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支唐
- 作品数:25 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梗死患者血清MCP-1的变化及阿托伐他汀的干预作用被引量:23
- 2009年
- 目的观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单核细胞趋化因子(MCP-1)水平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研究MCP-1与缺血性卒中的关系,并探讨阿托伐他汀的抗炎作用。方法用ELISA法检测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79例(CI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16例(TIA组)、正常对照组30例血清MCP-1水平,同时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将有软斑块或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6mmol/L的脑梗死患者分成A组(服用阿托伐他汀,n=21)和NA组(未用任何他汀类药物,n=23),治疗3个月后随访,观察两组血脂及血清MCP-1的变化。结果CI组及TIA组患者血清MCP-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后A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清MCP-1显著下降(P<0.01),NA组均无显著变化。治疗后A组与NA组血清MCP-1、TC及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P-1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有关,可能参与了脑梗死的免疫过程。阿托伐他汀可降低脑梗死患者TC、LDL-C及MCP-1水平,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 王荔梅元武孙支唐宋丽云石娜李光来
- 关键词:脑梗死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他汀类药物
- 去铁胺干预对大鼠脑出血后铁超载与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的影响
-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铁超载状态下转铁蛋白(Tf)及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动态表达,并探讨去铁胺对脑出血后转铁蛋白通路的影响。
方法:采用大鼠缓慢注射自体血脑出血模型,Perl's法观察不同组别的铁沉积,RT...
- 王改青杨期东李光来李东芳胡为民王荔孙支唐裴宇恒
- 关键词:铁超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脑出血
- 文献传递
- 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CD14表达情况及其作用
- 2004年
- 目的 了解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脑脊液CD14的表达情况。方法 以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 33例 (VEM组 ) ,细菌性脑膜炎患者 (包括化脓性脑炎和结核性脑炎 ) 2 0例 (BM组 ) ,对照 14例 (对照组 )为研究对象。采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法和流式细胞术测定血浆、脑脊液sCD14和外周血白细胞mCD14。比较各组间上述指标的差异性及治疗前后的差异 ,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BM组、VEM组外周血白细胞表面mCD14相对荧光强度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外周血白细胞CD14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BM组、VEM组血浆sCD14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脑脊液sCD14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BM组显著高于VEM组 (P <0 .0 5 ) ;部分病人治疗前CD14阳性细胞率(% )、CD14相对荧光强度、脑脊液sCD14分别显著高于治疗后 (P <0 .0 1)。结论 BM、VEM患者外周血、脑脊液CD14高表达 ,CD14参与了其炎性免疫反应 ;不同病原体引起的颅内感染 ,CD14参与作用的程度不同 ,CD14是预示疾病转归的指标。
- 孙支唐杜彦辉李光来
- 关键词:脑膜炎脑膜脑炎抗原CD14
- 超声造影评估斑块稳定程度与基础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与基础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住院时诊断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且未曾降脂干预的患者22例,总共54个斑块,所有患者通过常规超声确诊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后,再进行颈动脉超声造影检查,并分别检测患者的基础TC、TG、LDL、HDL,进一步分析斑块的稳定程度与基础血脂水平的关系。结果54个斑块超声造影分级0级为4个;1级为8个;2级为12个;3级为18个;4级为12个,22例患者平均基础LDL、HDL、TG、TC水平分别为(2.78±0.47)mmol/L、(1.12±0.23)mmol/L、(1.75±0.93)mmol/L、(4.82±0.61)mmol/L,不同斑块的超声造影分级与基础TC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34<0.05,r=0.289),与基础LDL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01,r=0.520),与基础HDL水平呈显著相关性(P=0.009<0.05,r=-0.353),与基础TG水平无相关性(P=0.799>0.05)。结论基础低密度脂蛋白、基础总胆固醇越高、基础高密度脂蛋白水平越低,斑块的稳定性越差。
- 左文超孙支唐葛思慧郭艳琴王倩
- 关键词:血脂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 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hs-CRP、MMP-9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4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脑梗死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变化。方法选取急性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44例,分为两组,分别服用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组(A组)和单独服用阿司匹林组(NA组),测定3个月前后hs-CRP、MMP-9和血脂水平的变化。结果 A组hs-CRP,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而NA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A组TC、LDL-C水平显著下降,NA组变化不明显,TG在两组变化均不明显。结论阿托伐他汀可能通过减轻炎症反应来稳定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而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王荔石娜张小菊王改青薛芳孙支唐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炎症颈动脉粥样硬化脑梗死MMP-9
- 颈动脉斑块性质判定的无创检查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8年
- 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稳定性息息相关,如何准确地诊断斑块的易损性是一个热门的话题,本文就颈动脉硬化斑块性质判定的无创检查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借以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
- 左文超孙支唐葛思慧卢秀芳康浩贾佳王帅帅
-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无创检查超声检查
- 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脑脊液与血中CD1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 2004年
- 目的 了解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脑脊液中可溶性CD14 (sCD14 )水平及白细胞膜表面CD14 (mCD14 )的表达情况 ;探讨CD14表达水平与病情程度的关系。方法 病毒性脑膜脑炎 (VEM组 )患者 38例 ,对照组为 14例偏头痛患者。ELISA法检测血清及脑脊液中sCD14浓度、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表面mCD14表达水平 ;分析血清和脑脊液中sCD14浓度、外周血白细胞表面mCD14相对荧光强度和阳性细胞率与脑电图异常程度、Glasgow评分及全身炎性反应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VEM组血清sCD14、脑脊液sCD14、外周血白细胞CD14强阳性细胞率及相对荧光强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外周血白细胞CD14阳性细胞率及相对荧光强度与全身炎性反应程度呈正相关 ;脑脊液sCD14与脑电图异常程度呈正相关 ,与Glasgow评分呈负相关 ;血清sCD14与Glasgow评分呈负相关。 结论 mCD14和sCD14在病毒性脑膜脑炎时表达升高 ,介导炎症反应发生。脑脊液中sCD14介导鞘内炎症免疫反应发生 ,其水平与脑功能损害程度有关 ;外周血白细胞膜表面mCD14的表达与全身炎性反应程度有关。封闭CD14可能是治疗VEM的措施之一。
- 孙支唐杜彦辉孔繁元李光来
- 关键词:脑膜脑炎脑脊髓液
- 细菌性脑膜炎及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CD14表达情况及其作用
- 目的了解细菌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外周血、脑脊液CD14的表达情况。方法以根据病史、体征、化验检查、脑电图、脑CT或MRI及治疗后病情演变临床确诊的病毒性脑膜脑炎患者33例(VEM组);细菌性脑膜炎(包括化脓性脑炎...
- 孙支唐杜彦辉
- 文献传递
- 以颅神经损害为主要表现的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1例报告及误诊分析
- 2017年
- 本文通过1例颅颈交界区硬脊膜动静脉瘘的诊治经过探讨其临床特点,以避免误诊误治。
- 樊泽新王荔胡为民孙支唐车锋孙新刚邓展进
- 关键词:硬脊膜动静脉瘘颅颈交界区颅神经损害误诊分析误诊误治
- 去铁胺干预对大鼠脑出血后铁超载与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的影响
- 目的观察大鼠脑出血后铁超载状态下转铁蛋白(Tf)及转铁蛋白受体(TfR)的动态表达,并探讨去铁胺对脑出血后转铁蛋白通路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缓慢注射自体血脑出血模型,Perl’s法观察不同组别的铁沉积,RT-PCR方法测定...
- 王改青杨期东李光来李东芳胡为民王荔孙支唐裴宇恒
- 关键词:铁超载转铁蛋白转铁蛋白受体脑出血去铁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