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彬
- 作品数:5 被引量:24H指数:2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质检总局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一种大豆组织蛋白产品的市场调查分析被引量:8
- 2014年
-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沈阳地区一种大豆组织蛋白产品进行了市场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该产品与市售样品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受调查者对新产品的感官品质比较认可。按照排序法对影响大豆组织蛋白总体感官质量的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结果说明受调查者对大豆组织蛋白组织形态、咀嚼性的要求比对颜色、豆香味的要求高。这一结果可为大豆组织蛋白的生产及品质的科学化评价提供参考。
- 董萍冯叙桥冯帆薛亚婷孙彬戴慧媛
- 关键词:大豆组织蛋白感官质量
- 变色硅胶吸湿及变色特性研究
- 2014年
- 目的通过建立变色硅胶吸湿模型和色度值与吸湿量关系的模型,明确变色硅胶颜色变化与环境湿度的关系,进而为基于变色硅胶的湿度指示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变色硅胶在不同湿度和温度下的数学模型,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变色硅胶饱和吸湿量与环境湿度的关系模型为:Q_h=-0.00434RH^2+0.7113RH+2.6664,R^2=0.9933;所用数学模型模型(Q_t=Q_h*[1-exp(--k*t)])和Arrhenius方程拟合所得方程的判定系数R^2都在0.99以上,验证实验的平均相对误差在90%RH和70%RH时分别为1.51%和2.85%;变色硅胶吸湿量与色度值(b值)的线性回归方程为:b=20.488-0.654 Q_t,R^2=0.9799,验证实验的平均相对误差为5.24%,远远低于10%的可接受水平。结论所建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变色硅胶的吸湿过程及吸湿后的颜色变化情况,可据此制作基于变色硅胶的湿度指示卡。
- 孙炳新孙彬冯叙桥都凤军张明郭迎李柯擎
- 关键词:色度值
- 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 2014年
- 目的综述了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的主要类型、原理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结果目前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的主要问题是现已应用的一些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存在安全性问题,且一些智能包装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限制了它们的应用。结论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的结合会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食品包装技术的发展方向。
- 都凤军孙彬孙炳新冯叙桥郭迎董萍戴慧媛
- 关键词:活性包装
- 食品智能包装技术研究进展
- 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要求的提高,各种新型的包装技术不断出现。智能包装是一种新型的包装技术,它通过监视食品的包装环境,为消费者提供包装食品品质和安全性等信息。对各种智能包装技术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 孙炳新孙彬冯叙桥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
- 4-羟基丁酸含量对聚3-羟基丁酸与4-羟基丁酸共聚物性能和结构的影响
- 2014年
- 目的对3-羟基丁酸4-羟基丁酸共聚酯P(3HB-co-4HB)进行酶解测试。方法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失重率分析、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和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P(3HB-co-4HB)分子中4HB单体(文中均用摩尔分数表示)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柔韧性,材料的脆性下降;失重率方面,4种材料的降解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P(3HB)>P(3HB-co-5%4HB)>(3HB-co-10%4HB)>P(3HB-co-15%4HB);酶解前期,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强,而酶解后期材料的热稳定性逐渐下降;XRD结果表明材料降解过程中结晶度的变化不明显;P(3HB-co-4HB)分子中随着4HB单体含量的增加,材料表面粗糙度降低,酶解后材料表面被侵蚀,降解速率与失重率结果一致。结论 P(3HB-co-4HB)分子中4HB单体的引入显著影响了材料的机械性能,随着4HB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失重率越来越大,热稳定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材料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由于酶解过程属于从表面侵蚀开始,因此酶解过程中样品的结晶度变化不大。
- 郭迎孙炳新冯叙桥揣成智韩春阳孙彬陈彬
- 关键词:酶解