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燕

作品数:8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涿州市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症状
  • 2篇脂肪
  • 2篇脂肪肝
  • 2篇舒肝解郁胶囊
  • 2篇躯体
  • 2篇躯体化
  • 2篇躯体化症状
  • 2篇息肉
  • 2篇消化内科
  • 2篇内镜
  • 2篇内科
  • 2篇解郁胶囊
  • 2篇安全性
  • 1篇大息肉
  • 1篇单纯性脂肪肝
  • 1篇胆酸
  • 1篇电治疗
  • 1篇多烯磷脂酰胆...
  • 1篇多烯磷脂酰胆...
  • 1篇熊去氧胆酸

机构

  • 8篇涿州市医院

作者

  • 8篇孙燕
  • 6篇刘红静
  • 5篇陈立敏
  • 5篇赵静
  • 4篇张玉波
  • 3篇李佳桂
  • 2篇李颖欣
  • 1篇肖亚利
  • 1篇王艳玲

传媒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河北中医
  • 1篇饮食科学
  • 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5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小建中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小建中颗粒联合匹维溴铵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1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57例。治疗组使用小建中颗粒联合匹维溴铵,对照组使用匹维溴铵,疗程均为2周。[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腹泻次数、腹痛、大便性状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2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随访,治疗组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建中颗粒联合匹维溴铵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满意。
王艳玲刘红静孙燕杨国常祖庆余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小建中颗粒匹维溴铵
胃息肉的病理分型及内镜治疗效果被引量:18
2015年
目的分析胃息肉的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内镜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62例胃息肉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内镜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2例胃息肉患者共计检出198枚息肉,其中增生性息肉68例(41.98%)、炎性息肉60例(37.04%)、胃底腺息肉16例(9.88%)、化生息肉4例(2.47%)、腺瘤性息肉8例(4.94%)、胃癌6例(3.70%)。根据不同年龄分组:≤40岁、41~60岁、〉60岁三组患者的胃息肉病理分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息肉最大径≤0.5 cm、0.5~2.0 cm、〉2.0cm三组患者的胃息肉病理类型分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息肉病理类型在不同部位分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息肉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阳性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息肉的治疗主要采用高频电凝电切(38.89%)、氩离子凝固术(28.79%)、内镜下黏膜切除术(18.69%)。198枚胃息肉均一次性切除,有5枚较大息肉切除后出血,采用去甲肾上腺素和APC止血后未见活动性出血,1例患者出现术后迟发型出血,对症保守治疗后出血停止,术后随访未见穿孔、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个月和1年随访有9例患者出现复发,复发率5.56%。结论胃息肉好发于老年患者,多为单发,直径较小,常见于胃体。采用内镜下切除治疗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疗效。
陈立敏杨国常李颖欣孙燕袁王喜张玉波
关键词:胃息肉胃镜安全性病理特征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氯米帕明用于治疗肝病相关躯体化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氯米帕明用于治疗肝病相关躯体化症状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肝病相关躯体化症状患者9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氯米帕明片,1片/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日给予舒肝解郁胶囊,2粒/次,2次/d,早晚各1次,2组患者持续治疗6周。对比2组临床疗效、HAMD评分、HAMA评分和TESS评分。[结果]经过治疗后,2组治疗有效率进行比较,治疗组较高(P<0.05);2组患者HAMD评分和HAMA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降低程度较大(P<0.05);2组患者T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氯米帕明用于治疗肝病相关躯体化症状,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改善患者HAMD评分和HAMA评分,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张玉波孙燕李佳桂祖庆余赵静张彬辉刘红静陈立敏
关键词:舒肝解郁胶囊氯米帕明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
2019年
目的:研究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替普瑞酮治疗,对比两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替普瑞酮结合常规药物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孙燕赵静张彬辉刘红静姚颖杰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
三七脂肝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3
2019年
目的研究三七脂肝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涿州市医院收治的140例脂肪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2粒/次,3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三七脂肝丸,1袋/次,3次/d。两组患者持续治疗8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血脂水平、肝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1.43%、94.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增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TC、LDL-C、HDL-C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氨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水平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AST、ALT和γ-G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水平显著降低,血清脂联素(APN)水平显著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FGF-21和APN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脂肝丸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治疗脂肪肝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改善患者肝功能和血脂水平,调节血清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玉波孙燕李佳桂祖庆余赵静张彬辉刘红静陈立敏
关键词: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脂肪肝肝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Γ-谷氨酰转肽酶
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伴躯体化症状患者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伴躯体化症状患者的影响。方法将90例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伴躯体不适症状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熊去氧胆酸治疗;观察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6周,观察2组治疗6周及随访6个月后临床疗效,并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6周及随访6个月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健康问卷躯体症状群量表(PHQ-15)评分情况,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随访6个月后,2组HAMD、PHQ-15评分均降低(P<0.05),且随访6个月后2组HAMD、PHQ-15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6周(P<0.05);观察组治疗6周及随访6个月后HAMD、PHQ-15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6周,观察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82.22%。观察组治疗6周、随访6个月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熊去氧胆酸可改善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的躯体化症状及抑郁情绪,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张玉波孙燕李佳桂祖庆余赵静张彬辉刘红静陈立敏
关键词:脂肪肝熊去氧胆酸中西医结合疗法
内镜下高频电治疗短蒂胃大息肉临床研究
李颖欣肖亚利杨国常祖庆余孙燕陈立敏
内镜下治疗胃息肉有多种方法,息肉直径越大,癌变率越高,研究表明,直径超过2cm的息肉癌变率高达50%,一般认为,直径>2cm的息肉和腺瘤、多发性腺瘤、家族性息肉为内镜治疗禁忌证,尤其是短蒂大息肉,因含较粗大的滋养血管,内...
关键词:
关键词:高频电治疗
浅谈消化内科用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9年
随着人们日常饮食水平的不断提高,日常饮食结构非常混乱,经常会出现一些消化内科疾病,并且消化内科疾病的病种非常多,需要应用多种药物进行综合治疗。目前在消化内科药物治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不合理的用药现象,不仅严重的威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且还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影响,从而增加了医患纠纷。所以,必须要对消化内科用药问题进行研究,并且通过有效的措施提高消化内科用药的准确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本文通过对本院近些年消化内科用药中存在问题的案例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用药安全提供帮助。
孙燕赵静张彬辉刘红静姚颖杰
关键词:消化内科不合理用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