 关键词:胰腺炎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
- 腹内型韧带样纤维瘤病与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成像对比分析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腹内型韧带样纤维瘤病与胃肠道外间质瘤的CT影像特征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7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腹内型韧带样纤维瘤病患者13例,2016年6月-2018年12月嘉兴市第二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资料完整的胃肠道外间质瘤患者8例。患者术前均行全腹部CT平扫及增强扫描。比较两组肿瘤的大小、平扫密度及增强程度,统计两组肿瘤的囊变率、囊变位置、肿瘤生长模式及强化模式。结果两组患者肿瘤大小、平扫密度、强化程度、不均强化率、囊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囊变位置及浸润性生长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临床、分析肿瘤的生长方式及囊变位置有助于腹内型韧带样纤维瘤病与胃肠道外间质瘤的鉴别诊断。
- 倪耿欢赵宏伟吕海娟孙继红
- 关键词:纤维瘤病胃肠道外间质瘤体层摄影术X射线计算机
- 钆喷替酸葡甲胺-壳聚糖颗粒载体在小鼠肠壁吸附的MRI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壳聚糖颗粒(Gd—CPs)载体在小鼠直肠壁黏附和吸收情况,实现结肠黏膜途径微粒载体的MR分子成像。方法采用乳化-微滴融合技术合成包裹Gd—DTPA的Gd—CPs和壳聚糖颗粒(CPs)。将16只小鼠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Gd-CPs和CPs组,每组8只,将Gd—CPs和CPs混悬液分别注入小鼠直肠内,于灌肠前、保留灌肠中和灌肠40min后行直肠MR扫描。测量灌肠前后直肠壁、盆壁肌肉和图像背景MR信号强度,计算灌肠前后肠壁与盆壁肌肉的相对信号值,并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结果Gd-CPs粒径约500nm,Gd-DTPA包裹量质量分数约30%。Gd-CPs组灌肠前后直肠壁相对信号值分别为0.84±0.06和0.98±0.09(t=4.327,P〈0.01);CPs组灌肠前后直肠壁相对信号值分别为0.83±0.04和0.84±0.05(t=0.658,P〉0.05)。Gd-CPs组直肠壁信号增加率中位数为19.0%。电子显微镜示Gd—CPs颗粒位于结肠黏膜细胞内。结论Gd—DTPA可包裹于壳聚糖微粒载体内,并可以用MRI显示载体结肠壁黏附和吸收现象,MRI是活体内监测结肠黏膜途径颗粒载体运转机制的有效技术。
- 郑伟良章士正孙继红吴涛纪建松郑豪郑树
- 关键词:结肠钆DTPA
- 疑难病例析评 第174例 发热-咳嗽-两肺浸润-皮下结节
- 2009年
- 患者男,34岁。因发热、咳嗽伴活动后胸闷、气急2周于2006年2月23日以“两肺炎”收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患者2周前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当时自测体温在38℃上下,发热自下午开始明显升高,晚上达高峰,在39℃左右,伴有夜间盗汗。伴咯痰,量不多,白色黏液痰,偶有黄色脓痰及痰中带血。活动后胸闷、气急明显,休息后可以缓解,无喘息,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 丁礼仁方秋雁李秀珍孙继红沈华浩
- 关键词:发热皮下结节咳嗽肺浸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